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_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
2、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_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绝”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请将对应意义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断绝 B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D气息中止,死亡 E独一无二的,
3、没有人能赶上的斩尽杀绝(_)悲痛欲绝(_)破琴绝弦(_)超群绝技(_)2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少 选 之 间 而 志 在 流 水,钟 子 期 又 曰:“善 哉 乎 鼓 琴,汤 汤 乎 若 流 水 。”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人们通常用“_”这一成语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3. 小古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读小古文完成填空。人物观点现象依据一儿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_远者小而近者大一儿_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_两小儿分别从两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儿以_的角度,一儿则以_的角度。两小儿“辩日”有理有据,可见他们是_的孩子。2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呢?写一写。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笑曰:_。3文言文篇幅短小,事中见理。我们六年级学过的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_的道理;学弈则告诉我们_的道理。4. 小古文阅读,完成小题。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
5、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日:“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自障叶:遮蔽自己的树叶。不:同“否”。 绐(di):哄骗。嘿:同“默”。赍(j):携带。1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执叶伺蝉(s,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就)B.扫取数斗归(sh, 好几) 不能复分别(bin,辨别)C.乃厌倦不堪(k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ng,总是)D.吏遂缚诣县(f,
6、绑)(zh,到去)2借助注释,翻译句子。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_对面取人物。_3“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_5. 文言文阅读。1杨震“四知”杨震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治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字词解释:迁:_之:_举:_ 谒见:_ 遗:_知:_何谓:_公:_或:_治:_2公孙仪不受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
7、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字词解释:相:_嗜:_谏:_唯:_色:_ 枉:_给:_3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字词解释:或:_诸:_弗:_ 尔:_ 与:_4拷打羊皮露真相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
8、ji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xi,惠曰:“知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字词解释:负:_薪:_释:_且:_藉:_ 未果:_ 讼:_咸:_遣:_6. 阅读材料。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曰:非然也。1背诵课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2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恰当的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惟弈/秋之为听C.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3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通国:_ 善:_
9、 援:_弗若:_ 之:_ 然:_4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句子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5学完这篇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这学期在家上网课的经历写写你的体会。_7. 阅读理解。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逐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桀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释)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亟:突然。犯:遭遇。柁:同“舵”。1文中提到两个人,分别是( )A.楚人和惟舟师B.楚人和谢舟师C.楚人和遽谢舟师D.楚人和舟师2“楚人有习操舟者”中“习”字的意
10、思是( )A.温习B.学习C.练习D.习惯3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另外三句的是( )A.惟舟师之是听B.小试洲渚之间C.逐以为尽操舟之术D.岂非前日之幸乎4“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A.所以这今天的危急,并非前面的幸运造成的。B.所以今天遇到的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小试身手的地方吗?C.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侥幸得意所造成的吗?D.然而今天遇到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小试身手的地方吗?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8. 课内文段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
11、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_。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两小儿辩日:_ 日始出:_ 日中时:_3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观点与理由:人物观点理由第一个孩子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第二个孩子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12、乎?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C.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9. 快乐阅读。外科医(明)江盈科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注释)裨将:副将。矢:箭。膜内:肌肉内。延使治:请他来治疗。请谢:请求给予酬劳。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头留在肌肉里面这才是最急需治疗的。亟,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自称善外科(_)(
13、2)延使治(_)(3)不意并责我(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_3文中体现他爱钱的一句是:_10. 阅读理解。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之山:山名。郭璞注曰在上党郡长子县。今属山西省。柘(zh)木:常绿灌木,叶可饲蚕。自詨(xio):自叫其名。詨,叫。堙(yn):堵塞。1本文与夸父逐日均选自_,是一篇神话传说。2选择下列“其”字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代词,指精卫。B代词,代指山。(1)其上多柘木。(_) (2
14、)其状如乌。(_)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5精卫为什么要填海?这则神话有什么意义?_6有人说,“精卫”是永远也无法填平东海的,“夸父”也无法赶上太阳,你怎么看?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观点。_11. 文言文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加点
15、的字(1)日初出沧沧凉凉(_)(2)孔子不能决也(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句话朗读时的停顿完全正确。(_)(2)“孰为汝多知乎?”本句采用反问的形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_)(3)本文选自列子汤问,主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_)3下列名言警句中,最能表明孔子在本文中的态度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 文言文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16、,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C.不亦惑乎(糊涂)D.求剑若此(像)2翻译下面的句子。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_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3. 文言文阅读。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 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管理
-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护理
- 大班幼儿报警安全教育教案
- 生产运营管理:产品与服务设计
- 小儿结节性脂膜炎的临床护理
- 爆炸的急救护理
- 护理安全用药指导
-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幼儿园
- 小儿尼曼-皮克病的临床护理
- 新生儿待产护理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备考题库
- 2025保密在线教育培训题库(含答案)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4年河南郑州航空港投资集团招聘真题
- 2024年宝应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2025至2030中国数据标注行业创新现状及投融资风险研究报告
- 中汽研X华为 2024年自动驾驶安全模型研究-2025-04-自动驾驶
- 社会规则核心是分配:-上层按权分配-中层按资分配-下层按劳分配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综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清真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