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提取信息)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2(品词析句)下面选项中,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此处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B.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此处运用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品词析句)“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_,这里
2、借指_。4(整体感知)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乱时期收到家书时的喜悦之情。2. 阅读与理解。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镜子 照 仔细看;审察 可以
3、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1)水清可鉴( ) 铜鉴( )引以为鉴( ) 鉴别( )活:生存,有生命 在活的状态下 活动,灵活 生动活泼;不死板 工作 产品(2)活捉( ) 活水( ) 活跃( )重活( ) 活人(
4、; ) 出活儿(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_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_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_3. 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季节)的雨。2诗中描写“雨前”
5、的诗句是“_ ”;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 ”;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A.和风细雨 B.毛毛细雨 C.连绵阴雨 D.疾风骤雨4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 四个字和“_ ”三个字给出了答案。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突出写了一个“喜”字,表现了听闻捷报后欣喜、激
6、动的感情。B.“满”字描绘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样子,情感真实、感人。C.“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天,春天的景象是明丽的,正好与“喜”的心境相匹配D.“下”说明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向”则表明从“洛阳”到“襄阳”走的是陆路。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3解释字词的含义: 涕泪:_ 却看:_ 漫:_。4本诗表达了作者_的心情。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6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_。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诗人“涕泪”是因为_。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
7、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的心境。5. 课外阅读。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催:催促欢饮的意思。沙场:指战场。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
8、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6. 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采薇(节选)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_。行道迟迟,_。我心伤悲,_。1将诗句补充完整。2理解词语的意思。(1)依依:_。(2)霏霏:_。(3)昔:_。(4)迟迟:_。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
9、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
10、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7. 读诗词完成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黑云/翻墨/未遮山B. 白雨
11、/跳珠/乱/入船C. 卷地风/来忽/吹散D. 望胡/楼下/水/如天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B.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C. 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D. 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A. 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B. 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C. 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D. 望湖楼下水如天:
12、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8. 阅读短文。 十五夜望月中庭 / 地白 / 树栖(x q)鸦 ,冷露无声 / 湿桂花。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望 ,不知 / 秋思/ 落谁家。1字正腔圆读古诗。(将错误的读音画去)2“十五夜”指的是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的习俗。3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_4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天的景物。5“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
13、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9. 课内古诗。江南春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就体裁而言,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_。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了寥寥七个字形象地勾勒出了江南的无限风光。B.第二句描写更加别致,用七个名词构织了一幅江南美景。C.第三、四句描写了烟雨中的寺院楼台,给人一种神秘美。D.这首诗以疑问作结,表达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叹和向往。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城南宋曾巩雨
14、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释)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1与城南一样,都属于七言绝句的是( )A.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B.春晓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根据意思写诗句。一番风雨使昔日艳丽的桃花和李花零落殆尽,而春草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青翠欲滴,显得更加齐整。_3理解诗句,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古诗前两句描绘的是雨中的景色,后两句描绘的是雨后的景色。(_)(2)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猛。(_)(3)第三、
15、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暴雨过后零落殆尽的桃李与翠绿齐整的青草进行对比,暗示了桃花、李花虽艳丽但生命力却很弱,青草虽很朴素但生命力顽强的哲理。(_)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些描写青草的诗句?请写一写。_11. 读古诗,做习题。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之情。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泊:_ 数重:_绿:_ 还:_3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 B.京口 C.钟山4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_5写出第三、四
16、句诗的意思。_6一个“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江南春色,你能把“绿”写具体吗?_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的现象,第2句描绘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4这首诗的作者是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13. 古诗词赏析。中华少年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1这一小节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主要在赞美_。2这一小节提到的地域名称有:_、_、_、_;提到的精神有:_、_、_、_。3中华少年是一首_诗,全诗共分_小节。课文选取了_、_、_、_四地的少年,代表中华少年。4按要求写句子。比喻句:_拟人句:_。14. 古诗乐园。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支付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挑战与机遇考核试卷
- 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升与改进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高级数据传输故障排查考核试卷
- 环保型建筑保温材料的添加剂研究考核试卷
- 精加工财务管理规范化考核试卷
- 生物信息数据库共建共享协议
- 钢铁生产工艺保密补充合同
- 网络直播混音台租赁与音效设计制作合同
- 影视音乐制作公司技术秘密保密及竞业禁止合同
- 网红烧烤品牌授权代理合作协议及品牌营销推广支持合同
-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变压器损耗对照表
- 2025版电动车充电站投资合作合同范本2篇
- 医院水电维护与管理方案
- 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 2025年中国社区团购行业发展环境、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云肩完整版本
- 【MOOC】三维建模基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3年高考真题-政治(福建卷) 含解析
- 上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