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2.观书有感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2.观书有感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2.观书有感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2.观书有感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22.观书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活到老,学到老。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朱熹.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 含蓄,具有哲理。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学习古 解诗题,知作者;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多诵读,悟诗情。.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

2、/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问问渠渠哪哪.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应共徘徊。(写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议论). 1 方塘:方形的水塘。 2 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3 渠:它,指水塘。 4 如许:如此,这样。 5 为:因为。 . 小小的小小的“半亩方塘半亩方塘”,为什么像,为什么像打开的镜子,怎么竟能看到打开的镜子,怎么竟能看到“天光天光云影共徘徊云影共徘徊”的景象?的景象? “半亩方塘半亩方塘”里的水一定很深,里的水一定很深,并且清澈透明,所以才能够像打开并且清澈透明,所以才能够像打开的镜子一样,反映出天光云影;反的镜子一样,反映出天光云影;反

3、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就反映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就反映不出来,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出来,或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被打开,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译 文:. 学完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源源不断的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才能使人( ).源源不断的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

4、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才能使人(更加开豁,更加聪明).这是一首与读书有关的诗,可全诗这是一首与读书有关的诗,可全诗28个字却没有提到读书,这是为什个字却没有提到读书,这是为什么呢?么呢? 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不断读书、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朱熹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朱熹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也叫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也叫“说说理诗理诗”。.这首诗表面描写景物,实际写了作者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借景喻理)。暗喻人的心灵澄明,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

5、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源源头头 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答:现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活力。. 诗人用方塘来比喻,清澈的池水能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正如 。“天光云影”好比 。人的心智人的心智能容纳万物,辨别事理知识、智慧、学问. “源头” 比喻 ,“活水”比喻 。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方塘变得清澈,正如_ 。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新的知识书本.都是由读书生发的感想,都是宋诗,都是说理诗,都是由读书生发的感想,都是宋诗,都是说理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即七言诗,每首诗的后两句都每句都是七个字,即七言诗,每首诗的后两句都是千古名句。是千古名句。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直接说

6、理。是直接说理。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是借景喻理,既富理趣,又有诗情。是借景喻理,既富理趣,又有诗情。.一、基础知识练一、基础知识练1 1在画线字正确的读音下画在画线字正确的读音下画“”。示子示子聿聿(y(yyyl)l)徘徘(pi(pifi)fi)徊徊(hu(huhui) hui) 一一鉴鉴(jin(jinqin)qin)开开 为为(wi(wiwi)wi)有有2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选择合适的词填空。识别鉴别识别鉴别(1)(1)大家在这儿讨论作用不大,我们应该找个专家来大家在这儿讨论作用不大,我们应该找个专家来( () )一下这个文物的真伪。一下这个文物的真伪。(2)(2)虽然海上有雾,但是船员们仍

7、能相当清楚地虽然海上有雾,但是船员们仍能相当清楚地( () )出那出那是海岸线。是海岸线。鉴别鉴别识别识别.3 3解释诗句意思。解释诗句意思。(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2)(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才行。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亲

8、自去实践才行。.二、阅读方法练二、阅读方法练观书有感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1.前两句诗人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前两句诗人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塘水的什么特点?写出了塘水的什么特点?【方法方法】_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反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出来。用了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塘水的映出来。用了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塘水的清澈明净。清澈明净。.2 2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联想到了诗人看到这

9、样的景象,联想到了_3 3联系题目思考,后两句蕴含的深刻道理为:联系题目思考,后两句蕴含的深刻道理为:_ 池塘水清澈的原因池塘水清澈的原因是不断有新鲜的活水注入进来。是不断有新鲜的活水注入进来。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心智开阔,明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心智开阔,明晰事理,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成就。晰事理,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成就。.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用是用_来教育儿子子聿的,题目中的来教育儿子子聿的,题目中的“示示”的意思是:的意思是:_。诗的体裁是。诗的体裁是_。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是是_代代_的作品,借的作品,借_来比喻来比喻_,题目,题目中中“观观”就是就是_的意思

10、。直接点明题目中的意思。直接点明题目中“感感”字字的诗句是的诗句是_”_”指示、训示指示、训示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七绝七绝宋宋半亩池塘清澈明净的形象半亩池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朱熹朱熹读书体会读书体会读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 3. 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是: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是:_,给我们的,给我们的启发是:启发是:_。4 4观书有感观书有感给你的启示是:给你的启示是:_。 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

11、,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问的人 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阔,更加敏锐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阔,更加敏锐.基础与提高基础与提高( (一一) )用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一一鉴鉴开开(jin(jinjin)jin) 徘徘徊徊(hui(huihu)hu)躬躬行行(gng(gnggng) gng) 子子聿聿(y(yl)l)( (二二) )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

12、的词。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1 1冬夜读书冬夜读书示示子聿子聿( () )2 2少壮工夫老少壮工夫老始始成成( () )3 3绝知此事要绝知此事要躬躬行行( () )4 4半亩方塘一半亩方塘一鉴鉴开开( () )5 5天光云影共天光云影共徘徊徘徊( () )6 6问渠哪得清问渠哪得清如许如许( () ) 指示、训示指示、训示才才亲自亲自像镜子一样像镜子一样来回移动来回移动如此,这样如此,这样.( (三三) )判断对与错。判断对与错。( (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错的打“”)”)1.1.这两首诗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这两首诗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 () )2.

13、2.冬夜读书示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前两句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中的前两句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想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是有限的,要想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 )( (四四)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用自己的话具体地描绘用自己的话具体地描绘观书有感观书有感中的美丽景象。中的美丽景象。_半亩方方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池塘像一面硕大的半亩方方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池塘像一面硕大的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微风吹来,天光、云影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微风吹来,天光、云影闪耀浮动,真是美不胜收啊!闪耀浮动,真是美不胜收啊!.五、悟诗意1. 冬夜读书

14、示子聿一诗中,两句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有限的,要想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2.观书有感中,表达诗人读书感想的诗句是:,能够使人睿智。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3. 科学老师常用诗句希望我们要敢于实验,主动实践。语文老师常用诗句 来启示我们提高习作水平的关键是广泛阅读;音乐老师常用 赞美同学们精彩的演唱。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问渠哪得清如许?此曲只应天上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人间能得几回闻?人间能得几回闻?. 劝劝 学学 唐唐颜真卿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黑发不知勤学早,。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六、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 把故事补充完整。2. 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等关于勤奋读书的成语。3. 诗句-和劝学的意思一样,也是劝勉大家要趁早努力读书的。4.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勤奋读书的名言或警句?写一句。白首方悔读书迟白首方悔读书迟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废寝忘食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孜孜不倦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高尔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七、拓展积累。七、拓展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