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图施工图设计步骤和制图规范_第1页
建筑总图施工图设计步骤和制图规范_第2页
建筑总图施工图设计步骤和制图规范_第3页
建筑总图施工图设计步骤和制图规范_第4页
建筑总图施工图设计步骤和制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这些表可列在总平面布置图上。 3.总平面布置图 一、城市坐标网、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二、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化粪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定位的场地建筑坐标 (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室内标高及层数; 四、拆除旧建筑的范围边界、相邻单位的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性质、耐火等级及层数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等的控制点(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的场地建筑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和标高、坡向箭头、平曲线要素等; 六、指北针、风玫瑰; 七、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编号时,列“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编号

2、表 ; 八、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名称、城市坐标网与场地建筑坐标网 的相互关系、补充图例、施工图的设计依据等 4.竖向设计图 一、地形等高线和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 三、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四、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包括铁路专用线设计标高); 五、道路、铁路和明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的设计标高(道路在路面中、铁路在轨项、 阴沟在沟项和沟底)、纵坡度、纵坡距、纵坡向、平曲线要素、竖曲线半径、关键性坐标道 路注明单面坡或双面坡; 六、挡土墙、护坡或土坡等构筑物的坡顶和坡脚的设计标高。 七、用高

3、距0.10-0.50米的设计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起伏状况,或用坡向箭头表明设计地面坡向。 八、指北针;九、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高程系统的名称、补充图例等; 十、当工程简单,本图与总平面布置图可合并绘制如路网复杂时,可按上述有关技术条件等内 容,单独绘制道路平面图 5.土方工程图 一、地形等高线、原有的主要地形、地物; 二、场地建筑坐标网、坐标值;三、场地四界的城市坐标和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四、设计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 五、高距为0.25-1.00米的设计等高线 六、 20米x 20米或40米 X 40米方格网,各方格点的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填区和 挖区间的分界线、各方格

4、土方量、总土方量; 七、土方工程平衡表; 八、指北针; 九、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坐标和高程系统名称、弃土和取土地点、运距、施工 要求等; 十、本图亦可用其他方法表示,但应便于平整场地的施工 十一、场地不进行初平时可不出图,但在竖向设计图上须说明土方工程数量。如场地需进行机械或 人工初平时,须正式出图 6.管道综合图 一、绘出总平面布置图; 二、场地四界的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各管线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尺寸和管线的间距尺寸 四、场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及其城市和场地建筑坐标。 五、指北针; 六、当管线布置涉及范围少于三个设备专业时,在总平面布置蓝图上

5、绘制草图,不正式出图。如涉及 范围在三个或三个以上设备专业时,对干管干线进行平面综合,须正式出图;管线交叉密集的部 分地点,适当增加断面图,表明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之间以及合线之间的距离,并注明 管道及地沟等的设计标高。 七、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 7.绿化布置图 一、绘出总干面布置图; 二、场地四界的场地建筑坐标(或注尺寸) 三、植物种类及名称、行距和株距尺寸、群栽位置范围、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或地上管线的距离 尺寸、各类植物数量(列表或旁注); 四、建筑小品和美化构筑物的位置、场地建筑坐标(或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尺寸)、设计标高; 五、指北针; 六、如无绿化投资,可

6、在总平面布置图上示意,不单独出图。此时总平面布置图和竖向设计图须分别 绘制; 七、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图例、施工要求等。 8.详图 道路标准横断面、路面结构、混凝土路面分格、铁路路基标准横断面、小桥涵、挡土墙、护坡、建筑小品等详图。总图制图规范1 总则 为了统一总图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    1 手工制图;    2 计算机制图。 本标准适用于总图专业的下列工程制图:

7、0;   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各阶段的总图制图;    2 原有工程的总平面实测图;    3 总图的通用图、标准图。 总图制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2 一般规定2.1 图线 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中图线的有关规定选用。         总图制

8、图,应根据图纸功能,按表2.1.2规定的线型选用。2.3 计量单位 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如不以毫米为单位,应另加说明。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方位角(或方向角)和铁路、道路转向角的度数,宜注写到"秒",特殊情况,应另加说明。 铁路纵坡度宜以千分计,道路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2.4 坐标注法     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根据场地形状或布

9、局,可向左或右偏转,但不宜超过45°。总图中应绘制指北针或风玫瑰图(图2.4.1)。            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测量坐标网应画成交叉十字线,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建筑坐标网应画成网格通线,坐标代号宜 用"A、B"表示(图2.4.1)。坐标值为负数时,应注"-"号,为正数时,"+"号可省略。 总平面图上有测量和建筑两种坐标系统时,应在附注中注明两种坐标系统的换算公式。 表示建筑物、构

10、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 在一张图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用坐标定位时,较小的建筑物、构筑物也可用相对尺寸定位。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管线等应标注下列部位的坐标或定位尺寸:     1 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轴线(或外墙面)或其交点;    2 圆形建筑物、构筑物的中心;    3 皮带走廊的中线或其交点;    4 铁路道岔的理论中心,铁路、道路的中线或转折点; 

11、;   5 管线(包括管沟、管架或管桥)的中线或其交点;    6 挡土墙墙顶外边缘线或转折点。 坐标宜直接标注在图上,如图面无足够位置,也可列表标注。 在一张图上,如坐标数字的位数太多时,可将前面相同的位数省略,其省略位数应在附注中加以说明。 应以含有±0.00标高的平面作为总图平面。 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管沟等应按以下规定标注有关部位的标高:    1 建筑物室内地坪,标注建筑图

12、中±0.00处的标高,对不同高度的地坪,分别标注其标高(图2.5.2a)。    2 建筑物室外散水,标注建筑物四周转角或两对角的散水坡脚处的标高;    3 构筑物标注其有代表性的标高,并用文字注明标高所指的位置(图2.5.2b); 4 铁路标注轨顶标高;    5 道路标注路面中心交点及变坡点的标高;    6 挡土墙标注墙顶和墙趾标高,路堤、边坡标注坡顶和坡脚标高,排水沟标注沟顶和沟底标高; 

13、0;  7 场地平整标注其控制位置标高,铺砌场地标注其铺砌面标高。2.5.4 标高符号应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中"标高"一节的有关规定标注。2.6 名称和编号 总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应注写名称,名称宜直接标注在图上。当图样比例小或图面无足够位置时,也可编号列表编注在图内。当图形过小时,可标注在图形外侧附近处。 总图上的铁路线路、铁路道岔、铁路及道路曲线转折点等,均应进行编号。 铁路线路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站站线由站房向外顺序编号,正线用罗马字表示,站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14、;    2 厂内铁路按图面布置有次序地排列,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3 露天采矿场铁路按开采顺序编号,干线用罗马字表示,支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铁路道岔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道岔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2 车站道岔由站外向站内顺序编号,一端为奇数,另一端为偶数。当编里程时,里程来向端为奇数,里程去向端为偶数。不编里程时,左端为奇数,右端为偶数。 道路编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厂矿道路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圆圈(如、)顺序编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