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的课程设计_第1页
奥美拉唑的课程设计_第2页
奥美拉唑的课程设计_第3页
奥美拉唑的课程设计_第4页
奥美拉唑的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绥化学院奥美拉唑的合成路线设计学生姓名:专 业:制药工程年 级:2013级1班指导教师: 苏适 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的题目:奥美拉唑工艺合成设计一、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熟悉化学合成药物生产工艺原理、工艺路线的设计、选择和革新。根据原辅材料的来源情况和技术设备条件,从工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的设计和选择工艺路线并掌握中试放大的生产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 了解选择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药理作用;(2) 熟悉药物的结构特性;(3) 设计药物的不同合成路线(使用化学制图软件设计绘制);(4) 对不同药物合成路线进行选择和

2、评价;(5) 掌握药物合成路线的分析的方法。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理化性质;工艺合成路线选择、奥美拉唑的合成原理。1 概述 1.1药物名称和结构式中文名称:奥美拉唑(omeprazole),又名洛赛克或亚砜咪唑,安胃哌唑,奥美拉唑,甲氧磺唑,沃必唑,渥米哌唑等英文名称:Antra、Aoxikang、Audazol、H-168/68、Logastric、Losec、Mepral、Miol、Mopral、Moprial、Norpramin、Omapren、Omepral、Omeprazen、Omeprazolum、Parizac、Prilosec、Z

3、oltum化学名称: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结构式:1.2 理化性质 纯净的奥美拉唑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溶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几乎不溶于乙腈和乙酸乙酯,熔点为147150。奥美拉唑呈弱碱性,在pH值=79的条件下化学稳定性好。 1.3 药理作用药效学 本药为具有脂溶性的质子泵抑制药,呈弱碱性,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质内的管状泡上(即胃壁细胞质子泵所在部位),并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然后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的巯基呈不可逆结合,生成亚磺酰胺与质子泵(H+-K+ATP酶)的复合物

4、,从而抑制该酶活性,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腔中,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胃液中的胃酸量大为减少。实验证明,本药对基础胃酸分泌和由组胺、五肽胃泌素及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对H2受体阻断药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引起的胃酸分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本药对质子泵的抑制作用具有不可逆性,故本药的抑酸作用时间长,只有待新的质子泵形成后,才能恢复其泌酸作用。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本药,其抗酸作用可维持24小时;多次口服(1周)可使基础胃酸和五肽胃泌素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70%-80%。随着胃酸分泌量的明显下降,胃内pH值迅速升高,一般停药后3-4天胃酸分泌可恢复到原

5、有水平。 同时,本药对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药对阿司匹林、乙醇及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体外试验证明本药有抗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体内试验证明本药能增强抗生素对Hp的根除率。 本药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优于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明显高于现有的H2受体拮抗药,对用H2受体拮抗药和其它抗溃疡药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仍有效,且复发率较低。与雷尼替丁的临床对照实验表明,本药对胃灼热和疼痛的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前者。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双盲实验亦表明,本药减轻胃液对食管粘膜的损伤作用比雷尼替丁更强,疗效更好。药动学 本药口服经小肠迅速吸收,1小时内起效,食

6、物可延迟其吸收,但不影响吸收总量。单次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约为35%,反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可达60%。本药口服后0.5-7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达峰浓度为0.22-1.16mg/L,曲线下面积(AUC)为0.39-2.78(mgh)/L。吸收入血后主要和血浆蛋白结合,其结合率为95%-96%。本药可分布到肝、肾、胃、十二指肠、甲状腺等组织,达平衡后分布容积为0.19-0.48L/kg,与细胞外液相当。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但易透过胎盘。本药在体内完全被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催化而迅速氧化代谢,至少有6种代谢产物,主要有5-羟奥美拉唑、奥美拉唑砜和少量奥美拉唑硫醚。约有72%-80%的代

