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_第1页
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_第2页
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_第3页
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_第4页
沪教版13完璧归赵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完璧归赵【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完璧归赵、完好无损、信以为真、奇珍异宝、理直气壮”这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蔺相如说的4句话。 3、学习抓住人物言行的方法复述“完璧归赵”的过程。 4、抓住“理直气壮”,联系上下文体会蔺相如智勇双全,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重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一 由“璧”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各种玉器图。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黄金有价,玉无价。纯晶通透、毫无瑕斑的玉在人们心里当中是无价之宝。 2 在众多的玉器中,有一种扁圆形中间有个小孔的玉器叫作“璧”,因为璧是玉的一种,所以它的下面有个“玉”字。(边说边板书)现在人们也用“璧”通称美玉。(

2、出示:美玉) 3 今天课文中提到的这块美玉就叫“和氏璧”,文中称它“奇珍异宝”。(出示,齐读) 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呢?原来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据传它在暗处会发光,冬暖夏凉,还能驱邪避虫。甚至有“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传闻,可见和氏璧是块人人都想得到的宝玉,所以当赵王得到和氏璧时欣喜若狂,把它当成赵国镇国之宝。 围绕这块玉,发生了这么一件事齐读:完璧归赵出示课题:完璧归赵 5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意思。 2、反馈。(1)生字词学习。(2)根据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完

3、好无损 )。问:主人公是谁? (3)指导读好“蔺相如”的名字。 (门里面不是佳,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 三、 整体读文,明确复述要求,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1 明确复述的要求。 完璧归赵是一个典故,也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这个故事,不仅要自己读懂,还要能讲给别人听,这就叫复述。要复述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可以根据课文描写的特点,抓住主人公蔺相如的言行,熟读、品味。 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课文中蔺相如说的话,然后轻声读一读,想想他是分别对谁说的? 2 交流,出示。指名读。 “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

4、指给您看。” “我看您并不像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注意停顿符号) “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因当斋戒五天。五天以后,我再把宝玉奉上。” 3、男、女生分读四句话。四、学习第一句,了解蔺相如到秦国去的原因。 1我们先来看,临行前,蔺相如是这样对赵王说的,他说(齐读句子) 2、“大王放心”,这是蔺相如对赵王说的第一句话,那么赵王究竟在担心什么呢?让我们来看课文13节(指名读)。3、交流。(对什么不放心?)4、试着读好这句话,要让人放心。5、指名读,评价6、生齐读。7、这是蔺相如在临行前对赵王

5、的(诺言,承诺,保证)五、学习后三句话,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 1 就这样蔺相如肩负着保护着镇国之宝和氏璧的重任来到秦国,按照约定献上宝玉。(板书:献) 2 学习第一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 过渡:这是蔺相如对秦王说的第一句话(指名读),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为什么要对秦王这样说?同桌读一读,讨论讨论。(1)一个字都不提起,这就是(板书:绝口不提),可见秦王毫无诚意。 (2)玉并没有瑕斑,这是蔺相如在找借口骗回宝玉。(3)要让秦王信以为真可不容易(板书:信以为真),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试着练一练。 3学习第二句,抓住“理直气壮”体会蔺相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气节。(勇敢) (1)接过和氏

6、璧的蔺相如是这样做,这样说的指名读第7节(2)你将蔺相如的动作读得很好,看看他都做了什么?(指导认识动词,师演示),可是蔺相如说得话你没有读好,来看看: (3)蔺相如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是(出示:理直气壮地说) (4)“理直气壮”的意思就是理由正确、充分,因而说话气势很盛。(师陈述蔺相如占的理)(和氏璧本来就是赵国的镇国之宝。) (5)(引读)道理全在蔺相如这边,理亏的是秦王,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生齐读前半句)(7)可是,强暴的秦王怎会如此善罢甘休,于是蔺相如紧接着说(齐读后半句),这是要摔玉啊!(板书:摔) (8)如果秦王继续逼他,派侍卫冲上去抢,我们相信蔺相如真的会把自己的(这句话很长,老

7、师来帮帮你们,注意停顿符号。) (9)还记得临行前蔺相如曾对赵王许下诺言吗,他说(齐读临行前的话) (10)蔺相如真的是要摔玉吗?(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保护和氏璧啊!)(11)(他看上去是要摔玉,实际上是要护玉。板书:护) 这个场面太震撼人心了,谁愿意再来读读这段话? 4 学习第三句话,抓住“斋戒”,体会缓兵之计。(机智) 过渡:蔺相如在大殿上就是用这样的气势,镇住了秦王。 秦王爱玉心切,他怕蔺相如摔坏宝玉,于是(指名读句)(板书:随手指点) ,从随手指点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是啊,蔺相如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他对秦王说道(出示第9节),生齐读。理解:斋戒。秦王答应斋戒5天,是不是表示他改变态度变

8、得很有诚心了呢?明知如此,那蔺相如为什么 还要秦王斋戒五天呢?生讨论,指导认识此为缓兵之计。 (5)引读第10、11节,秦王同意斋戒5天,蔺相如,过了五天,蔺相如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后来他冷静一想,.于是。五、借助板书,复述故事。1、引读今天,我们联系课文抓住蔺相如的语言读懂了完璧归赵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了当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上和氏璧之后,发现秦王,知道他没有换城的诚意,就找了借口对秦王说,秦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巧妙的要回宝玉后,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他的气势镇住了秦王,秦王怕他真的摔坏宝玉,就,这让蔺相如更清楚地看清秦王毫无换城的诚意,于是他有借口说。秦王同意了,蔺相如立即叫随从,从而将和氏璧。2、 复述课文,深化感悟。 蔺相如就是这样在秦国的大殿上,为了保护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他抓住秦王爱玉心切的心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秦王斗智斗勇,从而将赵国的镇国之宝这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现在你就是当时跟随蔺相如一同前往秦国的随从,请你把在大殿上看见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经过告诉赵国的人听。你可以借助黑板上的词语说说看,注意把蔺相如怎么做、怎么说得讲清楚。 3、 听了随从讲的故事,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4、 蔺相如在秦国大殿上和秦王斗智斗勇,他不畏强暴,誓死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