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文化在越南的传播_第1页
中国儒学文化在越南的传播_第2页
中国儒学文化在越南的传播_第3页
中国儒学文化在越南的传播_第4页
中国儒学文化在越南的传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儒学文化在越南的传播【摘 要】中越两国山连山水连水,自古便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越南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儒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作浅显研究,以便为其它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儒学 越南 传播【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11801中越两国山连山水连水,自古便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越南位于马来半岛北部,由于地理关系,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相对其他国家更深厚更具历史。因此,本文将从儒学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作浅显研究,以便为其它研究提供参考。一、历史回顾越南历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2、史前时期,又称早期社会。在这一时期,越南即已与中国发生往来。据后汉书南蛮列传记载,早在西元初年,越南先民已来中原向周天子进贡物品。第二阶段是郡县时期,又称“北属”时期,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领南”,设象郡并将之列入中国版图,到公元968年。在这一阶段越南属于交趾州,其州郡官员都由朝廷任命和派遣。第三阶段,越南封建政权时期,又称独立时期。这时期越南社会文化各方面都有突出的发展。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越南自古便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儒学思想首次进入越南是在北属时期,具体说是在中国的西汉时期。对此,后汉书循史前传有明确记载:“平帝(西汉末年)时,汉中锡光为交趾太守,教导民众,渐以礼仪”然而在越南最

3、富盛名的是东汉末及三国时期的土婱。他任交趾太守14年,传授中国文化,推广汉字,教授儒学经书和古代经典。他的所作所为深受越南人的称赞,为两国文化交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就是北属时期中国对越南文化思想统治的主要途径和影响。公元12世纪到16世纪儒家学说在越南发展到最高峰,儒家被称作儒教,并且被当时陈朝和后黎朝统治者视为国教。从16世纪到18世纪,越南仍然十分重视儒学,并且把它变成学校之外全民性的思想体系,儒家在越南生下了新根,与本民族文化融合为一体了。二、儒学与越南的文化教育1汉 字在越南汉字被称为“儒字”,约从公元前2世纪传入,是越南使用的第一种文字。语言学把汉字在越南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公

4、元前10世纪中叶以前,为初播时期。这时越南被纳入中国版图,汉字为官方文字。二是10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越南独立时期。虽然这时越南已经建立国家,但仍沿用汉字,为借用阶段。越南人使用汉字作为主要的记述工具,除了官方文件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汉字外,越南古代的书籍如史学、文学、医学等著作也都是使用汉字撰写的。到了13世纪,因为汉字不能满足越南语记音的需要,越南人在汉字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既表音又表义的文字,叫做“喃字”,从此越南人同时用两种文字,但是汉字仍然是官方文字,而喃字主要用于文学著作。汉字的普及促进了越南与中国在文化方面的沟通。在教育事业中,汉字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全国学校的指定文字,中国古代儒

5、家经书和古典著作也随着汉字的通行而在越南广泛的流传。汉字是越南人接受中国文化的主要媒介,也正因为有了汉字,越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了。2科举考试越南的文化教育系统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最深刻的是科举制度。越南人是从独立时期一开始就采用中国的科举制度来征求贤才的,大约是在公元11世纪。在此之前,因国家处于北属状态,所以,没有举行自己的科考,所有考生都到中国参加中国朝廷举行的选举考试。独立后,越南也立即在国内举行科举考试,按照当时中国的科举方式以诗文取士。此时,中国式的教育和科举考试在越南初步形成。到陈朝,即12世纪下半叶,越南科举制度基本定型,设有进士、举人和秀才等不同考中名称。后黎朝建立后

6、,黎太祖置百官、设学校,以经义、诗赋二科取士,此时越南封建社会达到全盛时期,而植根于封建社会的科举处于巅峰状态。到元朝,越南科举制度已相当成熟,是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科举考试,越南古代文学、史学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越南成了文风极盛的国家。可以说科举制度在越南文化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与中国以儒学为中心的科举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三、儒学与宗教儒学进入越南时,越南正接触并逐渐熟悉各种外来宗教。作为一种思想学说,它与越南各个宗教发生了交流和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儒学对宗教的一些影响。从宗教的内容看。越南的许多宗教中都渗透着儒学的神道观、人生观。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不

7、崇信鬼神,提倡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道德,改善社会风尚,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儒学这一基本观念,对越南宗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是,越南佛教接受了儒学的“忠”“孝”思想,并推广为佛教所提倡的善的内容。儒学宗教化。儒学在越南被称为是“儒教”,这种称呼从北属时期一直保留到现在。儒学本身不是一种宗教,但传到越南之后就被推广成一种有宗教性的学说思想。12世纪到16世纪儒学在越南成了统治者的思想纲领,因此被当作国教来宣传。孔子被尊称为神,孔庙在越南叫作文庙,用来供奉孔子和儒家72贤士。每年四季皇帝举行祭祀,科举考试中榜者都在文庙举行拜孔仪式。到后黎朝14世纪,文庙发展到全国各乡镇,文庙与佛教寺庙各有节日和祭祀活动,儒学逐渐被宗教化。从19世纪末至今,儒学虽然不被提倡为国教了,但越南人仍习惯把儒学叫做儒教,文庙以及一些祭祀活动被适当的保存下来。可见儒学在越南人的宗教生活中有很深的影响。越南与中国由于地理历史方面的原因,相互交流影响到现在,其中主要是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