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3N4Si3N4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1_第1页
Si3N4Si3N4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1_第2页
Si3N4Si3N4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1_第3页
Si3N4Si3N4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1_第4页
Si3N4Si3N4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i3 N4/ Si3 N4 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周飞陈静罗启富李志章(浙江大学杭州 310027)(江苏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摘 要 :本文综述了 Si3 N4 / Si3 N4 陶瓷连接的研究现状 ,论述不同连接工艺对接头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 Si3 N4 ,连接 ,弯曲强度1. 引言氮化硅 ( Si3 N4 ) 陶瓷具有一系列优异的 物理 、化学及力学性能 ,是发展十分迅速的一 类新型高温结构材料 。然而 ,其固有的脆性 导致极小的临界裂纹 ,增大了陶瓷构件在制 作加工中的难度 ,妨碍了其在工程结构中的 应用 。为了扩大陶瓷的应用范围 ,必须解决 陶瓷的接合问题 。陶瓷 的 接 合 ,

2、 特 别 是 陶 瓷 与 金 属 的 接 合1,已成为近几十年研究的对象 。然而 , 随着氮 化硅陶瓷作为热机高温结构材料的 计划 日 趋 接 近 , Si3 N4/ Si3 N4 陶 瓷 的 连 接 研 究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方向 。有效的陶瓷连 接 ,不仅有利于制备形状复杂的各种构件 ,而 且还能改善陶瓷的可靠性 ,将对陶瓷的精密 制造 ,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文献2中 ,我们论述了 Si3 N4/ 金属连 接的研究现状 。现在 ,本文主要综述 Si3 N4/ Si3 N4 陶瓷连接的研究现状 , 论述不同连接 工艺对接头强度的影响 。2. 活性钎焊活性钎焊是利用钎料中所含有的少量活 性元素

3、 (如 Ti 、Zr) ,与陶瓷反应 ,形成被钎料 浸润的反应层 ,实现陶瓷 / 陶瓷 (金属) 的化 学接合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共价键化合物 , 不同于离子键组成的氧化物陶瓷 ,其连接研 究在某种程度上 ,远不及氧化物陶瓷的深入 。八十 年 代 中 期 , Naka 等3用 非 晶 态 的 Cu66 Ti34 、Cu50 Ti50和 Cu43 Ti57钎料 ,在 1000 1300 ,真空度为 5 ×10 - 5 乇的条件下 ,进行 Si3 N4/ Si3 N4 的 钎 焊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在 1273 K 钎焊时 , Si3 N4/ Cu66 Ti34/ Si3 N

4、4 的接头 强度低于 Cu50 Ti50 、Cu43 Ti57 钎料形成的接头 强度 ;当 T > 1273 K 时 ,Si3 N4/ Cu66 Ti34/ Si3 N4 的接头强度高于 Cu50 Ti50 、Cu43 Ti57 钎料形成 的接头强度 。Si3 N4/ Cu50 Ti50/ Si3 N4 的 接 头 强度随试验温度的升高及钎焊时间的延长而 下降 。Ti 与 Si3 N4 反应形成 TiN 、Ti5 Si3 。其 中 , TiN 的生长受 N 在 TiN 中的扩散速率控 制 。随后 ,R. E. Loehman 等4研究了 Si3 N4/ Si3 N4 钎 焊 的 连 接

5、机 理 。在 900 , Al 与 Si3 N4 中的烧结助剂 SiO2 反应 ,形成 Al2O3 ; 而 Ag - Cu - Ti 与 Si3 N4 反应 ,形成复杂结构 的反应层 ( 含有 TiN 、Ti5 Si3 和 TiSi 等反应 物) ,其接头强度高于 Al 钎料的接头强度 ,并 随反应层厚度的增加而下降 (见图 1) 。Ning 等5在研究 Al 钎焊 Si3 N4 陶瓷时发现 : Al / Si3 N4 的界面上不存在 Al2O3 ,而是非晶态的 SiO2 - Al2O3 相和- Sialon 相 。Al / AA - Si3 N4含烧结助剂的界面反应层厚度大于 Al / A

