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小学勤工俭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新农村小学勤工俭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新农村小学勤工俭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新农村小学勤工俭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农村小学勤工俭学的问题及对策石羊哨乡中心小学滕久龙摘 要 勤工俭学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农村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改进学校教育观念,由单纯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教育相互渗透,有助于加强学生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等方面,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2、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勤工俭学作为教育的传统,是否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勤工俭学制度体系,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勤工俭学的工作停滞不前,发展缓慢,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寻找对策。关键词 新农村 勤工俭学 问题 对策勤工俭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改进学校教育观念,由单纯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教育相互渗透,有助于加强学生德育与学生生活

3、、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等方面,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勤工俭学作为教育的传统,是否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属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勤工俭学制度体系,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勤工俭学的工作停滞不前,发展缓慢,有待于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寻找对策。&#

4、160;一、目前农村小学勤工俭学情况调查及成因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制约农村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方面因素。目前农村小学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大都外出务工,小孩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守,长辈们痛爱有加,无论大事小事,大人们都包揽了,他们无需动手,大多数人依靠大人们的关爱,缺乏进取精神,劳动能力差,劳动观念淡薄,不珍惜长辈们的劳动成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2、家长方面因素。现在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是长身体的时候,所有劳动任务不宜他们来做;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做的不好,等长大了这说;还有的家庭几个人照看一两个孩子,自己都无所

5、事事,那还要小孩干。由于大人们过分的关爱,忽视了对小孩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包办有余,放手不足。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产生依赖、懒惰、奢侈等不良习气。3、学校方面因素。学校对劳动教育宣传不够,领导力度欠缺。劳动课程虽然编排了,但缺少全面考虑,忽视了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劳动技能的掌握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教师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有时劳动技术课被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所占用。4、社会方面因素。现在农村人的思维普遍定式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跳龙门”的思潮之中,加上进城的儿童日益递增,劳动的内容、劳动场所的减少,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越来越差,极少参加家务来动,甚至连简单的生产劳动都不参加。二、克

6、服制约农村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不利因素的对策。那么,如何克服制约农村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恢复和发展勤工俭学工作,我认为应该采取下面的对策。1、加强政策导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政策,作为农村学校要注意把握政策标准,依靠政策求得自身的发展,切忌操之过急把自己变为他人的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学习,把握政策,选准路子,同时还要争取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支持。提高教育工作者参与勤工俭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勤工俭学工作的发展。勤工俭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这座大厦中的一条大梁,只有把勤工俭学教育落到实处才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7、,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用各种手段宣传勤工俭学工作,使每个学校、每个教职员工、每个勤工俭学工作者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勤工俭学工作的重要性,心动才能行动,思想重视了,行动才能落实,勤工俭学工作才能搞好。2、加强管理力度,建立机制,制定措施。勤工俭学有了政策的根本保证,有了教师这个力量,还应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学校要设置勤工俭学的主管人员,做到层层抓好这项工作。开展勤工俭学,主观上是以育人为出发点,客观上也确实能为学校创收。那么在整个过程中,要善于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如项目的管理、资金的管理、安全的管理等要项项落实到位,要切实做到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经费公开,尤其在经费的管

8、理上要下功夫。因为农村学校一般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什么事情都是见底见面的,如果少数人特别是具体分管勤工俭学工作的人从中做手脚,中饱私囊,个人违规姑且不论,另一面它必将会打消学校其他成员参与勤工俭学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勤工俭学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管理,使勤工俭学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3、育人功能为主,联系实际,开展活动。第一,要全员参与,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农村地广人稀,学校规模都不很大,不可能有宠大的勤工俭学管理机制,所以必须发动广大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并且善于从小处着眼。长期坚持,不要好高骛远,那样最终一事无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把勤工俭学的收入与

9、师生的劳动挂起钩来,使他们通过劳动能得到实惠,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第二,要因地制宜,拓展勤工俭学途径。开展勤工俭学必须把握两条原则:一是育人,二是创收,“育人”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而“创收”则是一种自然的回报。因此,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新路子,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如利用大山里的资源发动学生上山挖药材、采蘑菇、拣茶子、捡板栗等,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又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往往学生的剩饭剩菜成了垃圾,卫生很难管理。可变废为宝发展养殖业,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又能改善师生生活,为学校创收。总之,勤工俭学在培育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能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