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结构》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水工混凝土结构》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水工混凝土结构》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水工混凝土结构》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水工混凝土结构》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水工混凝土结构整体教学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项目组2015 年 3 月目 录课程整体教学设计.11.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32.教学活动实施计划.42.1 项目一教学活动实施计划.42.2 项目二教学活动实施计划.82.3 项目三教学活动实施计划.122.4 项目四教学活动实施计划.162.5 项目五教学活动实施计划.213 课内实验实训教学总体安排.24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本课程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进行开发设计。课程开发设计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校内课程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开发设计的范畴涵盖课程教学全过程,包括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课程从知识、技

2、能、态度三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描述,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按照项目教学、单项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几个环节完成课程教学的全过程。(1)课程设计原则校企合作原则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必需途径,校企合作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调研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分析,需要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教材编写中需要企业提供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案例等。课程开发的重点是教学项目设计,课程开发的关键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两个领域之间的转换,通过工作过程分析加以衔接。为此,课程组成员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专业和课程调研,通过走访企业方式,分别调研了开封市水利建筑

3、勘察设计院、中水第七工程局、中水第十工程局、中水第十四工程局等企业,与企业技术人员研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从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的内容、范围、深度等问题,共同进行职业能力、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归纳教学项目,编写教学文件。工学结合原则本课程通过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有条件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课程设计的范畴涵盖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案例分析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实训室、实训场直至企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课堂与实训场所的有机结合;学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 ,加深学

4、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走出教室,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用的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练、做”融合、理实一体。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课程设计思路以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围绕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岗位需求,根据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结构、构件为载体进行课程学习项目设计,课程设计突出了岗位

5、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将知识的学习贯穿于结构构件设计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标。首先是目标设计,应该重点关注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该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有课程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相应的实践技能训练,还要注重学生未来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本课程的目标设计上,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还有态度目标或素质目标。在目标设计的基础上,选取课程内容,也就是要进行内容设计。课程内容应该是适用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项目设计是针对工作岗位按照工作任务的进程,以项目为载体开展

6、教学。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课程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在考核与评价设计中,我们改变过去用一次考试来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本课程由 5 个教学项目和 14 个学习型工作任务组成。1.1.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 1-1。表表 1-1 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表学习项目编号学习项目编号学习项目名称学习项目名称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学时第一次课课程介绍221-1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21-2 结构设计原理2项目一项目一结构设计基本理论1-3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62-1 单筋矩

7、形截面梁板设计262-2 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42-3 T 矩形截面梁板设计4项目二项目二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考核2363-1 轴心受压柱的设计23-2 偏心受压柱的设计123-3 受拉构件的设计4项目三项目三钢筋混凝土柱设计考核2204-1 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104-2 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84-3 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124-4 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4项目四项目四肋形结构设计考核2365-1 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125-2 渡槽槽身纵向结构设计6项目五项目五渡槽结构设计考核220总 计1202.2.教学活动实施计划2.1 项目一教学活动实施计划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结构设计基本理论参考课时参考

8、课时6 学时1-1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2 学时1-2 结构设计原理2 学时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型工作任务1-3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 学时项目任务项目任务让学生学会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板,绘制与识读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图。教学教学内容内容(1)钢筋;(2)混凝土;(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4)钢筋的锚固与连接;(5)结构的功能与极限状态;(6)作用与抗力;(7)荷载与材料强度;(8)结构的可靠度;(9)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知知识识(1)掌握钢筋的分类;(2)掌握钢筋的力学性能;(2)掌握混凝土的强度;(4)掌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5)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6)理解钢筋连接构造规定;(7)理解钢筋

9、锚固构造规定;(8)理解极限状态概念与分类;(9)理解作用与抗力概念;(10)理解荷载与材料强度取值;(11)理解可靠度概念;(12)理解结构设计表达式含义。技技能能(1)能选择钢筋、混凝土材料;(2)能计算截面荷载效应组合值;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态度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任务:教学任务:(1)钢筋的分类与力学性能; (2)混凝土的强度与力学性能;(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4)结构的概念与教学状态;(5)作用与抗力; (6)结构的可靠度;(7)结构设计表达式。 教教学学任任务务与与实实施施教学实施:教学实施:选择钢筋、混凝土;