6、F - Si3 N4无烧结助剂的界面反应层 厚度 ,并且 ,前者的接头强度高于后者的接头 强度 。根据界面热应力分析可知 : 反应层越 厚 ,其热应力的梯度变小 , 导致接头强度上升 ,这 似 乎 与 Loehman 的 结 果4相 反 。其 实 ,对于后者的界面反应系统 ,反应层的结构 为 Si3 N4/ 50 TiN27 Ti2 Si18AgCu5/ Cu4 Ti +在 1800 、3 GPa 、1 小时的条件下接合 。测 定其界面附近的维氏硬度与温度的关系 ,发 现直到 1200 , 硬度才有少许下降 , 但不适9Cu3 Ti2/ Cu - Ag 共晶 。当反应层较厚时 ,热宜于投入生产

7、。膨胀错配易引起界面裂纹 ,导致强度降低 。为了了解烧结助剂对扩散连接的影响 ,10冼爱 平 等6用 活 性 金 属 钎 料 Ag57 Cu38S. Kanzaki 等将未添加助剂的 Si3 N4 与含Ti5 在 1103 - 1253 K 范 围 内 真 空 钎 焊 热 压 Si3 N4 陶 瓷 , 可 得 到 最 大 的 接 头 强 度 490M Pa ,并且 ,钎焊强度与 Ti / Si3 N4 界面反 应产物 TiN 的厚度有关 。用 Ag - Cu 、Cu - Ni 和 Au - Ni - Pd 在 790 、970 、1130 钎焊 沉 积 Ti 膜 的 Si3 N4 。结 果 表

8、 明 : 在 790 、970 时 , Ti 膜能促进钎料的铺展 ,并 阻止合金与 Si3 N4 反应 ; 在 1130 , Ti 开始 熔入 Au - Ni - Pd 溶液中 ,与 Si3 N4 反应 ,形 成牢固的化学接合7。在上面 , Ti / Si3 N4 界面反应产物几乎都 是 TiN 、Ti5 Si3 ,可以描述成 Ti 在 Si3 N4 表面 富集 ,并与 Si3 N4 反应 ,即 :9 Ti + Si3 N4 = 4 TiN + Ti5 Si3(1)而 M. Paulasto 和 J . K. Kivilahti8在研究 Ag - Cu - Ti / Si3 N4 界面反应层的

9、相结构后 指出 :在钎焊温度 ,Ag - Cu - Ti 钎料被分成 富银 少 钛 的 液 相 L 1 和 富 铜 钛 少 银 的 液 相 L 2 。此时 ,液相 L 2 富集在 Si3 N4 表面 ,并与 之反应 ,形成斜方晶系 Ti - Cu - Si - N 相 , 这由于 Ti 在液相 L 2 中的活度较低所致 ; 对 于 Ag - Ti 钎料 , Ti 富集在 Si3 N4 表面并显示 较高的活度 ,其反应产物为 TiN + Ti5 Si3 。3 . 扩散连接5mol %Y2O3 的 Si3 N4 烧结体用 HIP 法直接加压结合 。结果表明 : 在 1700 ,含有 Y2O3 的玻

10、璃相富集在接合界面层 ,恶化接头的高 温强度 ; 在 1600 以下 , Y2O3 不产生富集 , 而向未添加助剂的 Si3 N4 一侧扩散 200m ; 在 1500 接 合 时 , 助 熔 剂 扩 散 被 控 制 在 30m 范围内 ,产生有效的连接 ,其弯曲强度 为 430M Pa 。M. Nakamura 等11利用热压技术 ,在氮 气中 , 进行 Si3 N4/ Si3 N4 的扩散连接 。结 果表明 : 热压 Si3 N4 的接头强度随接合温度的 上升 、压强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 但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 。强度的增加 归功于接合表面的蠕变 ,增大了真实接触面 积 。

