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 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1页
高二地理必修3 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2页
高二地理必修3 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3页
高二地理必修3 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4页
高二地理必修3 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必修3 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开展-真题+模拟提优闯关练模拟预练以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I为海洋性气候区,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气候区。读图答复1-2题。1.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A.海洋性气候经度位置B.海洋性过渡气候地形、地势C.海洋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D.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2.以下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选项是 A.I类气候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B.类气候区雨热同期,适于水稻生长C.类气候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较少D.类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以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两个

2、地区的民居照片。读图答复3-4题。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雨耐水性差 B.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风保暖性好C.蒙古包所在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小 D.蒙古包是当地牧民永久居住的住所4.解决蒙古包所在地区居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A.建风力发电站 B.建造沼气池C.营造薪炭林 D.割草拾柴以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读图答复5-6题。5.假设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6.一般来说,信号收发站的海拔越高,其覆盖的范围越大。假设挪动公司要在该区域建立信号

3、收发站,那么最为适宜的地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过程图。读图答复7-8题。7.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灌溉技术的进步 D.农作物品种的改进8.开展到第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自然灾害多发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C.农业投入缺乏 D.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进步9.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地处南太平洋的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北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国土面积约为268 680平方千米,人口447万2019年,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图甲为新西兰南北二岛地形图,图乙为图甲

4、中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新西兰西欧地区饲料来源人工草场饲料作物放牧方式舍外舍内规模大小大小繁殖周期一年定期产仔一次人工调节后全年均可产仔投入劳动力少多市场全球国内1比较图中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成因。2分析新西兰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3与西欧地区相比,请你说说新西兰乳畜业需要发挥哪些优势,抑制哪些缺乏。10.根据图和相关材料答复以下问题。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1指出图1所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2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3比较图1中我国青海省和图2中A地种植业消

5、费类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直通高考高考刚完毕,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展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答复1-2题。1.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2.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候枯燥,太阳辐射强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以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道路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答复3-4题。3.沿客家人南迁道路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6、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4.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平安防御 B.节约耕地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以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答复5-6题。5.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吞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 RS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气候消费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

7、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以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消费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8.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消费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根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9.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消费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10-11题。人均C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

8、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

9、“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10.四省比较,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人均GDP程度越高,那么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程度越低,那么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程度越高,那么城市化程度越高D.城市化程度越低,那么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11.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开展条件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青海大力开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正确B.河南开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正确C.浙江开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正确D.黑龙江开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正确12.以下图示意关

10、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存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立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

11、论据。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与当今

12、“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参考答案模拟预练“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

13、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B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地区为海洋性过渡气候,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其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北部山脉秦岭和盆地地形的影响。2.B解析:I类气候

14、区纬度较低,但降水天数较多,太阳能资源并非最丰富。类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旱涝灾害多发。类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3.C解析:读图可知,丽江民居顶部是尖顶,利于排水。蒙古包保暖性好,且合适游牧生活,所在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4.A解析: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可建风力发电站。该地纬度高,沼气使用的时间短。该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应减少植被破坏。5.B解析:由图可知,乙区域岩层向东倾斜,而该区域坡向也是向东倾斜,再根据题干可知该区域最易发生滑坡。6.D解析:由海拔分布图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海拔最高,最符合条件。7.A解析:从图中可知,面向市场的蔬菜和花卉的种植面积增大,

15、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8.D解析:开展到第阶段时,该地区种植蔬菜和花卉,而蔬菜和花卉主要是面向市场的,所以D项正确。9.1地年降水量小于地。成因:地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的时间比地短或地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地地处来自海洋的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2国土面积小;山地多,耕地少;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不利于谷物类粮食作物生长;畜牧业以舍外放牧为主,占用大量耕地。3优势:远离大陆,环境污染较轻,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本钱低。缺乏: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国内市场小,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大;远离主要消费市场,运输本钱高。解析:第,问,由图乙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地年降水

16、量小于地要注意纵坐标的数值,降水量的差异与气压带风带、地形有关。第2问,新西兰是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地表崎岖,山地多,耕地面积少;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缺乏,不利于种植业的开展,所以粮食不能自给。第3问,由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和新西兰与西欧地区奶牛牧场系统比较表可知,新西兰乳畜业的优势是远离大陆,环境污染较轻,奶源质量好,投入少,本钱低;其缺乏在于季节性强,产量不稳定,远离市场,运输本钱高,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国际市场。10.1积温由西南向东北由西向东递增;黄河河谷地区积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原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降低,黄河河谷地区海拔较低。2气温日较差大;天气多变;地势起伏大;

17、植被垂直地域分异明显。3如下表。地区种植业消费类型气候差异地形青海省河谷农业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降水缺乏,光照强,热量缺乏,气温日较差大河谷A地水果园艺业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水热较充足,光照条件较好平原解析:第1问,分析等值线的分布特点要从等值线的延伸方向、数值变化规律和极值等方面入手;影响积温的因素主要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分析。第2问,描绘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要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来考虑。歌谣中“一日须携四季装说明气温日较差大,“日愁暴雨夜愁霜说明天气多变,“山下百花山上雪说明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第3问,分析种植业消费类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首先根据两地的地理位置,明确两地的地

18、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然后根据自然特征确定农业消费类型。青海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种植业主要是河谷农业;A地位于30N -40N的大陆西岸的沿海平原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开展水果园艺业。直通高考1.A解析:在小明旅游的省份可以领略到高原风光,故该省份可能是位于云贵高原上的云南省或贵州省;而云南省西北部位于横断山区,有高山峡谷景观;云南省的纬度较低,水热条件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产区,有橡胶园分布。2.A解析:橡胶树的生长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但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因位于云贵高原的南部,受高原山地对冷空气阻挡的影响,当地的热量条件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好,

19、因此能满足橡胶树生长的需要。3.C解析:客家人南迁道路的起点在黄河沿岸地区,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终点在雷州半岛,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道路中段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A解析:土楼呈圆形,由厚厚的泥土夯筑而成,且只有一扇门敞开,非常巩固,具有平安防御作用。5.B解析: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吞没下游沿岸居民点,需要通过GIS模拟分析后才能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6.D解析:乙处为堰塞体的来源地,因此为四处中海拔最高处;甲处位于堰塞湖的湖面,因此其海拔应高于下游河谷中的丁处;丙处位于堰塞体下移道路上,其海拔应低于乙处,但高于河谷上的甲、丁两处。7.C解析:甲处

20、位于东北平原,三面环山,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C项正确。8.A解析:读图可知,玉米气候消费潜力空间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为由南向北递减,并且在山地、平原地区发生变化山地地区比同纬度地区低,因此与玉米气候消费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根本一致的指标是10积温,故A项正确。9.B解析: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展分析处理。因此,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消费潜力空间变化进展分析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故B项正确。10.C解析:结合表格数据综合分析可知,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与人均GDP程度、城市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故A、D项错误;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与城市化程度也无明显的相关性,故B项错误;人均GDP程度越高,城市化程度就越高,故C项正确。11.D解析:结合表格数据及所学知识可知,青海的科技程度在四省中最低,所以其开展高科技产业的条件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