10、计算截面荷载效应组合值。项目成果项目成果(1)作业。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191-2008) 、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5077-1995)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等。学生学生角色角色设计人员教师教师能力能力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具备独立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能力教师教师数量数量专任教师 1 人兼职教师 1 人考核考核评价评价参考课程考核实施方案表表 1-1-1 任务任务 1-1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1-1钢筋与混凝土材料学时学时2 学

11、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钢筋的分类; (4)混凝土的变形;(2)钢筋的力学性能; (5)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3)混凝土的强度; (6)钢筋的锚固与连接。知识知识(1)掌握钢筋的分类;(2)掌握钢筋的力学性能;(3)掌握混凝土的强度;(4)理解混凝土的变形;(5)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6)理解钢筋的锚固和连接方法。技能技能(1)会选择钢筋种类;(2)会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

12、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分类及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钢筋的锚固与连接。教师讲解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分类及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以及钢筋的锚固与连接等。1.52决策决策选择钢筋种类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学生分组研讨如何选择钢筋种类与混凝土强度等级。0.13计划计划学习钢筋种类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概念。学生分组研讨选择方法,查阅规范,制定实施方案,教师点评。0.14实施实施学生选择钢筋种类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学生分组选择钢筋种类和混凝土强度等级。0.1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讨论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1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

13、选择结果进行评价。0.1表表 1-1-2 任务任务 1-2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1-2结构设计原理学时学时2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结构的功能要求; (4)荷载与材料强度取值;(2)结构的教学状态; (5)结构的可靠度。(3)作用与抗力; 知识知识(1)掌握结构的功能要求;(2)理解极限状态功能;(3)理解作用与抗力概念;(4)理解荷载与材料强度取值;(5)理解结构的可靠度。技能技能(1)会判别荷载种类;(2)会选取荷载与材料强度。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

1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结构的功能与极限状态,作用与抗力,荷载与材料强度取值,结构的可靠度等内容。教师讲解结构的功能与极限状态,作用与抗力,荷载与材料强度取值,结构的可靠度等内容。1.52决策决策判别荷载种类,选取荷载与材料强度。学生分组研讨荷载种类与材料强度取值方法。0.13计划计划思考荷载种类,制定选取荷载与材料强度依据。学生分组研讨,查阅规范,制定实施方案,教师点评。0.14实施实施学生做选取荷载与材料强度训练学生分组选取荷载与材料强度。0.1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训练成果学生组内检查、

15、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1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0.1表表 1-1-3 任务任务 1-3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1-3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学时学时2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3)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 知识知识(1)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3)理解设计表达式符号含义。技能技能(1)会选取安全系数 K;(2)会计算截面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

16、(1)刻苦学习;(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等内容。教师讲解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等,对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进行案例分析。1.32决策决策确定内力计算位置与计算内容学生分组研讨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位置。0.13计划计划思考计算方法,制定计算过程。学生分组研讨计算方法,查阅规范,制定实施方案,教师点评。0.14实施实施学生做截面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计算训练学生分组计算常见钢

17、筋混凝土梁或板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计算值。0.3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训练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1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0.12.2 项目二教学活动实施计划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参考课时参考课时36 学时2-1 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设计26 学时2-2 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4 学时2-3 T 形截面梁板设计4 学时考核2 学时项目任务项目任务让学生学会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板,绘制与识读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图。教学教学内容内容(1)钢筋、混凝土;(2)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4)梁板构造知识;(5)单筋矩形截面