11、其最高室温弯曲强度为 567M Pa 。3. 2 有中间层的扩散连接3. 2.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没有添加助剂的 Si3 N4 的烧结体之间 介 入 含 4wt % Y2O3 的 Si3 N4 粉 末 , 以 1800 、3 GPa 、1 小时的条件而接合 。接合部 位的显微硬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 ,这 可能是界面玻璃相软化所致9。以热膨胀 系数处于 Si3 N4 与超合金中间的部分稳定的 ZrO2 为中间层 ,在 14001500 、1. 5M Pa 、 4060min 的真空条件下 ,进行 Si3 N4/ ZrO2/ Si3 N4 的扩散连接 , 可得接合强度 175M Pa 。与金

12、属 / 陶瓷扩散连接的研究相比1,如果 Si3 N4的纯度较低 ,其表面易被氧化 ,使陶瓷之间扩散连接的研究较少 。对于 Si3 N4/Si3 N4 扩散连接的研究 ,根据中间层的种类 ,可分成以下几种 :3. 1 无中间层的扩散连接在 Si3 N4 之间的直接加压接合中 , 由于 超高压压缩作用 ,将未添加烧结助剂的母材界面形成 ZrN ,降低了连接强度12。 使用高岭土与 Na F 或 Ca F2 加印刷油墨配制的膏状粘接剂 ,涂在 Si3 N4 或 Sialon 陶瓷表面 ,在空气中加热接合 ,可获得理想的接 合强度13。Na F 与 Ca F2 系的连接温度分别 为 1100 、145

13、0 。当与 Sialon 接 合 时 , 两图 1Si3 N4 / Si3 N4 的连接强度与接头厚度的关 系种粘结剂的粘结强度都以高岭土的混合比例 40wt %时最佳 ,同时 , Ca F2 系的接合强度达 到 320M Pa 。若 使 用 Ca F2 系 粘 接 剂 进 行 Si3 N4 的连接试验 , 高岭土在粘结剂中约占 60wt %时 , 接合强度最高可达 160M Pa 。其 接合机理可能为 :Ca F2 高温分解而腐蚀粘结 面 ,从高岭土中排出结晶水 ,使接合表面的润 湿性得以改善 。3. 2. 2 金属材料以 Al 为中间层 ,在 9731223 K、00. 15M Pa 、2

14、30min 的条件下 ,进行 Si3 N4/ Al/ Si3 N4 的扩散连接 , 可得接头强度 500M Pa 。 其接头弯曲强度随接合温度及压强的增大而增加 ,界面反应产物为 AlN 或 Al2O 14。3M. Nakamura 等15 用 80wt % Ni -头强 度 的 影 响 , 即 ( a ) . Si3 N4/ Ni/ Ni - Cr/ Ni/ Ni - Cr/ Ni/ Si3 N4 、( b) . Si3 N4/ Ni - Cr/ Si3 N4 、( c ) . Si3 N4/ Ni - Cr/ Ni/ Ni - Cr/ Si3 N4 。结果表明 :在 1423 K、22M

15、Pa 、稳态氩 气保护 ,保温 1 小时的条件下 ,这三种组合体 连接很好 。但 (a) 、(c) 组合的接头强度高于 (b) 组合的接头强度 ,其中 , (a) 组合的接头强 度最高 。这归功于 : . 纯 Ni 易于变形 ,能 与 Si3 N4 紧 密 接 触 ; . Ni 能 阻 止 Cr 与 Si3 N4 直接反应 , 并可抑制 CrN 的分解 。在 (a) 组合中 ,Cr 通过 Ni 扩散到 Si3 N4/ Ni 的界 面 ,形成 CrN 、Cr2 N ,但反应层的厚度小于 (c) 组合的厚度 ,这说明 (a) 组合的反应层厚度受 Cr 在 Ni 中的扩散速率控制 。翟阳等17用非晶

16、态 Cu50 Ti50 、Cu50 Ti50B作为 Si3 N4/ Si3 N4 扩散连接的中间层 。与晶 态 Cu50 Ti50 、Cu50 Ti50 B 的扩散连接相比 , 非 晶态材料作中间层 ,可改善工艺条件 ,降低连 接温度 ,提高接头强度 。同时 , 也发现 B 有 利于提高接头强度 。其界面反应机制为 : 活 性元素 Ti 向 Si3 N4/ 金属界面扩散 、富集并与 Si3 N4 反应 ,生成界面相 TiN 、Ti5 Si3 。根据文 献8,其反应产物应为斜方晶系 Ti - Cu - Si- N 相 ,而他们认为 TiN 、Ti5 Si3 ,这可能与非 晶态中间层成分均匀 ,活

