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冀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1页
小学三年级冀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2页
小学三年级冀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3页
小学三年级冀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冀教版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必考题型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画亦奇。_,_。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字词。潋滟:空蒙:奇:相宜: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写的,诗中描绘了的美景,作者在诗中把比作,所以人们也常把西湖比作。4诗中“水光激滟”,借近景展示西湖的;“山色空蒙”托远景表现西湖。后两句借的淡妆浓抹比喻西湖的。5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2. 古诗阅读。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释)春兴:因春天的景物触发的感情。阴阴:形容杨柳翠绿茂盛。1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_。2这首诗的

2、前两句描写了、等景物。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B.这首诗只是通过写作者看到的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C.这首诗集春景、相思、归梦于一身,整首诗内容协调,构思巧妙。3.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将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著名诗人_。4. 根据望洞庭完成以下练习1默写古诗望洞庭。_,_。_,_。2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意思。(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_3写出诗人运用比喻的诗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_5. 阅读古诗并答题。元日

3、_一岁除,_入屠苏。_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补全古诗。2元日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即农历_月_。3我会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1)一岁除(_)A.去掉B.过去(2)曈曈日(_)A.初升的太阳B.太阳正当日头4诗中写了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红日高照,渲染了一种_的节日气氛。5“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更贴春联,请你摘抄一副对联,表达对新年的祝愿。_6. 诗歌鉴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_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_之情。2第一句中的“僵”和“卧”对表现陆

4、游的爱国之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_3自然界的“风雨大作”之声和陆游的“铁马冰河”之梦有什么关系?_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5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_)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

5、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7. 古诗阅读。所见,。,。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有人把这首诗编成了小故事,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来排一排。()欢快的歌声响遍了整个森林。()于是他就闭上了嘴巴,轻轻地站在树下。()一天,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走在树林里。()忽然,他听见蝉“知了知了”的叫声。8. 课内阅读。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诗歌以_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_,“_”“_”二字突出了诗人强烈的感觉。3后两句

6、中动词“_”写出了燕子的繁忙;“_”写出了鸳鸯的闲适。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中的“佳节”是指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节。(2)诗中用于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逢年过节便会深深地思念故乡亲人的千古名句是:“,。”(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了和的节日习俗。(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的思念之情。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

7、是指_;“促织”是指_。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老大:年纪大了。乡音:家乡的口音。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1结合注释,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少(shosho) 相(xinxin)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_12. 阅读后回答。绝 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

8、,吹面不寒杨柳风。1写出诗中下列字的读音。系( ) 藜( ) 沾( )2试着用现代文写出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色。_3从前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描写了作者( )时的所见所闻。A.春日赏花B.夏日淋雨C.春日远足D.夏日游园4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领略到了一个( )的春天(双选)。A.草长莺飞B.生机勃勃C.色彩缤纷D.花红柳绿小 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1)惜:(_)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2)尖尖角:(_)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2诗中描写到了

9、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没有描写到哪些景物?在后面的括号里画“”。泉水( ) 柳枝( ) 树荫( ) 荷叶( ) 荷花( ) 蝴蝶( ) 蜻蜓( )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3. 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雨后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起多高。他喊:“妹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1文中画横线的“泥裤子”指的是( )A.妹妹B.妹妹的裤子C.哥哥D.哥哥的裤子2为什么哥哥摔跤后觉得兴奋和骄傲?( )A.因为哥哥不怕疼。B.因为哥哥是故意摔倒的。C.因为哥哥是为了提醒妹妹小心而摔倒的,同时自己也觉得很有趣。3小妹妹是怎样走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_4读了诗歌后,文中的小朋友带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