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戒毒取穴的特点分析_第1页
针灸戒毒取穴的特点分析_第2页
针灸戒毒取穴的特点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灸戒毒取穴的特点分析         【关键词】  针灸戒毒;临床取穴;特点分析摘要:分析现代临床针灸戒毒取穴的特点。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5年与针灸戒毒有关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临床常用穴位。统计结果提示:针灸戒毒选穴体针以四肢穴位为主。耳针以神门、肺等为主。关键词:针灸戒毒;  临床取穴;  特点分析笔者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5年与针灸戒毒有关的文献(检索项和检索词:一次分别为“全文”和“戒毒”;二次分别为“全文”和“针”),又通过手工检索

2、验证得到有具体穴位的临床报道43篇,通过对这43篇文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针灸戒毒取穴有以下特点。1  体针取穴特点检索到使用体针的文献30篇,常用穴位及其使用次数内关29,足三里24,合谷19,三阴交17,百会6,曲池6,中脘5,大椎5,华佗夹脊5,天枢4,至阳4,志室4,印堂4,涌泉3,太阳3,后顶3,太冲3,行间3,脾俞3,四神聪2,安眠2,太溪2,神阙2,胃俞2,侠溪2,公孙2,气海2,阴陵泉1,中冲1,十宣1,支沟1,商阳1,足临泣1,少冲1,血海1,中极1,关元1,命门1,人迎1,天突1,四满1,归来1,膻中1,上巨虚1,素1,神道1,灵台1,大杼1、率谷1。1.1

3、  循经取穴特点救世良方曰:“脏腑赖烟而后快,精神赖烟而后爽,耳目手足赖烟而后安。一旦无烟漫润其间,则肾先苦之,肾苦则呵欠频频。肝因困乏,肝困则涕泪涟涟。脾亦生疾矣。盖脾主信,脾之感也,如此则五脏交相困矣.五脏交困,众体无所秉令,轻则一身痿软,重则诸疾蜂起,则又何病之不作哉。嗟夫,此之所谓瘾也。”故针灸戒毒旨在调节吸毒者体内阴阳平衡及脏腑的偏盛偏衰,使之恢复正常。1.2  分部取穴特点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故多取各经原穴,并以取四肢穴位为主。         1.3

4、0; 随症配穴取穴特点2  头针取穴特点检索到使用头针的文献一篇,取穴为:额中线、顶颞后斜线、顶中线、额旁一线、顶旁一线、颞后线。灵枢海论篇云:“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头针的作用,在于直接通调髓脑之精气,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平衡阴阳,恢复神气。3  耳针取穴特点检索到使用耳针的文献12篇,常用穴位神门11、肺9、皮质下6、交感5、肾6、心5、肝4、脾2、内分泌2。神门穴有宁心安神,解痉止痛,消炎等功效,也是针刺麻醉的止痛要穴。可治疗失眠、多梦、疼痛、戒断综合征等病症。实验研究也表明针刺耳穴神门和体穴风池,对吗啡成瘾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神门穴应用最多。耳肺点是人体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穴点,在该穴点处迷走神经分支与皮肤表面最为接近,刺激该穴点可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恢复相对平衡,消除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状态,使患者的戒断综合征症状得到抑制。阿片类物质依赖的戒断症状有疼痛症候群、植物神经症状群等,而皮质下、交感两穴均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止痛作用。长期服用各种物质成瘾主要损伤肾阴和肾阳,导致阴阳俱虚,故治疗关键在于补肾,因此耳穴肾也是治疗戒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