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祖国山川颂学案_第1页
311祖国山川颂学案_第2页
311祖国山川颂学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1. 1祖国山川颂学案临清三中编写人:吕晓丽审核:徐晓云祖国山川颂学案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掌握本课的字词,初步感知整篇文章预习内容:一、了解“颂”的文体知识“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

2、人。熟悉作者黄药眠(1903 1987),原名黄访、黄恍,广东眉县(现眉州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他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一位学者型的北师大教授。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三、课前预习:1、注首或写字。莽()苍盎()然铿锵()汲()水ban Ian ()晨曦()pan shan ()采石矶()汀()泗桥龙湫()丘目()吟哦()楸()树涟()漪双颊()瞭()望2. 词语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蹒跚云蒸霞蔚茫若无涯震耳欲聋振聋发暇3. 课前思考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课内探究学案一、 学习目标1、把握散文

3、诗的特点。2、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爱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地位。学习重点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难点1、 品味散文诗的语言。2、 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二、 学习过程1、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的特讲,2、 写景是本文中很重要的内容,请从原文中找出有关段落,细加揣摩,说说景物描写 色及在文中的作用。3、本文表现作者主观情感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式?4、有人认为,祖国的山川不仅秀美,而且还包含着一层更为深刻的意蕴

4、。那么具体来 又分别有怎样的意蕴呢?5 、 素材积累1)、结合奥运会火炬传递,找一些爱国题材的文章和事迹,与同学们交循环所能虽然思想点,涨流“我心中的祖国(2) 、找一些爱国歌曲如: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等。课后练习及提高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首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烧灼(zhud)盎(ang)然堆垛(du6)铿锵(ji&ng)B. 湖泊(po)哺(pH)育苍苔(tdi)遐(xia)思C.汲(ji)水双颊(jia)涟漪(yi)颓(tul)然D.斑斓(Idn)溪涧(jian)丘壑(ha)瞭(lido) 望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斑斓溪涧层峦叠幢唧唧虫鸣 B.

5、铿锵吟哦盈盈水波飞流急湍C. 遐思岗峦悠然神往青葱轻俏 D. 清浊滴沥茫然无崖颓然倒下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自然季节的,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而春天则永远在 不已。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看生机啊 ! 它青青的草色,一直到春天的足迹 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 ,A, 变幻变迁蜿蜒 B. 变幻变化绵延C. 变换变迁绵延 D, 变换变化蜿蜒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瀑布)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象失去了声音。B. 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

6、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 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C. 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体会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捕捉到其中耐人寻味的D. 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 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5.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自信,教人精神为 之一 振。B. 那跳跃看鸣禽的绿林,树上缠绕看藤蔓的绿叶,以及时隐时现的山岚雾霭,把我整个心灵都吸引了过去。C. 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D. 1984 年

7、12 月 26 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 月 31 日,南极洲上第一 次飘 起了五星红旗。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 的垂 柳,温柔轻盈;。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1) 婆娑起舞,像垂披分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2) 像垂披分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3) 它深 藏在我 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印迹(4) 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印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

8、软的地方A. (1) (3) B. (2) (4) C. (1) (4) D. (2) (3)7. 下面三句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最先不过是,逐渐才变成,然后是。苍苔滑石间的细流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A.B.C.D.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A.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有这样B. 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C. 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看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看金 黄

9、色 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D.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 ! 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 虫鸣 了。【能力提升】( 一) 课内阅读小泉, 它又逐渐发 浮的瀑布,一时 在崇山狭谷之间的险 流,形成了茫若无涯、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 一 13 题。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历程。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 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以后 展,一时它是萦回在牛羊牧草之间澄澈的清溪,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 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 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

10、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 浩荡荡的大江。流直激起了沸 雨如尘,浸人 人打着手势在夸张还有黄果树的瀑布。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 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 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 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 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秀水 涨满, 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 棉树

11、开花了, 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阵一阵的风,吹来断续的笛声 , ,小溪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崖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仍留在原来的 地方, 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9. 作者叙述扬子江的“发展的历程”意图是什么?答:10. 描写瀑布的一段文字,用的是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答:11. 作者“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为什么“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的 小溪” ?答:12. 结尾两段,群山和流水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流水化作羽云瞭望故乡,有什么含义?答:13. 祖国的山川我们天天看到,但许多人并没有感受到其中之美,作者却

12、能感受到,这 对我 们有什么启示?答:答案预习学案:1. 字音字形莽(mdng)苍盎(ang)然(铿锵)keng qiang汲(ji) 水斑斓(ban Ian)晨曦(xi)( 蹒跚)pdn shan 采石矶 (ji) 汀 (ting) 泗桥 龙湫 (qiu) 丘壑 (ha) 吟 哦(yin' a)楸(qiu)树涟(lidn)漪双颊(jid) 瞭(lido)望2. 词语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也说云兴霞蔚。茫若无涯:形容水或其他事物没有边际、看不清楚。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指某件事使人震动很大。振聋发暇:声 音很大, 使耳聋的

