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1页
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2页
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3页
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4页
必修三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学习重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与点拨】【预习完成】1、 ,“地球村”第60亿位公民降生。 年,我国将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我国颁布了 ,从而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我国的人口 和 已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 水平的国家行列。2、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呈 型。3、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人将在较

2、长时期内 。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 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要控制在 亿以内; 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 亿)以后,将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 、 、 和 的协调发展。4、人口增长过快对我国的 资源、 资源、 资源以及能源等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5、我国在控制 的同时,还加大了保护 和 的力度,如植树种草, ,防治 ;监控、治理 ;加强 和 ,以及推进 等。【练习巩固】1、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

3、将减少。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2图287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3、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

4、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环查当严重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4、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B、人口死亡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人口数目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死亡率和生物种群死亡率的因素有较大区别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

5、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6下面哪一项可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指标A有环境保护区 B工厂“三废”的处置C自然资源的保护措施 D人均占有多少平方米的绿地7、今年我国的沙尘暴天气特别多,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的人民深受其害,你认为造成这种气候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 )A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降雨量减少所致。控制CO2的排放量,控制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可以延长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可以达到控制沙尘暴天气的形成B在内蒙古草原上,由于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退化、草原沙化所致。应保护好草原植被,营造草场基本防护林,以林护

6、草,草林结合等措施,可有效在防止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形成C受西伯利亚高压气流的影响,形成大风天气有关。对这种现象目前只能预报不能防止D是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雨量大大减少导致草场植被退化,草原沙化有关。改善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人工降雨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8、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还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地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C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9、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水产养殖业中,为充分利用生产

7、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度放牧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草)”的措施 A B C D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学习目标】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4. 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学习重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自主学习与点拨】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 、 、 、 、 、 和 等。2、生物圈内所有的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以及各种各样的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一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目前人类

8、尚不清楚的 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 价值(也叫 功能);三是对人类有 、 和 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 、 和 等 意义的 价值。4、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明显大于它的 价值。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是: 生态系统的面积最大; 生态系统的全球价值最大; 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最大; 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相对最小。【练习巩固】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A研究价值 B药用价值 C美学价值 D生态功能价值2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物种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

9、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苍蝇能够垂直起落和急速转变方向,这是由于苍蝇的后翅演化成一对哑铃形的平衡棒。科学家根据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成了新型导航仪。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 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C. 潜在使用价值 D. 生态价值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三个层次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5、新千年伊始,我国沙尘暴频发,下列针对西部地区的治理的措施中,哪项是不可取的(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禁止矿产资源开发C科学利用水资源 D、营造基

10、本草场防护林6、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成,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 )A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B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建立了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D建立了自然保护区7、下列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的是:(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D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8、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C一个原材料 D一笔财源9、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 )A原料 B场所 C条件 D基因库

11、102002年底,我国农业部发出通知,禁止引进被称为“食人鱼”的肉食性锯脂鲤,因为我国南方地区有该鱼类适宜的生活条件。禁止引进“食人鱼”有利于:( )A维护公众的饮食安全 B维护原有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C杜绝鱼类的竞争,利于新物种 D不同地区之间鱼类的基因交流11我国虎已处于灭绝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 B.虎处的营养级较高C. 环境污染造成虎的出生率下降 D.虎被乱捕乱杀且生活的森林减少12、野生生物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A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B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C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13、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

12、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 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 c人类生活的改善 D人为破坏的结果14(多选)有人把水葫芦引入到一个热带国家,结果它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不仅阻塞航道,而且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其原因可能是:( ) A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 C繁殖率高 D营养丰富15(多选)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它包括:( )A森林的超量砍伐 B. 开垦草原C. 围湖造田 D. 有计划的放牧16阅读下列三个事例:事例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3年仅为8.5%了,并且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植物已经绝迹。事例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项,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事例三 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