7、谢物经肾脏排泄,另有18%-23%的代谢物经药单次或多次给药,其氧化代谢均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某些个体对药物的羟化代谢能力低下或有缺陷,使原形药物消除缓慢,消除半衰期延长,AUC明显增加。2 研究进展奥美拉唑是瑞典ASTRA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一代苯并咪唑类质子泵拮抗剂,于1988年上市,到1992年已有6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和使用, 19982000年连续三年列全球畅销药物的第一名, 2002年其销售额为52亿美元。奥美拉唑用于治疗消化性胃溃疡和返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强,作用时间长达48h。与法莫替丁比较,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大出血方面,OPZ与大剂量法莫替丁疗效都为

8、100%,两者均可应用;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治疗的有效率又优于法莫替丁。3 合成路线与选择(1)奥美拉唑(1)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结构上可以分为苯并咪唑和取代吡啶两部分,亚磺酰基由硫醚氧化而成,可在最后一步反应中进行。根据连接苯并咪唑和取代吡啶两部分的甲硫基构建方式的不同,有以下四种合成途径。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6)与 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 反应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 (6)与 2-氟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 缩合形成硫醚键,再经氧化反应生成亚磺酰基,得到奥美拉唑。 这条路线的核心问题是合成5-甲氧

9、基-1H-苯并咪唑-2-硫醇(6)与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两个关键中间体。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的合成以对氨基苯甲醚(9)为原料,经氨基保护和硝化生成4-甲氧基-2-硝基乙酰苯胺(10),脱保护得到4-甲氧基-2-硝基苯胺(11),再用SnCl2/HCL、Fe/HCL法或催化氢化等方法还原硝基,生成4-甲氧基苯二胺(12)。形成咪唑环的三种方法如下: 4-甲氧基苯二胺(12)在CS2KOHC2H5OH条件下成咪唑环,或者4-甲氧基苯二胺(12),不经分离,直接与乙氧基黄原酸钾作用制得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6)。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成熟

10、,是国内厂家生产奥美拉唑(1)采用的方法。 4-甲氧基-2硝基苯胺(11)与在ZnHCLCS2作用,在5055条件下反应四个小时,硝基还原和环化一勺烩得到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收率为94。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氨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13)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然后加热回流环合,生成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6),两步反应收率可达65。由于异硫氰酸烯丙酯或异硫氰酸苯酯来源困难,大量制备受到限制。 3.2 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的合成 以2,3,5-三甲基吡啶(14) 为原料工业上采用此路线生产奥美拉唑 以3,5-二甲

11、基吡啶(15) 为起始原料此路线与路线相似,在2,3,5-三甲基吡啶(14)的来源得到解决后,逐渐被路线代替。4 奥美拉唑的合成 4.1 路线一5-甲氧基-1H-苯并咪唑-2-硫醇(6)与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7)在碱性条件下,发生Williams反应,生成硫醚(8)。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和高碘酸钠是将硫醚氧化成亚砜的常用试剂,该步反应收率在70%以上。此路线具有合成路线短,收率高的特点,是国内厂家生产奥美拉唑(1)采用的路线。4.2 路线二2氯-5-甲氧基-1H-苯并咪唑与3,5-二甲基-4-甲氧基-2-吡啶甲硫醇反应与路线一相似,但是两种原料来源困难,合成难度大,文献资料少,实用价值不大。 4.3 路线三4-甲氧基邻苯二胺和2-(3,5-二甲基-4-甲氧基-2-吡啶基)甲硫基甲酸反应。缺点:(23)合成路线长,制备困难,使整个路线较长,后处理麻烦,总收率低于路线一。4.4 路线四5-甲氧基-2-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碱金属盐与1,4-二甲氧基-3,5-二甲基吡啶鎓盐反应。不使用制备困难的2-卤代吡啶,但是碱金属盐(25)要求在低温下进行制备,丁基锂价格昂贵而且遇水和空气分解,反应条件要求苛刻。5总结经过近一周的课程设计,从开始的搜集文献资料,到最后的工艺文档形成。时间虽短,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