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下语文-回延安集体备课_第1页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下语文-回延安集体备课_第2页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下语文-回延安集体备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回延安集体备课主备人 参加人员 个人修改意见课题回延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教学重点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感受背景。写作背景:“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

2、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二、美读课文,体悟品味。(一)、听朗读之后,初读诗文:感知内容。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二)、学生自己再读课文,理解思路结构。(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3)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4)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5)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三)、读课文第一部分。学习如下内容。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对母亲延安的眷念夙愿已偿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登山凭眺,可纵观圣地全貌。 “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拟人欢迎场面的热烈第一部分、回延安:阔别10年后

3、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的兴奋和喜悦(四)、读课文第二部分。学习如下内容。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兴先从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委婉含蓄,寓意深远,文已尽而意有余。比兴手法养育之恩火热的战斗和学习的生活党的培育之恩对母亲延安的怀念和感激第二部分、忆延安: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五)、读课文第三部分。学习如下内容。选择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渲染气氛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欢聚一堂,共叙新旧岁月比喻、夸张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热烈第三部分、话延安:描绘与亲人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六)、读课文第四部分。学习如下内容。延安旧貌换新颜第四部分、看延安: 描绘了延安新貌,赞美10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七)、读课文第五部分。学习如下内容。从延安向全国扩展的大好的革命形势回顾延安历史,延安人民前赴后继,似滚滚延河水不断向前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念之情第五部分、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美好的明天三写法。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