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码生成原理及matlab程序实现_第1页
CA码生成原理及matlab程序实现_第2页
CA码生成原理及matlab程序实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业:用Matlab写C/A码生成器程序,并画生成码的方波图。C/A码生成原理C/A 码是用 m 序列优选对组合形成的 Gold 码。Gold码是由两个长度相同而互相关极大值为最小的 m 序列逐位模2 相加所得到的码序列。它是由两个10 级反馈移位寄存器组合产生的,其产生原理如图1 所示。图1 C/A码生成原理G1发生器的抽头号为3和10,G2发生器的抽头号为2、3、6、8、9、10;G1发生器的第10位输出的数字即为G1码,而G2码是由G2的两个抽头的输出结果进行模2相加得到。 卫星的PRN码与延时的量是相关联的,对C/A码来说,每颗卫星都有特别的延时,如第1颗GPS卫星的G2 抽为2、6,

2、第2颗为3、7,第3 颗为4、8,第4 颗为5、9 等,如图2所示。通过G2 相位选择可以产生结构不同的伪随机码,从而可以实现不同卫星之间的码分多址技术与卫星识别。图2 prn序号与G2抽头、时延对应关系基于MATLAB的GPS信号实现编写成“codegen”程序,输入ca_used=codegen(svnum),其中svnum为卫星号,ca_used为得到的C/A码序列。程序具体实现流程如下:在程序中定义一个数组,使得卫星号与G2的码片延时一一对应。gs2=5;6;7;8;17;18;139;140;141;251;252;254;255;256;257;258;469;470;471;47

3、2;473;474;509;512;513;514;515;516;859;860;861;862;定义两个 11 023 的数组 g1、g2 用来存放生成的Gold 码。定义一个全 1 的 10 位数组,作为移位寄存器,相当于G1、G2 生成模块的初值均置为全“1”。按原理式来生成两个 Gold 码序列。设定两个 Gold 码产生器的反馈抽头:save1=reg(3)*reg(10); % g1 码的反馈值;save2=reg(2)*reg(3)*reg(6)*reg(8)*reg(9)*reg(10);%g2 码的反馈值。在移位寄存器数组reg 中逐位移动,将末端值reg(10)送入g1(g2),将反馈抽头的模2 值输出 save1、save2 送入寄存器首位reg(1)。g1 码这样重复运算1 023 次后即可生成。g2 码在此基础上要引入与卫星号相对应的码片延时g2s(s),s 为输入的卫星号。以码片延时时间作为分界点,将其后半段数据前移,前半段数据后移,这样就得到 g2 码。将产生的 g1 和g2 码逐点相乘,反向,即得 C/A 码。程序实现结果分别输入codegen(22)和co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