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1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2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亭集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清新畅达的语言,积累整合文言知 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2激情投入,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痛、悲中暗含的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3.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 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再“悲”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案【导入新课】对话古人,净化心灵浙江绍兴的兰渚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当年的越王勾践曾

2、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有了书圣王羲之的 “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 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祷、消灾的仪式),及群贤的诗文,兰亭因此成了流芳万古的人文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 情遣怀。下面我们通过阅读课文来与书圣王羲之来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预习目标】1. 朗读全文三遍。一遍读顺,二遍读熟,三遍读情: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2独立完成朗读与预习自测,限时15分钟。【方法指导】1 粗读课文时,要边读边划记,要特别注意一些疑难字、词、句。 2应重视朗读,从读通到读懂再到品味,在把握文意、

3、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3. 注意节奏,读出节拍。如: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4. 注意语气,读出韵味。如:此地有崇山峻岭,(用清新明快的语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低沉压抑,徐徐吐出)【预习自测】一、基础知识: 积累字词,夯实基础1 给加点字注音:修禊()若合一契()流觞()彭殇()癸丑()会稽()急湍()骋怀()形骸()嗟悼()虚诞()趣舍万殊()2.字词积累,解释加点的字词:茂林修竹:丝竹管弦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况修短随化:俯察品类之盛:所以兴怀,其致一也:3. 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抄在摘抄本上,丰富你的文学底蕴。4. 大声朗读课文一遍。二、预习思考

4、:阅读怡情,提升素养1兰亭集序的妙处是在那借题发挥上,因而显得立意高远。 王羲之用324字,20个“之”字,既写出了兰亭盛会之乐,又由此生发议论,谈到“死生之大”,进而谈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作者在文中用了三个字来表达,找出来作些分析。2. 读书既要读出作者, 又应该读出自己。这篇1600年前的美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以备与老师和同学探究【我思我疑】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记下来,解决。【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王羲之(321 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

5、,被后人尊为“书圣”。本文是一篇书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 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 最后由王羲之作一篇 序文,总述其事,这就是兰亭集序 。2、文本解读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 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 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 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 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 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 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但天下没

6、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 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魏晋时间,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

7、)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悦耳动听。3. 序的题材特点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自我加压】熟读经典,丰厚底蕴1. 根据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做在你的笔记本上。2. 背诵全文。(背诵提示:以第一、二段)永和九年,

8、会于,修禊事也。,。此地有,又有,。引以为,。虽无,亦足以 是日也,,。仰观,俯察,所以,足以,信可乐也。温馨提示:学会抓文章的关键词,能收纲举目张之效。学习案【合作学习】合作互嬴,共同提高小组内自学,对照预习,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在课文相应空白处记录学习情况; 或在你的笔记本上归纳知识重点。不动笔墨不读书。提示:1.补全省略成分,2.调整倒装句式,3.找出通假字,4.归纳一词多义。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一、本文的思路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及相关内容。这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呢?、作者叙兰亭雅集,悟人生要义,于文章第二段写到“信可乐也”,其乐因

9、有“三雅”, 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你的知识积累做深层次解读。三、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同是写江南春天风光,兰亭集序与忆江南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悟到怎样的情怀?【当堂巩固】请把每段中的词类活用、文言句式、通假字找出来,写在旁边或笔记本上。【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训练案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1 )修禊事也:(2 )引以为流觞曲水(3 )列坐其次(4)所以游目骋怀:(5 )信可乐也:(6)虽趣舍万殊:(7)不能喻之于怀:(8 )修短随化(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10)终期于尽(11)向之所欣(12)因寄所托2 . (ABC积累固然重

10、要,但整合能收举一反三之效。请填写含有下列加点字意义的成语。示例:不能喻 之于怀(明白:不言而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同等看待:) 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所以兴怀,其致 一也(情趣:)温馨提示: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了许多古汉语常见字的常见义。如此积累,既温故知新,掌握了文言文字词,又加强了对成语的理解运用,一箭双雕。3.(ABC)补全下列的省略句(1)省主语:()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笑()引以为流觞曲水(2)省介词宾词:引以()为流觞曲水(3)省介词:映带()左右悟言()一室之内)写出下列倒装句正确语序(ABC4.1. ( ABC积累是学习之基。 请解释下列句子。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当其欣于所遇(2)定语后置:虽无管弦之盛(AB)其次:古今异义古义今义: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斯文:古义: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怀抱:古义:。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着;打算。以为:古义:。今义:认为。所以:古义: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 A)词类活用(分析词类活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自我探究】1. 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 根据第一二自然段,可以组成一副有趣的对联。这里提供上联,请写出下联与横批。 上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