18、梁板受弯承载力计算;(6)单筋矩形截面梁受剪承载力计算;(7)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抗裂验算;(8)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裂缝宽度验算;(9)单筋矩形截面梁板变形验算;(10)梁板结构施工图;(11)双筋矩形截面梁的设计;(12)T 形截面梁板设计。知知识识(1)熟悉钢筋、混凝土的材料性能;(2)钢筋的锚固与连接;(2)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4)掌握梁板的构造知识;(5)理解梁的破坏过程及特征;(6)掌握单筋矩形截面梁板受弯承载力计算;(7)掌握单筋矩形截面梁受剪承载力计算;(8)理解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抗裂验算;(9)理解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裂缝宽度验算;(10)理解单筋矩形截面梁板变形验算;(11)梁

19、板结构施工图;(12)掌握双筋矩形截面梁的设计;(13)掌握 T 形截面梁板设计。技技能能(1)能熟练设计矩形截面梁;(2)能熟练设计矩形截面板;(3)能熟练设计 T 形截面梁板;(4)能熟练绘制梁板配筋图;(5)能熟练计算梁板钢筋用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态度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任务:教学任务:(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2)梁板构造知识及梁的破坏试验;(3)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单筋矩形截面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6)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施工图;(7

20、)钢筋混凝土梁板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8)双筋矩形截面梁的设计;(9)T 形截面梁板设计。教教学学任任务务与与实实施施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对常见水利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板进行设计。项目成果项目成果(1)作业;(2)设计计算书;(3)结构施工图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191-2008) 、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5077-1995)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 、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等。学生学生角色角色设计人员教师教师能力能力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具备独立完成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能力教师教师

21、数量数量专任教师 1 人兼职教师 1 人考核考核评价评价参考课程考核实施方案表表 2-2-1 任务任务 2-1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2-1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设计学时学时26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实训场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单筋矩形截面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5)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知识知识(1)掌握梁板的构造知识;(2)理解梁的正截面破坏过程及特征;(3)掌握受压区相对高度、配筋率的概念;(4)理解公式符号意义及公式

22、适用条件;(5)理解梁的斜截面破坏过程及特征;(6)理解弯矩抵抗图概念及画法;(7)掌握结构施工图内容;(8)掌握提高抗裂能力、减小裂缝宽度和变形措施。技能技能(1)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计算;(2)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斜截面受剪计算;(3)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抗裂验算;(4)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裂缝宽度验算;(5)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变形验算;(6)会绘制识读梁板结构施工图。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单筋矩形截面梁

23、板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梁板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教师讲解单筋矩形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梁板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知识及案例。152决策决策确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设计内容教师讲解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设计内容要求。学生制定设计方案。0.53计划计划制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设计内容与步骤。0.54实施实施学生做单筋矩形截面梁板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设计钢筋混凝土梁。8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训练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1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价。1表表 2-2 任务任务 2-2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

24、任务任务 2-2双筋矩形截面梁的设计学时学时4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双筋矩形截面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双筋矩形截面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知识知识(1)理解双筋矩形截面的适用范围;(2)理解受压钢筋的强度确定;(3)理解公式符号意义;(4)理解公式适用条件。技能技能(1)会进行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计算;(2)会进行双筋矩形截面梁斜截面受剪计算;(3)会进行双筋矩形截面梁抗裂验算;(4)会双筋矩形截面梁裂缝宽度验算;(5)会双筋矩形截面梁变形验算。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

25、)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教师讲解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知识及案例。1.52决策决策确定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内容教师讲解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内容要求。学生制定设计方案。0.33计划计划制定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内容与步骤。0.24实施实施学生做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设计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截面梁。1.5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训练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

26、查、教师检查。0.2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0.3表表 2-3 任务任务 2-3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2-3T 形截面梁板设计学时学时4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实训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T 形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T 形截面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T 形截面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知识知识(1)理解 T 形截面的概念;(2)掌握翼缘计算宽度计算方法;(3)掌握 T 形截面的分类与判别方法;(4)理解公式及公式适用条件。技能技能(1)会进行 T 形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计算;(2)会

27、进行 T 形截面梁板斜截面受剪计算;(3)会进行 T 形截面梁板抗裂验算;(4)会进行 T 形截面梁板裂缝宽度验算;(5)会进行 T 形截面梁板变形验算。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 T 形截面梁板正截面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方法教师讲解 T 形截面梁板设计知识及案例。1.52决策决策确定 T 形截面梁板设计内容教师讲解 T 形截面梁板设计内容要求。学生制定设计方案。0.33计划计划制定 T 形截