17、性元素 Ti 更易向界 面扩散 、富集有关 。3. 2. 3 有机材料M. Nakamura 等11用聚乙烯作中间层 , 在 14001600 、0. 140M Pa 、N2 保护 ,保 温 0. 58h 的条件下 ,进行 Si N / Si N 的扩3 43 420wt %Cr 合金作中间层 ,在 10001350 、50 100M Pa 、氩 气 保 护 的 条 件 下 , 进 行 Si3 N4/ Ni - Cr/ Si3 N4 的 扩 散 连 接 。结 果 表 明 :在 Ni - Cr/ Si3 N4 的界面上 ,有 CrN 、Cr2 N 和 NiSi 反应产物存在 。其接头强度可达到

18、550644M Pa ,但强度的波动较大 ,这归功于 CrN 在 1273 K 以上的分解 ,形成界面空洞 。 随后 ,他们16研究了金属箔排列不同时对接散连接 。在高温时 ,聚乙烯碳化 ,变成碳 ,碳 在高温下与 Si3 N4 反应 ,即 :Si3 N4 + 3C = 3SiC + N2(2)根据图 2 可知 :在相同条件下 ,有中间层的接 头强 度 高 于 无 中 间 层 的 接 头 强 度 , 这 表 明 SiC 的形成 , 提高了接头强度 。随后 , R. V . Krishnarao 等18研究了碳与 Si3 N4 的界面反 应 。在 1100 、16M Pa 、0. 5h 的条件下

19、 ,可获图 2 温度对接合强度的影响有聚乙烯无中间层(保温 0. 5h ,接合压强 :20M Pa)得优异的 Si3 N4/ C/ Si3 N4 接合体 。当 Si3 N4 表 面存在一层氮氧化合物 Si2 N2O 时 ,界面反应 为 :Si2 N2O + C( s) = 2Si ( s) + CO (g) + N2 (g) (3)被还原的 Si 及 Si3 N4 随后与 C 反应 ,形 成- SiC ,即 :Si ( s) + C( s) = SiC( s)(4)Si3 N4 ( s) + 3C( s) = 3SiC( s) + N2 (g)(5)- SiC 的形成有利于降低连接温度 ,这归

20、功 于 SiC 能提高 Si3 N4 粒子的反应烧结速率 。4. 玻璃陶瓷连接目前 ,人们普遍利用活性金属 Ti 富集在 Si3 N4/ 金属 界 面 , 与 Si3 N4 反 应 , 形 成 TiN 、 Ti5 Si3 或斜方晶系 Ti - Cu - Si - N 相 ,来促 使 Si3 N4/ Si3 N4 接合在一起 。但界面脆性相 的生成和热应力产生的界面裂纹 ,降低了接 合强度 ,并且 ,此类接头不适合高温使用 。为 了克服上述缺点 ,人们使用玻璃陶瓷钎料 ,来 进行 Si3 N4/ Si3 N4 连接的探索研究 。用接 合 剂 与 Si3 N4 生 成 的 低 熔 晶 体Si3 N

21、4 - SiO2 - MgO - CaO 粉末 , 在 1350 1600 、15M Pa 、1h 的条件下接合 ,可获得最 高抗弯强度 360M Pa 。在接合区 ,发现 Ca 和 Mg 扩散到 Si3 N4 中 ,存在大量玻璃相和热裂 纹19。随后 , Mecart ney 等20根据 Si3 N4 晶 界玻璃相的成份 ,开发一种 MgO - Al2O3 - SiO2 ( MAS) 玻 璃 钎 料 。在 1550 1650 、 1. 5M Pa 、保温 0. 51h 的条件下接合 ,可获 得最高弯曲强度 460M Pa ,这归功于 Si3 N4 界 面能的下降以及形成 Si2 N2O 反应

