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1页
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2页
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3页
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文言文阅读。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注释)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1解释加点的字。(1)天雨,解素衣。_(2)岂能无怪哉?_2翻译下面的句子。(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_(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_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A.出去

2、时穿什么衣服,回来时还要穿什么衣服。B.杨布家的狗和主人不亲密,主人换件衣服它就不认识主人了。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欲:履:度:遂:2下列对“至之市,而忘操之”这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集市,忘记了操练B.到了集市,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C.到了集市,把尺码丢在集市了D.到了集市,才发现尺码3下列对“

3、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试试鞋呢?B.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C.这是别人对郑人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4从“宁信度,无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郑人_。3. 快乐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在文中“_”上填入原文内容。2本文选自_这本书。3写出下列字的意思。诣:_   乃:_  示:_4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为设果,果有杨梅。_(2)父不在,乃呼儿出。_5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_4.

4、 按课文内容填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陷。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鬻:_   誉:_   坚:_   陷:_利:_   或:_ 以:_   何如:_ 弗 :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吧。_3你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人呢?_、_、_4这是一篇文言文的_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_的人,夸张_,他说的

5、话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5. 阅读回答问题。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中书:即中书省。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 当时的文学家。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水底日为天上日   (_)   (2)因请其对 (_)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_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

6、文学家吗?_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 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上联:轻风_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6.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称赞)之曰B.吾矛之利(好处)C.于物无不陷(穿透)也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4如果你是这个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7. 阅读理解。&

7、#160;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hng  cng)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shú  sú)为汝多知乎!”注释:盂:古代的圆口器皿。汤:热水。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2照样子写词语。例:大如车盖   泪如泉涌  _   _   _3选择带线词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8、160; (1)两小儿辩日  有口才(   )   辩论(   )  (2)日始出时去人近  距离(   )   失去(   )4用“_”画出文中的反问句。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问其故。  _(2)孔子不能决也。  _(3)孰为汝多知乎!  _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9、。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围观者质问卖者这句话之前,心里的想法是_。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与盾?_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9.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

10、正确的一项是()。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B.其人弗能应也(楚人)。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_10. 小古文阅读。陈晋之读书法读书惟在牢记,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云。(注释)本文选自扪虱新话,题目为编者自拟。陈晋之:人名。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

11、思。癖:毛病。陈贤:对陈晋之的美称。良为得法:甚得读书之道。云:语气词。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画一处)所 谓 日 计 不 足 岁 计 有 余 者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岁计有余者   岁:_(2)然旋读旋忘   旋:_3翻译下面的句子。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_4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是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陈晋之“良为得法”的。_5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_11. 课内阅读。子曰:“温_而知_,可以为师矣。”子曰:“见_思齐焉,见不贤而内_也。”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所填的词语,把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3说说这两句话的意

12、思。_12. 古文阅读。赵普读书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hé)户启箧(qiè)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hn),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注释)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阖户:关门。箧:小箱子。竟日:整天。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则:乃,就是。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释)谓:告诉。当涂:当道,当权。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粗略地阅读。士:读书人。1(理解词语)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普少习吏事(_) (2)及为相(_)(3)家人发箧视之(_) (4)肃遂拜蒙母(_)2(合理选择)下列加点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自以为大有所益C.跪而拾之以归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体会含义)翻译下列句子。(1)太祖常劝以读书。_(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14、士邪!_4(比较辨别)仔细研读两则文言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1)_(2)_13. 古文阅读。短文(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5、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注释)将:将要。 闻:听说。 左右:身边的人。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缚:捆绑。坐:犯罪。赐:赏赐,给予。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得无:莫非。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短文(二)晏子使楚(节选)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6、?”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

17、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1我读完上面两篇短文共用了_分钟,我了解到文段(一)晏子使楚是_文,我一眼看到文段(二)晏子使楚的内容是:_2对比阅读两篇短文,我发现短文(一)和短文(二)讲到了相同的内容:楚王当着晏子的面_。在短文(一)中晏子用“_,_”类比,不卑不亢,既保全了楚王的面子,又维护了国家尊严。短文(二)中“_”这句话和短文(一)中的类比意思一样。3读完两篇短文,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阴险狡诈 B.能言善辩 C.勇敢大胆 D.不畏强权14. 课内阅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