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doc_第1页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doc_第2页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十那么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论语十那么教案论语十那么教学目的: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2、 纯熟的朗读课和背诵课3、 理解各那么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4、 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进步个人修养。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言词语,理解十那么语录的内涵。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理论。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导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

2、的视(本来w.ood.om)频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完毕后发表结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假如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二、初步感知1、仔细听课的朗读示,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以下填空题。1论语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三省吾身 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那么罔 7思而不学那么殆 8诲女知之乎 9是知也 10弘毅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其恕乎 2、全班齐读,

3、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奏,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

4、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学生自由诵读加深影响,培养语感三、意疏通前五那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根据课下面的注释疏通前五那么义。每个小组派代表答复,假如可以翻译清楚,讲清意思,那么老师直接出示明确答案。假设不能讲明义,那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先让其他学生答疑,假如不能寻求真确的解答,再轮到老师讲解。明确:1、 亦:也是。朋:同师曰朋,同志为友。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人不知:别人不理解我。2、 身:自身,自己。为:替、给。忠:尽心竭力。3、 可:可以。以:凭借。为:做、当。4、 罔:通“惘”迷

5、惑而无所得。殆:疑惑而无所解。5、 诲:教,教诲。知之:对待知道与不知道的正确态度。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2、背诵前五那么中重点字词的意思。3、翻译前五那么义。4、研读后五那么义。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 抽查背诵情况2、 考察句子的翻译和重点字词的翻译二、意疏通后五那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根据课下面的注释疏通前五那么义。每个小组派代表答复,假如可以翻译清楚,讲清意思,那么老师直接出示明确答案。假设不能讲明义,那么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先让其他学生答疑,假如不能寻求真确的解答,再轮到老师讲解。明确:1、 善者:长处,优点。2、 士:泛指读书人。3、 然:这样。 后:以后。4、 可:可以。以:用来

6、。行:奉行。三、深化讨论一积累格言警句和成语。指导学生运用“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有关”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习惯有关,“人不知而不愠”与个人修养有关。老师点拨,帮助学生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1成语类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格言警句类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讨论体验1、让学生反思生

7、活,自由站起来议论那一那么名言警句感悟最深,自己做的最为接近,哪一条做得较为欠缺。然后说说该怎样改良。2、自主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络自己的生活体验,分组讨论:该怎样对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点: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透过外表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化含义。试着模拟这种写法,也写几句。提点:岁寒三友是

8、松竹梅。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岁寒:比喻浊世。松柏:比喻清高之物。五、课外延伸联络所学知识翻译以下句子。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子曰:“知之者不如之者,之者不如乐之者。”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厮夫,不舍昼夜。”六、课总结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关于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研读中国传统典籍,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化,进步自我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七、作业布置1、背诵前五那么中重点字词的意思。2、翻译前五那么义。3

9、、课外阅读论语,摘抄喜欢的句子。第二篇:论语十那么教案论语十那么教案教学目的及重点1.积累言词汇。2.背诵、翻译、理解课内容。3.培养勤学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掌握良的学习方法。教学课型及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珍贵的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辉四射。我们同学们进入中小学学习已经七年了,关于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体会。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

10、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如今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那么这篇课。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学生在班上交流: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有关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化乃至世界明做出了不朽的奉献,结合国教科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

11、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三、教学新课一明确教学目的及重点二整体感知2.布置学生划出自己感到最精彩的语句。三重点学习与训练1.老师导学 :学习言,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言词汇。言中的根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一样,这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假如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言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

12、些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拟广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络上下,正确理解。先仔细读几遍课,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假如开场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学生朗读课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老师帮助学生解决明确:学生重点掌握的言字词:通假字:不亦说乎:通假字“说”,本字“悦”,愉快。由,诲女知之乎:通假字“女”,本字“汝”,你。是知也:通假字“知”,本字“智”,聪明,智慧。多义词:而:表顺接关系,相当于“并且”等,如:“学而时习之” 、 “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表转接关系,相当于“却、但是”等,如“学而不思那么罔”、

13、“人不知而不愠”。以:凭借,如“何以谓之也”;用来,如“以思,无益”;因为,如“是以谓之也”多音多义字:论:论语乐: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之者舍:不舍昼夜 流传至今的成语: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读完课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语句有哪些?请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帮助学生纠正学生理解不当的地方并适当点评明确:要有的学习态度敏而学学不耻下问肯问,善问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知之者不如之者,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习为乐要有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14、学思结合默而识之不断积累以思,无益,不如学学习与理论相结合要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3.学了这篇课,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让学生自由谈)4.与课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良?5.“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完毕语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局部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络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言,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开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

15、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年左右,中华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四梳理、总结、扩展论语十那么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阐述,其中第四、六那么是讲学习态度,第二那么、第三那么讲学习方法,第一那么、第五那么 既讲学习态度又讲学习方法。布置作业联络自己的实际,结合学习论语十那么,写一篇短,谈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受到的启发。板书设计第三篇:论语十那么教案2论语十那么教案一、 学习目的1 学习重点言词语,解读个那么语录内容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言的才能3 借鉴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修身原那么。二、 重点、难点1 背诵、翻译课内容2 言的理解及言词汇、言知识的积

16、累三、 预习检测1、熟读课2、生字词读音说愠罔殆女凋恕是知也自省弘毅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1、关键字词的理解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b、人不知而不愠愠:c、吾日三省吾身三省: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传:e、温故而知新温:故:f、诲女知之乎女:g、是知也是:知:h、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i、仁以为己任以为:j、其恕乎其:2、翻译句子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焉3、课理解论语十那么中,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请考虑: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五、有效训练1、解释字词知:知之为知之是知也故 温故而政治新 故时有物外之趣之 学而时习之 然后知松柏枝后凋也 见藐小之物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恕乎 蹲其身2、 翻译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那么罔,死而不学那么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六、课外延伸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那么覆,虚那么敧,中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