22、相的吉布 斯能减少 。界面为 Si2 N2O 、- Si3 N4 和残余 氮氧玻璃的混合物 。为了减少接头区的玻璃相 ,Johnson 和 Rowcliffe21采用二阶段连接方法 , 即 : 先在 Si3 N4 接合表面涂一层 MAS 钎料 , 然后 , 通 过抛光 、研磨来控制玻璃相的厚度 。由图 3 可知 : 接头强度仅与接头厚度有关 。当 t > 30m 时 , 由 于 热 膨 胀 错 配 , 形 成 界 面 热 裂 纹 ,引起接头强度降低 。并且 ,在高温时 ,玻 璃钎料与 Si3 N4 发生反应22,即 :Si3 N4 ( s) + 3MgO ( s)= 3SiO ( g)

23、+ 3Mg (g) + 2N2 (g)(6)图 3 Si3 N4 / Si3 N4 的连接强度 与接头厚度的关系(1580 , PN = 0. 2M Pa , 45min)2因此 ,有许多气孔存在玻璃相中 , 充当裂纹 源 ,也导致强度下降 。当 t < 25m 时 , 玻璃相被消耗 , Si2 N2O 在接合区长大 , 使接合区 存在许多孔洞 ,导致接合强度降低 。为了减向玻璃中扩散 ,得到 216M Pa 的接头 ; ( 3) 用SiO2 - MO ( MBa 、Sr) 钎料 ,界面无反应层 ,少 Si3 N4 分解引起的空洞 , S. Baik 等23通过但有 Ba 、Sr 向 S

24、i3 N4中扩散 ,并获得较高的在 MAS 钎料加少量的纯硅 ,来抑制 Si3 N4 的 分解 ,改善接头性能 。若用 Y2O3 代替 MgO ,可改善接头的高 温强度22。利用 Si - Ca - Al - Y - O - N 玻 璃 ,在 14001700 进行 Si3 N4 的接合 ,可得 到 623M Pa 的接头 。通过调整氮含量及接合 温度 ,可获得理想的热膨胀匹配 。在接合区 , Y、Ca 向 Si3 N4 中 扩 散24。D. N . COON 等25用 Y - Si - Al - O - N 玻璃在 1550 1725 进 行 Si3 N4 的 连 接 。结 果 表 明 :

25、在1725 ,用高 Y 低 Al 的玻璃封接 Si3 N4 时 , 接合区有空洞存在 。对于晶界玻璃相较多的 Si3 N4 ,其封接强度与玻璃钎料 / 晶界玻璃相 的交 互 作 用 有 关 ; 对 于 晶 界 玻 璃 相 较 少 的 Si3 N4 ,其封接强度与玻璃钎料在 Si3 N4 表面 的铺展性有关 。用 Y2O3 - La2O3 - MgO - Si3 N4 混合物在 1450 1700 、25M Pa 、氮气保护的条件 下 ,进行 Si3 N4 的接合 ,可获得最大室温强度 500M Pa26。若将 MgO 换成 CaO ,在相同条 件接合 ,结果表明27:在 1600 ,当 Si3

26、 N4 与Y2O3 + La2O3 的成份之比为 65 35 时 ,可获得最高的接头强度 。界面无 Y、La 、Ca 的 扩散 ,但有玻璃相存在 。N. . Iwamoto 等28用 CaO - SiO2 - TiO2玻璃钎料 ,在 10001600 、0. 51h 、氮气 保护的条件下封接 Si3 N4 ,可得 250M Pa 的接 头 。接 合 区 为 TiN 。随 后 , 他 们 用 M2O -SiO2 - TiO2 ( M : Na 、K) 、Li2O - SiO2 - Al2O3接头 强 度 。若 用 La2O3 - Y2O3 - Al2O3 - SiO2 - BeO 系玻璃钎料 ,

