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和治疗组(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每组51例。治疗2个疗程(14 d为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能显著减轻缺血性脑血
2、管病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血栓通;针灸疗法中图分类号 R74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a)-119-02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coveryHUANG Zhenjun1, ZHANG Lijian1, CHEN Jianxin21.The No.309 Hosp
3、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091,China; 2.The No.457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1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
4、isease recovery. Methods: 102 patients suffered from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cupuncture) and treatment group (acupuncture an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51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eurologic impairment were assessed at 2 co
5、urse of treatment (14 d of 1 cours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of two group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ere 9 cases were basically recovered, 24 cases had obvious effect, 12 cases had effect,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reatment
6、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reduced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Xueshuantong Inj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neurologic impairment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
7、ficacy for patient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Key word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onvalescence; Xueshuantong Injection; Acupuncture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相应区域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的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梗死等。脑血管病恢复期生命体征趋于平
8、稳,大多数人认为,此期间若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会显著提高,预后较好。缺血性脑血管病属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中风,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治宜补气活血,以除沉疴。笔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其中,男55例,女47例;年龄4890岁,平均69岁;脑梗死63例,脑栓塞3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9、1.2 纳入标准经临床、CT、MRI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或曾发病但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病程>7 d;无意识障碍,有明显肢体运动障碍,患侧肢体肌力为03级或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中经络标准3。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控制颅内压及高血压、营养脑细胞、预防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以上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1.4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0、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死亡。将无变化、死亡作为无效。1.5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性数据进行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均可以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
11、 1<0.05)。见表1。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表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更有助于患者恢复。见表2。3 讨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恢复期的治疗是否得力与患者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能否最大限度改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4。因此,恢复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血性脑血管病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
12、针灸治疗中风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具有独特优势。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毫针刺法、电针、舌针等传统针法,以及醒脑开窍针刺法、十二井穴针法等具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安全、无不良反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可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脑功能,激发和加强椎体外系的神经功能而使肢体功能恢复5-7,有效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功能。中风恢复期,邪盛状态已经得到不同程度地控制,而正气不足、阴阳失调、痰浊血瘀的征象逐渐明显,虚和瘀为此期的主要发病机制,治宜调和阴阳、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熄风化痰、疏经通络。本研究选取头部穴位以醒脑开窍、补髓填精;“治痿独取阳明”
13、,肢体选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以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辨证取穴,随症加减。经过2个疗程治疗,结果显示,针灸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血栓通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是三七总皂苷,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血栓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8;能明显降低血液黏度,加速血流,增加病灶血流量,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和再发生9;可明显改善脑组织因缺血引起的脑能量耗竭,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及时恢复10等。可见,血栓通注射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本研究中,笔者应用针灸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果显示,针药结合治疗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更能显著减轻脑缺血恢
14、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在脑血管疾病中,充分整合中西医优势,着力挖掘传统中医药精华,多靶点、多途径的进行治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 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1-173.2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7(3):64-66.4 朱月娇,张长怡.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23):60-61.5 曲荣广,高鲁博,李
15、卫.酶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02,5(10):623-624.6 苏勋庄,侯健,高楠,等.早期针刺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预后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1):26-28.7 马振国,刘敏君.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恢复期190例J.陕西中医,2002,23(2):157-158.8 倪训业,李世光.大剂量三七总皂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5):288-289.9 黄如训,曾进胜.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7(5):355-357.10 韩全安,胡威夷.三七总皂甙对缺血性脑保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8):506-507.(收稿日期: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定型包装副食品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盐酸甲麻黄碱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温控食品搅拌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物料配送智能仓储柜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文件加密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恒温热水瓶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玉米主题咖啡馆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环保保温隔热腻子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环保再生纸信纸套装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甲羟孕酮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GB/T 20468-2006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 航海学题库(含答案)
- 2023年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体育足球传接球教案
- 小学生主格宾格表格说明及练习最全
- FIDIC施工合同条件多边发展银行协调版解读
- 商超零售路在何方
- 《过敏性休克》PPT课件(PPT 32页)
- 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 CRH380B动车组电气系统.ppt
- 道路堆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