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一、教学目标1. 通过介绍和欣赏古今花鸟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发展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2. 花鸟画是以表现动植物为题材的绘画,学生接受如此美好的绘画作品,并亲自动手去表现自然界,会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环保意识。3. 通过学习工笔、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完成临摹或半临摹花鸟画作品数幅,提高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 工笔花鸟部分:重点:掌握勾线技巧,掌握工笔画颜色渲染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意识。难点:勾线过程中对线表现
2、形体结构的理解并能自觉运用。在掌握颜色渲染方法上应该能做到领悟技法并能举一反三,通过自学也能掌握其他花卉的用色方法。2. 写意花鸟部分:重点:正确理解并掌握写意花鸟画的技法和表现规律,以及对笔墨中干湿、浓淡、疏密、黑白灰组合规律的认识。提高审美意识。难点:调墨、调色的技法及行笔中转动、提按、皴擦等技法的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通过自学做到自己组织画面构图完成一幅作品。三、教学方法1、欣赏法、弓I导法、讲解法、讨论法、示范法、训练法、教学多媒体的运用。 欣赏法:在教学过程中,欣赏部分名家经典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作品(如:写生珍禽图 黄筌【五代】,出水芙蓉图 佚名【宋】)感受花鸟画的形式美感、技法效
3、果及提高鉴赏水平等。 引导法:教师在课前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前如何查找相关资料,在 教学过程中如何读画、如何欣赏国画、认识中国画工具材料和理解画理、画 论、画史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将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进行对比。 讲解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花鸟画的绘画技法、 花鸟画的发展问题给予讲解等。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并分小组讨论,讨论不明白, 可课前后与老师讨论,互相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师生讨论,达到共同 学习的效果。 教学媒体的运用:运用多媒体播放用笔方法及勾线顺序、用笔方法及勾线 顺序、作品及相关的资料等。 训练法:工笔花鸟画技法和写意花鸟画技法
4、得训练。四、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 学生作业是临摹。临摹分对临和拓临,本单元课均为拓临,即用熟 宣纸蒙在画稿上用铅笔或毛笔蘸清墨过稿,再对照画稿正式勾勒。这就要求 教师提前做好大小适宜的画稿并给学生印出,备临摹用。提前让学生做好本单元课的工具材料准备:(1)毛笔,包括勾线笔,如小 红毛或其他狼毫细笔。染色笔准备羊毫笔二支,最好是大、中白云各一支。 墨汁一瓶。熟宣纸。国画颜色一套(铅筒色一盒即可)。(5)调色盘和 笔洗。 写意花鸟画工具有别于工笔花鸟画,须嘱学生准备相应工具。(1)纸用生宣纸,因其吸水力强,可造成水墨渗化的生动效果,适宜练 习写意画。(2)画毡,没有画毡可用报纸代替,避免墨与色流
5、失,使作品失去 了精神。(3)应根据画幅大小准备长锋和提斗,取其吸水饱满、笔锋变化多, 宜于画出干湿、浓淡不同,粗细各异的笔触来。工笔画工具中的小红毛等细 笔,可用来画细部或勾细线,如小鸡的尖嘴和脚爪等。2.范画和画稿:教师课上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范画 (可以教师画,也可以找大一些的印 刷品),特别是不同染色的花头、叶片的多种染法,可开阔学生思路,做到 举一反三。课前准备好画稿,用课本上的需复印放大到B4纸大小,也可以由教师自备难易程度相同的其他画稿,并做范画。五、教学课时 2学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大自然中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为表