27、 在 1400 1500 、 4053M Pa 、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封接 Si3 N4 , 可得到无空洞和无裂纹的接头30。钎料中 的 La 、Al 、Y 扩散到 Si3 N4 中 ,同时 ,也有少量 的 N 扩散到接头层 。在上述的研究中 ,都存在高温强度下降 和界面热裂纹的问题 。为了克服玻璃钎料带 来的缺点 , P. A. Walls 等31用- Sialon - 玻 璃钎料进行 Sialon 陶瓷的连接 。在 1600 、 2M Pa 、保 温 20min 的 条 件 下 , 含 Si3 N4 - Y2O3 - Al2O3 - SiO2 的钎料转变为比例为 6040vol %的- Sia

28、lon - 玻璃复合材料接头 ,- Sialon 的针状晶粒强化接头性能 , 可得到 650M Pa 的接头 ,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 ,这是 由于界面有空洞32。5 . 结束语Si3 N4/ Si3 N4 陶瓷连接的研究 ,虽已进行 了近十年 ,但与氧化物陶瓷的连接研究相比 , 仍处在基础研究阶段 ,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 要解决 ,例如 :对于 Si3 N4/ Ti 界面结构特性 , 以及界面热应力对强度的影响 ,还需进一步 的研究 。对于玻璃陶瓷封接 ,其室温强度虽 高 ,但高温强度下降和界面空洞以及热裂纹 也是必须克服的难题 。扩散连接可以减少上 述两种连接方法的缺点 ,如减少界面缺陷 ,并

29、适合大尺寸试样的接合 ,但易造成试样的变 形和损伤 。总之 ,随着高技术的发展 ,陶瓷的加工技术和微波烧结技术将应用到 Si N /3 4及 SiO2 - MO (M :Ba 、Sr) ,进行 Si3 N4 的接合研究29, 结果表明 : ( 1) 利用 M2O - SiO2 - TiO2 ( M Na 、K) 玻 璃 钎 料 连 接 , 界 面 上 有 TiN ,但接头强度不高 。此外 ,有 Na 、K 的扩 散 ; (2) 用 Li2O - SiO2 - Al2O3 玻璃封接 ,界 面上未发现反应产物 ,但有烧结助剂 ( Y、Al)Si3 N4 连接之中 ,使 Si3 N4 陶瓷的连接技术

30、走 向实用化 ,扩大其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1Elssner G and Petzow G. ISIJ Int . , 1990 ,30 (12) :101110322陈铮 ,周飞 ,李志章 ,罗启富. 材料科学与 工程 ,1995 ,13 (3) :61633 Naka M et al. Trans J WR I. , 1983 , 12 : 1454 Loehman R E et al. J . Am. Ceram. Soc. , 1990 ,73 (3) :5525 Ning X S et al. J . Mater. Sci. , 1989 ,24 : 286528706冼爱平 , 斯重

31、遥. 无机材料学 报 , 1992 , 7(2) :2052097 Santella M. Adv. Ceram. Mater. , 1988 ,3 (5) :4578 Paulasto M and Kivilahti J K. Script . Metal. Mater. , 1995 ,38 (8) :120912149 Kata T et al. J . Am. Ceram. Soc. , 1983 , 8 :C - 13510 Kanzaki S and Tabata H. J . Jp n. Ceram. Soc. , 1983 ,91 (13)11 Nakamura M et al

32、. J . Mater. Sci. , 1987 ,22 :1259126412 Becher P F and Halen S A. Am. Ceram. Soc. Bull. , 1979 ,58 :58213 Ebate Y et al. J . Jp n. Ceram. Soc. , 1982 ,90 (12) :71471614 Sugamuma K et al. J . Mater. Sci. , 1987 ,22 :1359136415 Nakamura M et al. J . Am. Ceram. Soc. 1990 ,73 :122116 Nakamura M et al. J . Mater. Sci. Lett . 1993 ,12 :71671817翟阳 ,任家烈 ,庄丽君. 金属学报 ,1994 ,30 (8) :B36118 Krishnarno R V et al. J . Mater. Sci. Lett . , 1991 ,10 :1342134319 Owada Y and Kobayashi K. J . Jp n. Ceram. Soc. , 1984 ,92 (14) :69320 Mecart ney M L et al.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