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_第1页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_第2页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_第3页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_第4页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3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二、除法的验算   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5玩具的总数送出

2、的数量=还剩的数量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书的总页数 ÷ 看的天数 =每天看的页数  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    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    

3、         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第二单元:认数一、认识整千数   1.千

4、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2.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数  位  顺  序  表  (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3.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1.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读数时,一

5、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2.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先把整百、整千数看作几个百、几个千再相加减,实际上也就是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转化成20以内的加减法。三、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最高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6、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第三单元:千克和克一、概念: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_千克_做单位。千克用字母_Kg表示,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_克做单位。克用字母_g_表示。(可以用天平测量。)净含量:是指包装袋(瓶)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二、千克和克的互化:1千克=1000克  三、重量的大小比较: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四、千克和克的简单应用一杯水的总重量 - 空杯的重量= 杯内水的重量    每袋面包的重量×面包的袋数=面

7、包的总重量第四单元:加和减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满十进1,再把得数加起来。2.检验结果是否正确,除了用再加一遍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估算进行检验。3.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结果再添相同个数的0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1不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再把结果加起来。2退位减法:应先从各位减起,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十位再和十位相减。3.需要退位的整千、整百数减整百数:将0前面的数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出得数,再添上相同个数的0。三、加减法各部分名称之间的关系被减数

8、差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    差 被减数减数   和 加数另一个加数     一个加数 和 另一个加数四、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思考方法:(1)从条件出发。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2)从问题出发,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看条件是否具备,如不具备,先求出间接条件,从而解决问题。2、数量关系式  桃子的总数量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的个数=每个篮子里桃子的个数鸭的数量×鸡是鸭的倍数=鸡的只数  &

9、#160;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或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多的数量    大汽车的数量+小汽车比大汽车多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      小汽车的数量+大汽车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甲的邮票数乙比甲少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      甲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一共的邮票数    上衣的价格裤子比上衣便宜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衣服的价格&#

10、160;   上午借书的本数+下午比上午多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      上午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一天一共借的本数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一、24时计时法的认识1、24时计时法,一昼夜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转了两圈,即24时,用24时表示钟面上的各个时刻。2、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相转化:普通记时法                24时记时法         &

11、#160;   凌晨1时     1时             早晨5时     5时             上午8时     8时中午12时  -  12时             下午

12、1时     13时             下午2时     14时              晚上6时    18时              晚上7时   

13、0;19时              晚上8时    20时              晚上9时    21时              深夜12时    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

14、时)普通计时法改写成24时计时法:先去掉关键词,中午12时前的时刻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要加上12时。24时计时法改写成普通计时法:先加关键词,中午12时前的时刻不变,超过12时的时刻要减去12时。二、求经过时间   1、结束的时刻 开始的时刻= 经过的时间 (或  到达的时刻 出发的时刻= 经过时间)开始的时刻 + 经过的时间 = 结束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开始的时刻  2、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不在同一天内,可以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求经过时间:先求出第一天经过的时间,再加上

15、第二天经过的时间。3、火车时刻表:表格中横着的两个时刻相减就是求火车在车站的停留时间;斜着的两个时刻相减就是求火车运行的经过时间。竖着的时刻不能相减。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一、特征: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二、周长: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和长方形的周长= 长×2 + 宽×2 =(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2 长 = 宽

16、      长方形的周长÷2 宽= 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三、拼和分的应用:1、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小棒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2、用几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重合的边越少,拼成的图形周长越长。把几个小正方形排一排,拼成的图形周长最长。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小。例:用4、6、8、9、10、12、1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3、把两个长都是

17、4厘米,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后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先画出简易图,再计算)4、将一个周长8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长方形。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三、操作题:1、在一个长方形里剪(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2、设计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共有(  )种,长和宽分别是                         

18、                                                                     

19、               。             3、李大爷靠墙用竹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地,菜地长20米,宽15米,李大爷至少要围多长的篱笆才行?                           第七单元 乘法一、三位

20、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和估算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4、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二、两步连乘的应用题:1、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2、一个来回=2次   一趟=2次   往返一次=2次3、(关于“大约)应用题:     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21、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八单元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面就不一样,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第九

22、单元 统计和可能性 一、统计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二)画条形统计图统计二、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2、  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 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人一定要喝水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3、可能性:(1)可能性相等(差不多)(2)可能性大或小:谁的数量多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大  (经常 、偶尔 、差不多)第

23、十单元  分数一、“平均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二、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分子相加、减。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如:1-file:/C:/Users/duanyong/AppData/Local/Temp/msohtm

24、lclip1/01/clip_image002.gif=file:/C:/Users/duanyong/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本册数学书上重点题:第一单元:1.第4页第5题。     2.第5页第4、5题。  3.第6页第6、7、8、题。     4.第8页第5题。    5.第10页第5、6题。    6.第11页第题。7.第12页第4、5题。 8.第13页第7、8、9题。 9.第1415页。第二单元:1.第18页,第7题。 2.第21页,第6、8题。  3.第22页,第11题。4.第25页,第5题。   5.第26页,第7、8题。   6.第27页,第1题。7.第28页,第5、7、8、9题。第三单元:(1)第34页 (2)第35页,第14题。 (3)第3637页,第1思考题。第四单元:(1)第40页,第5、6、7题。  (2)第42页,第3、5、6、7题。(3)第43页,第1题。 (4)第4445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