6、现对象的,与人物、山水并列成为中国画中 三大科。花鸟画从技法表现形式上又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据美术史记载,早期的花鸟画基本处于标志和装饰的实用美术阶段。就 在人类企图表现自己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自然花木禽鸟的表现。如出土的原 始社会的石器、陶片上的图案以及商代出土的玉鹅、玉凤等,都是以动物作 为表现题材的。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不少花鸟画作品,但这时 期的作品作为独立画科来说,还处在萌芽的状态。真正形成与人物、山水并 列的独立画科,是在唐代。画史上记载的薛稷、边鸾、刁光胤、滕昌佑诸家, 都是花鸟画家。近现代及当代的花鸟画发展及画家,我们都比较熟悉,在此不多叙述 总之,中国的花鸟画
7、有丰厚的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正如潘 天寿先生曾评价的:“吾国花鸟画,它的崇高成就也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是极乐天国中的一株灿烂的奇葩。”(二)讲授授课1、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板书:抒情婉约、浓淡相宜的工笔花鸟画)(运用教学多媒体放映狸奴小影图李迪(宋)、寒雀图崔白(宋)、 花鸟图郎世宁(清)等古代著名工笔花鸟画,播放刘星纯音乐湖,让 学生直接感受工笔花鸟画,继而介绍工笔画的知识和技法。)(1).工笔花卉白描技法白描,是以线为造型手段,舍弃光、色,完全依靠线条本身的长短、干 湿、浓淡、方圆等形态,和线条疏密、聚散排列形成的不同的节奏和韵律, 表现物象的形体、神韵。白描可以
8、作为独立的表现形式,也可作为学习中国 画的基础。白描是通过线表现物象。其实客观物象本不存在线,物体是由不同的形 体组成,一根细细的头发也是一个小圆柱体,我们所画的轮廓线也是物体转 折的面,所以说线完全是绘画者提炼、加工、取舍客观物象而形成的一种表 现形式。中国画的线是用毛笔勾勒出来的,通过笔上的含水量的不同和用笔方式的区 别,表现出干湿、浓淡、粗细、长短、曲直、方圆、顿挫、疏密等不同变化。 正是运用这些变化表现不同的形体、质感、颜色、空间远近等变化。中国画讲墨分五色,这五色是焦、浓、重、淡、清焦墨:墨汁或研浓的墨放在盘中,经过风干,剩下一点很浓、很黏的墨。浓墨:原墨汁或用墨锭研浓的墨。重墨:浓
9、墨加水调和,呈深灰色。淡墨:墨加水调和,呈浅灰色。清墨:淡墨再加水,调成极浅的灰色。实际上由浓变淡可以分出很多层次,白描就是利用墨色的变化和线条的 变化表现质感。线的变化就是指线的粗细、曲直、刚柔和用笔的顿挫。执笔方法:用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笔,无名指和小指顶住笔的下端, 指实掌虚。笔杆与纸面垂直,用肘力、腕力和手指的拉、推力量行笔。笔锋 处在所画线条的中央,这是中锋用笔,画工笔画线条多为中锋。用笔与书法的道理相同,“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有往必收。下笔肯定, 用笔坚实,腕笔齐力,收笔含蓄。”勾线时握笔要紧,短线运腕,长线运肘,腕肘齐力。行笔要做到起笔有 顿笔,可藏锋也可露锋。收笔也要有收势,根
10、据物象有实收虚收之分,虚收 也要轻轻送到头,有个收势,不要往外甩(见图)。行笔一定要稳,线条要有 重量感、有力度,切忌轻飘,用力要均匀。(2).工笔花卉渲染技法 两支笔,一支蘸水,一支蘸色,两支笔交替使用。 蘸色蘸水要领:蘸色的笔稍小一些(如中、小白云),蘸水的笔大些(如大白云)。颜色要调稀调匀,笔上不要蘸太多。水笔所含水分稍多一些,颜色画上 去马上用水笔烘染,由重到淡,不留笔痕。笔干湿要适中,太干晕染不开; 太湿,颜色在纸面上汪着,干后不匀。每次染的颜色要薄,干后再染。多次 染成的重颜色显得厚重,一次用厚色染出的会显得太滞太腻。 花头染法 叶子染法 木本干画法 整理(运用教学多媒体播放工笔画
11、技法训练十分视频)2、彩墨相映、挥洒性情额的写意花鸟画(板书:彩墨相映、挥洒性情额的写意花鸟画)中国写意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今天已形成独立的绘画学科。它在立意、造型、笔墨、色彩、构图及时空观 念、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上,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其中笔墨变化又是非常重 要的。笔墨变化是写意花鸟画学习过程中重点研究的内容。笔墨变化就是笔墨情趣,主要是通过水与墨色的交融变化产生干湿、浓淡、虚实、疏密等不同 变化效果并结合造型去表现物象,形成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作品的情趣,源于丰富的笔墨变化,无笔墨,既无神韵,又无意境,何 谈情趣。因此,强调笔墨变化,注意发挥笔墨的表现功能,