28、面梁板设计步骤学生制定 T 形截面梁板设计内容与步骤。0.24实施实施学生做 T 形截面梁板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设计钢筋混凝土 T 形截面梁。1.5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训练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2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0.32.3 项目三教学活动实施计划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钢筋混凝土柱设计参考课时参考课时20 学时3-1 轴心受压柱设计 2 学时3-2 偏心受压柱设计12 学时3-3 受拉构件设计4 学时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型工作任务考核2 学时项目任务项目任务让学生学会设计钢筋混凝土柱,识读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图。教学教学内容内容(1)柱的构造知识;

29、(2)轴心受压柱设计;(3)偏心受压非对称配筋柱设计;(4)偏心受压对称配筋柱设计;(5)轴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6)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7)柱的抗裂验算;(8)柱的裂缝宽度验算。知知识识(1)掌握柱的构造知识;(2)掌握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3)掌握偏心受压非对称配筋柱的承载力计算;(4)掌握偏心受压对称配筋柱的承载力计算;(5)掌握受拉构件的计算;(6)熟悉柱的抗裂验算;(7)熟悉柱的裂缝宽度验算;(8)掌握柱的配筋图绘制;(9)掌握柱内钢筋用量计算。技技能能(1)能熟练设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2)能熟练设计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3)能熟练设计受拉构件;(4)能熟练绘制柱

30、的配筋图;(5)能熟练计算柱的钢筋用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态度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任务教学任务(1)柱的截面尺寸拟定和材料选择; (2)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3)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 (4)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5)设计计算书的撰写; (6)柱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教教学学任任务务与与实实施施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对常见水利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设计。项目成果项目成果(1)作业;(2)设计计算书;(3)结构施工图。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学生学生角色角色设计人员教师教师能力能力

31、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具备独立完成钢筋混凝土柱设计能力教师教师数量数量专任教师 1 人兼职教师 1 人考核考核评价评价参考课程考核实施方案表表 3-1 任务任务 3-1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3-1轴心受压柱设计学时学时2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受压柱的构造知识;(2)轴心受压柱的破坏过程及特征;(3)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知识知识(1)掌握柱的构造知识;(2)理解短柱、长柱破坏过程及特征;(3)理解稳定系数的含义;(4)理解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符号含义。技能技能(1)会选择柱的截面尺寸与材料;(2)

32、会进行轴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3)会绘制柱的配筋图;(4)会计算柱内钢筋用量。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轴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方法教师讲解轴心受压柱构造与设计知识及案例。1.62决策决策确定轴心受压柱设计内容学生了解轴心受压柱设计内容要求,制定设计方案。0.23计划计划制定轴心受压柱设计步骤学生制定轴心受压柱设计内容与步骤。0.24实施实施学生做柱的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设计轴心受压柱。课外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训练成果学生

33、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课外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课外表表 3-2 任务任务 3-2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3-2偏心受压柱设计学时学时12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偏心受压柱的破坏过程及特征;(2)大偏心受压非对称配筋柱的承载力计算;(3)小偏心受压非对称配筋柱的承载力计算;(4)偏心受压对称配筋柱承载力计算;(5)钢筋混凝土柱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知识知识(1)理解偏心受压柱的破坏过程及特征;(2)掌握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界限;(3)理解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概念;(4)

34、掌握公式符号含义及其适用条件。技能技能(1)会进行大偏心受压非对称配筋柱设计;(2)会进行大偏心受压对称配筋柱设计;(3)会小偏心受压非对称配筋柱的设计;(4)会小偏心受压对称配筋柱的设计。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偏心受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教师讲解偏心受压非对称配筋柱、对称配筋柱设计知识及案例。52决策决策确定偏心受压柱设计内容学生了解轴心受压柱设计内容要求,制定设

