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诗句,完成练习。美丽江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_。南朝四百八十寺,_。1补充诗句。2这首诗第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填序号)3第句从_觉、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4“_”和“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5第句的描写角度是_,第句的描写角度是_。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2.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

2、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第一句诗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3. 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

3、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2诗句的意思是_3诗句赞美竹子_的精神品格。A.无私奉献B.坚韧顽强C.硬骨头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_,飞入菜花无处寻。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3“急走”的意思是_。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5. 课内阅读。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

4、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第三、四句写_,_则是转折。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_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_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_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万重山”与“一日还”突出了诗人回家时的(_)心情。2李白的诗擅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与本诗中的哪一句同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_7. 诗歌阅读。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

5、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相对:互相争比。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指太阳偏西。(1)填空。A这首诗用“”描写山的险峻,用“”描写山的秀美。B这首诗用“”描写水的湍急,用“”描写一叶孤舟。(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8. 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1)好雨知时节

6、A. ho() B. ho()(2)花重锦官城 A. chng ( ) B. zhng()2解释下列字词。乃:_ 发生:_潜:_ 润物:_3翻译下列诗句。(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_4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_5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_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1)等闲:_(2)浑:_(3)清白:_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1)“

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和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3石灰吟是一首()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的高尚情操。10. 先补全诗句,再作答。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_。_,两山排闼送青来。1填空。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_3“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

8、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4诗中写景从_写到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5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_11. 阅读练习。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啼:风:意思:(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著有。12. 课内阅读。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庭院的墙

9、壁上的。(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书: 茅檐:无苔:成畦:排闼:(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C.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3. 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2这是一首()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