13、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课内探究答案1、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明确:主题是歌颂祖国的优美山川。作者通过对祖国优美山川的细致描绘,以真挚饱满 的情 感,热情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美、祖国文化积淀的丰厚、祖国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崇高. 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大大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写景是本文中很重要的内容,请从原文中找出有关段落,细加揣摩,说说景物描写 的特色及在文中的作用明确:祖国的四季景色宜人、生机盎然,有春天唧唧的虫鸣、繁盛的花木,有夏天迎看 朝霞、 踩着露珠的姑娘,有秋天收获的果子、轻纱般的羽云 . 有冬天不畏严寒、开在冰峰 雪岭间的雪莲。 一切都

14、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振奋。(学生将四季景色分开赏析 亦可)3、本文表现作者情感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式?明确:( 1)直抒胸臆作者在写作本文时的情感是炽热的 . 而表达炽热情感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直抒胸臆。爱 国之情 在作者的心里埋得太深太久 . 到了爆发时 . 往往只有直抒胸臆式的宣泄 . 才能令作 者感觉畅快 . 感 觉尽兴。比如文章的开头 . 作者的情感便喷薄而出:“我爱祖国 . 爱祖国 大自然的风景。我不仅 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术 . 一花一石 . 一砖一瓦 . 我都感 到亲切 . 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多么奔放的语言 . 多么赤裸的情感表达,更可贵的是 . 我 们没有感觉

15、到丝毫的造作 . 有的只是那对 祖国的无尽爱意。(2) 景语情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作者黄药眠在文中对祖国山川的 描绘, 同样也倾注了他的感情。祖国的四季 . 色彩调和,充满生机;祖国的晨昏. 温馨亮 丽,饱含希望;扬子江的壮美 . 黄果树瀑布的奇观,家乡小溪的优雅. 更给祖国的画卷增 添了生花妙笔。每一笔都是那么道劲有力,每一笔都是那么意蕴无穷。(3)情感象征。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以外 . 文章还通过一些富含哲理的象征,抒发崇高圣洁的爱国之情。 如涓涓 细流汇成浩荡长江的过程 . 象征了祖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如黄果树瀑布的雄壮 宏伟 . 象征, 祖国巍峨气魄的一面:

16、如群山目送小溪汇人大海、流水化作雨云回首故乡 的山水情谊 . 更象征了 游子与祖国间的依依深情等等。4、有 人认为,祖国的山川不仅秀美,而且还包含看一层更为深刻的意蕴。那么具体来讲,又分别有怎样的意蕴呢?明确:( 1)作者写扬子江的由滴沥的小泉发展到细流、到溪涧、到瀑布、到湖泊、到大江的过程 . 是为了说明事物的发展壮大需要经过许多的艰难曲折.祖国的历史也不例外。(2) 作者写登山远眺、临海观景 . 是为了说明祖国风景的千姿百态和博大神奇,而且这 还提 醒了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慧眼。(3)作者写丘颦雷鸣、雾气升腾、彩练悬空、珠花进发的黄果树大瀑布,则是要以其雄 壮宏 伟的气势、奔腾冲

17、击的力量去振奋人心. 去激发人们心中的那股爱国热情。(4)最后作者又以极为细腻的手笔,给我们献上了一幅别有风味的图景:细雨如烟,小 溪微 涨,燕子回旋,红棉花开,笛声断续飘来,行人打着伞儿悠然走过。朦胧的画面 . 独 特的风情, 又立时使我们陷入了对家乡的思念。课后练习及提高答案1、 解析:铿锵 (qidng) 哺 (bu) 育瞭 (lido) 望答案: C2、解析:A层峦叠嶂C冈峦D茫然无涯答案: B3、 解析:“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变化”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绵延”指延续不断;“蜿蜒

18、”的意思: (山脉、河流、道路等 ) 弯弯 曲曲地延伸。答案: C4、解析:D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答案 :D5、解析: B 语意重复,句式结构不一致,去掉“树上” ; C 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D 语序 不当,“首次”移到“抵达”之前。答案: A6、解析: B “婆娑起舞” “万般风流”置后更突出垂柳的姿态和韵味。“但”既是转折,也是突出的重点,虽然是“淡淡的印迹”,却被“深藏”。答案:B7、解析:按照水流的积少成多的顺序,从点滴到奔腾的水流。答案: D8、解析: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亲人、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答案: B9、 参考答案:通过扬子江的历程叙述,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