35、计方案。0.23计划计划制定偏心受压柱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偏心受压柱设计内容与步骤。0.34实施实施学生做柱的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设计偏心受压柱。6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设计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5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2.0表表 3-3 任务任务 3-3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3-3受拉构件设计学时学时4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2)大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3)小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4)大、小偏心受拉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知识知

36、识(1)掌握受拉构件的分类;(2)理解受拉构件的构造规定;(3)掌握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符号含义及其适用条件。技能技能(1)会进行轴心受拉构件设计;(2)会进行小偏心受拉构件设计;(3)会进行大偏心受拉构件设计。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教师讲解受拉构件设计知识及案例。22决策决策确定受拉构件设计内容学生了解受拉构件设计内容要求,制定设计方案。0

37、.23计划计划制定受拉构件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受拉构件设计内容与步骤。0.34实施实施受拉构件的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设计偏心受拉构件。1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设计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2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0.32.4 项目四教学活动实施计划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肋形结构设计参考课时参考课时36 学时4-1 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 10 学时4-2 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8 学时4-3 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12 学时4-4 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4 学时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型工作任务考核2 学时项目任务项目任务让学生学会设计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识读钢筋混凝

38、土肋形结构的结构图。教学教学内容内容(1)多跨连续梁板计算简图的确定与内力计算;(2)多跨连续梁板内力包络图的绘制;(3)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与构造;(4)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与构造;(5)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与构造;(6)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与构造。知知识识(1)掌握计算跨度的计算方法;(2)理解折算荷载的概念;(3)理解最不利荷载布置原则;(4)理解内力包络图的概念;(5)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配筋构造;(6)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的配筋构造;(7)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的配筋构造;(8)理解双向板肋形结构配筋构造;(9)掌握肋形结构配筋图的绘制;(10)掌握肋形结构钢筋用量的计算

39、方法。技技能能(1)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2)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3)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4)会进行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5)会绘制肋形结构配筋图;(6)会计算肋形结构的钢筋用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态度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任务教学任务(1)肋形结构梁板尺寸拟定和材料选择; (2)计算跨度确定;(3)荷载计算; (4)内力计算;(5)配筋计算; (6)编制设计计算报告;(7)肋形结构配筋图的绘制; (8)编制钢筋表。教教学学任任务务与与实实施施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对某水利建筑工程的肋形结构进

40、行设计。项目成果项目成果(1)作业;(2)设计计算书;(3)结构施工图。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学生学生角色角色设计人员教师教师能力能力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的设计能力教师数教师数量量专任教师 1 人兼职教师 1 人考核考核评价评价参考课程考核实施方案表表 2-4-1 任务任务 4-1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4-1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学时学时10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计算简图的确定;(2)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内力

41、计算;(3)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配筋计算;(4)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案例;(5)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实训。知识知识(1)理解单向板的概念;(2)理解折算荷载的概念;(3)掌握最不利荷载布置原则;(4)掌握内力包络图的绘制;(5)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配筋构造。技能技能(1)会确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计算跨度;(2)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荷载计算;(3)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内力计算;(4)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配筋计算;(5)能绘制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配筋图;(6)会计算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钢筋用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

42、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基本知识与配筋构造及案例教师讲解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基本知识与配筋构造及案例。42决策决策确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内容学生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内容要求,制定设计方案。0.23计划计划制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内容与步骤。0.34实施实施学生做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4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设计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5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设计

43、成果进行评价。1表表 2-4-2 任务任务 4-2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4-2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学时学时8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设计实训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的设计要点;(2)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的配筋构造;(3)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案例;(4)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实训。知识知识(1)掌握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要点;(2)理解次梁的配筋构造规定。技能技能(1)会确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计算跨度;(2)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荷载计算;(3)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内力计算;(4)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

44、次梁配筋计算;(5)能绘制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配筋图;(6)会计算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钢筋用量。教学教学目标目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基本知识与配筋构造及案例教师讲解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基本知识与配筋构造及案例。32决策决策确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内容学生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内容,制定设计方案。0.23计划计划制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内容与步骤。0.34实施实施学

