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越西有独居男子,编木为庐,力耕以食。久之,菽粟盐酪,俱无仰于人,家有群鼠,夜则鸣啮至旦。男子积憾之。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故恼之目不能瞑,男子曰:“此阴类”患物。何暴之甚!”遂持火四焚之。鼠死庐亦毁,次日酒解,怅然无所归。注释菽,豆类,酪;奶制品。累累然:络绎不绝的样子。阴类:指夜间活动的动物。1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哪一项正确?(  )A.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B.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C.一日酒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D.一日酒

2、醉/归始就枕鼠百态/恼之/目不能瞑2对“越西独居男子”这一人物的推断,下列哪一项是最合理的? (  )A.勤劳能干 B.聪明智慧C.嗜酒如命 D.仇视社会3以上文为材料,可以用来论说下列那个话题? (  )A.谈“学习” B.谈“诚信”C.说“福祸” D.说“理智”2. 阅读王戎中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王戎中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甲,诸儿竞走四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琅伢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

3、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诸:一些,这些。折枝:压弯枝条。竞走:争着跑过去。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C.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2“取之,信然”的意思是(    )A.王戎果然是守信用的。 B.一定要把李子摘下来。C.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3多读两遍,想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再简要回答。_3.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4、,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 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 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故:_去人近:_及日中:_2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来。 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3两小孩辩斗的原因。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原因是:_。一儿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原因是:_。4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知识: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

5、中午的大,这是视觉的_。造成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的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_射大地,中午太阳_射大地。4. 阅读,完成练习。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 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1在下列语段的正确停顿处用/断开。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欲:_乃:_误:_或:_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四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四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田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

6、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1解释加点的字。我欲之楚(_)   将奚为北面(_)2“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_。3成语“_”出自本文,比喻 _。6.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1)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2)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释)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  因:于是;就。  辍已:指自己停&

7、#160;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 左右:在身边。 所以:缘故。1解释下列语句中带点词的意思。(1)尝应人请_   (2)有欲炙之色_(3)同坐嗤之_   (4)乃受炙人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3读了短文,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7. 阅读理解。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曰:名叫。缁(z):黑色。向者:刚才。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8、。(1)衣(_)素衣而出   (2)衣缁衣而反(_)2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迎而吠之 B.将扑之 C.一人虽听之 D.无稽之谈3联系短文,写一写下面句子的意思。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_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8.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 楚人涉江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

9、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涉: 者: 其: 自: 坠:  于: 遽: 契:   是:2写出句子的意思:遽(jù)契(qì)其舟:_不亦惑乎!:_3故事说明了_的道理。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

10、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_ 方:_   欲:_2翻译下列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_4李白对老婆婆的态度是刚开始(_),后来(_)。10. 阅读理解。终身食鱼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昔者(   )(2)有馈鱼于郑相者(   )(3)嗜鱼( )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

11、现代汉语。子嗜鱼,何故不受?_3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11. 文言文阅读。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注智:通“知”,知识。致:送来。访:询问。咸:都。理:办法,道理。校:通“较”,比较。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1借助注释,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据提示填空。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_。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了刻舟求剑这则富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1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和“曹冲称象”比较,就解诀问题的角度来看,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_12. 小古文阅读。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为:给。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伏:低头。故:从前。耳:耳朵听。鸣:指牛“哞哞”的叫声,作名词。掉:摇摆。奋:竖起。蹀躞(dié xiè):小步走。1解释:为牛:_    食如故:_ 掉尾:_

13、60;   奋耳:_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_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13. 文言文阅读。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1在横线上按原文填空。2写出加点字的意思。伯牙鼓琴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巍巍乎若太山_3本文选自_,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钟子期的传说,如:_。4短文最后一句的意思是:_,我从中体会到了_。14.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桩。颈:脖颈,就是脖子。耒(l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政:政策。治:管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   走: _  (2)因释其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