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公开课教案_第1页
初三历史公开课教案_第2页
初三历史公开课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历史公开课教案第20课 交通运输的新纪元执教者:肖三红(2009-11-17)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基础知识:(略)(2) 培养基本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联想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 了解内燃机的发明、改进和应用的过程,认识任何一项科学发明都是适应社会需要的结果,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2) 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运用直观法,引导学生了解汽车、飞机发明和改进的过程及其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科学家的发明活动,学习他们献身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2) 内燃机的

2、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兴起,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 教学重点:车、飞机汽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三、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四、 教具准备:本课的多媒体课件。五、 教法学法:问题导学探究法。六、 教学过程:课前引导: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何时?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学生回顾后,老师指出: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标志性的重大成就,它使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成为可能。汽车、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新课教学:(一) 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1、 内燃机的创制提问:什么是内燃机?它是何时由谁发明的?同蒸汽机相比,

3、内燃机有何优点?学生阅读课文、讨论。老师指出:内燃机是在汽缸内燃烧而产生动力的机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研制成功。它同蒸汽机相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马力大、效率高的优点。在内燃机的研制过程中,有三位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是德国人奥托,1876年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二是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19世纪80年代研制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三是德国工程师狄塞尔1897年发明了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它适合于做重型运输工具的发动机。如:载重汽车、远洋海轮等。时间:19世纪七八年代 发明者:奥托(德)(内燃机的创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标志性的重大成就)2、石油化

4、学工业的兴起提问: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与石油工业有什么关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老师引导:内燃机的理想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的汽油或柴油。因此,内燃机的应用必须以新能源石油的开采为前提。这样,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成为又一重要能源。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人们利用冶炼原油的副产品来生产煤气、洗涤剂、塑料、合成纤维等石油化工产品,石油化学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起来。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同时它又推动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兴起。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使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成为可能。(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汽车的发明提问:汽车发明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从

5、汽车发明到形成新兴的产业,哪些科学家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学生阅读课文,老师指出:发明汽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发动机问题,也就是动力问题。以前的车是靠人力或畜力拉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发明了以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火车必须在固定的铁轨上行驶,运行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汽车的动力问题,使汽车的制造和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在汽车发明和大批量生产过程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90年代法国人埃米尔·勒瓦瑟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1913年,美国人享利·福特发明了汽车装配生产线。从此,汽车大批量生产,汽车

6、工业作为新兴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德,“汽车之父“)汽车装配生产线的发明者:福特(美,“汽车大王“)2、飞机的发明老师讲述:人类很早就有飞上蓝天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近代以来,人们先后制成的飞行器有热气球、飞艇、滑翔机、飞机。值得注意的是:热气球、飞艇、滑翔机都不是飞机。真正的飞机是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的飞行工具。那么,它发明于何时?是谁发明的?学生看书回答后,老师指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先是研制滑翔机,进行飞行实验,获得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资料。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以后,他们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实验飞行,1908年,他

7、们获得了为美国陆军制造第一架军用飞机的合同。1909年,在欧洲召开第一次世界航空会议,标志着航空产业发展起来。发明时间:1903年 发明者:莱特兄弟(美)3、汽车和飞机发明的意义提问:同火车和蒸汽轮船相比,汽车和飞机有哪些优势?学生阅读方框里的内容。老师指出:汽车、飞机的出现改变了交通结构,使人类交通进入陆海空全方位立体发展的新时代。所以说,汽车、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意义: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老师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具有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具有的特征。它的特点有哪些呢?自然科学开始同工

8、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老师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器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者大都是科学家。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如:美、德)教师指出: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进程相对缓慢。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展。(如:德、日、俄)教师指出:德、日、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发展速度都较快,尤其是德国发展速度超过了英、法两个老牌工业国。2、影响教师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概括。大大发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