45、生做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次梁设计。3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设计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5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1表表 2-4-3 任务任务 4-3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4-3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学时学时12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的设计要点;(2)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的配筋构造;(3)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案例;(4)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实训。知识知识(1)掌握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要点;(2)

46、理解主梁的配筋构造。技能技能(1)会确定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计算跨度;(2)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荷载计算;(3)会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内力计算;(4)会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配筋计算;(5)能绘制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配筋图;(6)会计算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钢筋用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要点与配筋构造及案例教师讲解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要点与配筋构造及案例。42决策决策确定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

47、计内容学生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内容要求,制定设计方案。0.23计划计划制定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内容与步骤。0.34实施实施学生做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5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设计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5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2表表 2-4-4 任务任务 4-4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4-4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学时学时4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破坏过程

48、及特点;(2)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内力计算方法;(3)双向板的配筋构造;(4)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案例;(5)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实训。知识知识(1)掌握双向板的内力计算方法;(2)掌握双向板的配筋构造。技能技能(1)能进行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内力计算;(2)会进行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配筋计算;(3)会绘制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配筋图;(4)会计算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钢筋用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度态度(1)刻苦学习; (2)吃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学时学时分配分配1资讯资讯介绍双向板肋形结构的设计

49、与配筋构造及案例教师讲解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要点与配筋构造及案例。22决策决策确定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内容学生了解单向板肋形结构主梁设计内容要求,制定设计方案。0.23计划计划制定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步骤学生制定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内容与步骤。0.24实施实施学生做双向板肋形结构设计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双向板肋形结构板的设计。1.05检查检查检查学生设计成果学生组内检查、各组相互检查、教师检查。0.26评价评价评价学生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0.42.5 项目五教学活动实施计划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渡槽结构设计参考课时参考课时20 学时5-1 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 12 学时5-2 渡槽槽身纵向结

50、构设计6 学时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型工作任务考核2 学时项目任务项目任务让学生学会设计钢筋混凝土渡槽,识读钢筋混凝土渡槽的结构图。教学教学内容内容(1)渡槽槽身人行桥设计;(2)渡槽槽身侧墙设计;(3)渡槽槽身底板设计; (4)槽身纵向结构设计;(5)渡槽配筋图的绘制;(6)编制渡槽钢筋表。知知识识(1)掌握渡槽槽身人行桥设计要点;(2)掌握渡槽槽身侧墙设计要点;(3)掌握渡槽槽身底板设计要点;(4)掌握槽身纵向结构设计要点。技技能能(1)会进行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2)会进行槽身纵向结构设计;(3)会绘制渡槽配筋图;(4)会计算渡槽钢筋用量。教教学学目目标标态态度度(1)刻苦学习; (2)吃

51、苦耐劳;(3)科学严谨;(4)诚实守信;(5)团结协作。教学任务教学任务(1)渡槽槽身尺寸拟定和材料选择; (2)计算跨度确定;(3)荷载计算; (4)内力计算;(5)配筋计算; (6)编制设计计算报告;(7)渡槽结构配筋图的绘制; (8)编制渡槽钢筋表。教教学学任任务务与与实实施施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对常见渡槽进行结构设计。项目成果项目成果(1)作业;(2)设计计算书;(3)结构施工图。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学生学生角色角色设计人员教师教师能力能力具备熟练的工具书使用能力;具备独立完成渡槽结构的设计能力。教师教师数量数量专任教师 1 人兼职教师 1 人考核考核评价评价参考课程考核实施方案表表 2-5-1 任务任务 5-1 教学活动实施计划教学活动实施计划任务任务 5-1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学时学时12 学时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实训教室学生角色学生角色设计人员学习型学习型工作任务工作任务(1)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内容;(2)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设计案例;(3)渡槽槽身横向结构计算实训。知识知识(1)熟悉无拉杆矩形渡槽槽身尺寸构造;(2)熟悉无拉杆矩形渡槽槽身承受的荷载、内力;(3)熟悉无拉杆矩形渡槽槽身配筋构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