12、是学习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用笔方法及墨色变化(教学多媒体放映晚清吴昌硕三千年结实之 桃、葫芦图写意花鸟画作品,并进行用笔用墨的分析)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用笔表现物象的带有规 律性的方法,行笔的快慢变化、中侧锋结合用笔与提按、顿挫、逆锋及拖笔 的变化,可使墨色产生干湿、浓淡、虚实、疏密的不同效果。古人云:“墨 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华。”“用墨之法,即在用笔,笔无凝滞,墨彩自 生。”在学习写意花鸟画时,要强调笔墨变化,要了解行笔的规律。写意花 鸟画最讲究笔墨纵放、洒脱、简略,不拘于形似,咼度概括,有意到笔不到 的妙处。特别是行笔要打破顺序规律,要掌握断笔组合及虚笔相接的技
13、法, 做到一笔转处具有数笔之意,完成塑造形象的任务。 .水与墨色的变化(分析清代石涛荷图作品)用水是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关键。水在画中是调和墨色干湿变化的重要媒 介,由于调入水分的不同,使墨色呈现出焦、浓、重、淡、清或干湿的变化, 并能起到以墨代色的作用,使画面产生层次丰富、色彩变幻的艺术效果和丰 富的情趣,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在绘画中需要根据笔的大小掌握水的多少, 水分多,就要行笔快,要根据所表现的物体采取适宜的用水方法,分出墨色 的变化。 .笔触组合中的虚实变化(分析崔子范春色和齐白石枫林寒蝉)虚笔是中国写意花鸟画处理空间关系的表现手段。如画面视觉中正要突出的形象宜实,采取浓重、细致、繁密、充实
14、的手法;次要、陪衬的形象宜 虚,运用较淡、粗略、简洁、空旷的手法表现。“虚实相生,及得画理”, 中国画虚实的概念常体现在巧妙地利用空白方面,布虚实际就是布实,所以 有“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的说法。关于笔触组合中的虚实变化主要是能否正确掌握并列、重叠及分离关系的组合规律,使画面多矛盾、多层次,效果丰富。 .黑白灰组合与墨色变化(分析石涛荷图和朱耷鹧鸪荷花图)在写意花鸟画中墨色的浓淡变化是常常提到的概念。有人认为,只要画面中有了浓淡墨的对比,其关系就会正确,效果就会好。其实不尽全面,因 为只靠浓淡墨并不能涵盖画面中涉及的虚实、疏密、空间及构图知识,更不 能全面体现墨色变化。只有掌握黑白灰的组合、对比、呼应的规律,才能充 分体现墨分五色的效果。实践证明,把黑白灰的组合概念应用于中国写意花 鸟画才能使其更科学、更完美。 .构图构图指根据作者的创意和审美要求,将物象安排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中,如“散钱贯串”来构成完美、和谐、统一的画面。古人称构图为“置陈布势”、“布局”、“章法”。构图的“阴阳开合、高下起伏、屈伸变换、穿插映带”有赖于运用宾主、开合、顾盼、虚实、疏密、繁简等法则,在矛盾冲突的对比关系中来建立画面的秩序和美感。分析中国画的构图应该向深层次思考,要在以往所提到的“章法”、“布 局”、“置陈布势”的基础上拓宽思维,把所掌握的知识容纳进去。得出的 结论是:(1) 构图是平面布局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腹股沟动脉采血流程与技巧
- 传染病院内防控体系构建与培训实施
- 赣美版西港中学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 大班综合超级大侦探
- 小学科学活动与教学计划设计
- 2024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英语教师专业认证与发展计划
- 医疗机构员工劳动教育与职业发展计划
- 2025年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技巧
- 一年级下册英语项目式学习计划
- 森林管护工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车棚维修协议书
- 2025年1-氯丁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精美课件
- 2025届高三高考押题预测卷 英语 (新高考Ⅱ卷02) 含解析
- 2024年中国航空工装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一年级下册口算题卡大全(口算练习题50套直接打印版)
- 某大学论文答辩模板课件
- 5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打印版(100题)
- 基础体温表格基础体温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