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成都模式”研究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及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成都模式”研究【内容摘要】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具有二元的性质,即现代城市部门和乡村农业部门并存,并由此形成了二元经济理论,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而研究二元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以成都为样本,对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城乡一体化;成都模式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回顾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文章,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刘易
2、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技术可以分成使用资本的技术(由现代工业部门采用)和不使用资本的技术( 由传统的农业手工业部门采用)。第二,刘易斯把农业部门看成发展中国家传统生产部门的代表。因为传统非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可以忽略不计。第三,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很低,一般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由于传统部门劳动力十分丰富,随时可能流入城市。这就决定了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只能保持在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的工
3、资水平上。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城乡生活费用的差距、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理论成本和用以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额外净收入。第四,从生产率和劳动供给看,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传统部门。由于传统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甚至等于零,所以在一定的工资率下,传统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弹性的。2 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从2003 年开始,成都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启动了全面深入的统筹城乡“自费改革”,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和“三农”问题顽症。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是一场“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试验,其核心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让农民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权利和发展机会
4、。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成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2009年底,成都市委对城乡一体化实践全面提升和深化。成都市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在发展中的一些做法对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2.1 坚持“三个集中”基本原则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既是工业强县又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的双流,为了解决工业布局分散、农村公共配套欠缺、农地零碎低效生产等问题,探索创造了“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成都市委、 2市政府总结推广双流经验,将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确定为推进城乡一
5、体化的基本原则、根本方法。同时,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成都市稳步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猪、茶叶、花卉、蔬菜、水果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195.6 万亩,占农村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8.5%。农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125.5亿元增至2010年的275亿元,翻了一倍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201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9元,比2002年增长111.1%。实践证明,成都的“三个集中”不仅适应人多地少的客观市情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避免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粗放式
6、发展弊端,而且符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联系的规律,有效推进了“三化”联动,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比较研究显示,成都是全国唯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遏制并呈缩小趋势的特大城市。2.2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都市通过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大刀阔斧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全方位构建城乡统筹、
7、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除了规划,成都市对只管城不管乡、重城轻乡或城乡分治的市政公用、交通、财政、农业、水利等30多个部门进行归并调整,实行城乡统筹的“大部制”。 先后三次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逐步建立起了城乡一元户籍制度。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体制,促进城乡充分就业。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1%,基本实现了无零就业家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新增就业15万人。基本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的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正在成为中国公民权利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现实样本,通过“六个一
8、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超越了社会公平的范畴。2.3 土地流转是撬动农村经济的关键成都市城乡统筹工作在2008年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工作,落实了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对农村集体土地发放所有权和使用权证,对农村房屋发放房屋所有权证。截至2009年3月,全市共有238个乡镇、1945个村(社区)启动了农村确权工作,涉及农户140.95万户。在产权确认清晰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产权流转、耕地保护等改革。成都制定了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成都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促进农用地承包经营
9、权、未利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形式的市场流转。通过农民宅基地的集中,将节约出来的宅基地通过“指标增减挂钩”的形式,招商引资,用于重建农民住房、配套设施与就业增收。同时,为了保护耕地,以及避免土地使用权流转后出现耕地非农化的现象,由市、县两级财政设立耕地保护基金,补贴标准为基本农田每年每亩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300元。并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提供养老保险补贴,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要参考文献:1 刘美平.论中国特色城乡协同发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1-74.2 成谢军.农民还是市民农民就业问题的二元结构分析J.三农问题研究,2010.66-67.3 刘凌,李新文.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855-859.4 梁桂全.科学推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转换J.广东社会科学,2006,(4)5 刘兴萍.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6 梁小琴.城乡统筹的改革样本J.决策导刊,2010,(4)7 王开泳,陈田等.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8,(4)8 戴宾.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调N.成都日报,2007,(7)9 韩俊.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货运业务中的冷链物流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自行车电助力技术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谈判口才训练谈判口才技巧
- 货币经纪公司交易系统操作技巧考核试卷
-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与指导考核试卷
- 抖音直播运营与规范指南
- 《三级公共政策分析教学课件》
- 室内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 《围棋艺术》课件
- 巡察采购领用环节重点与经验分享
- 项目经理年度考核评价表
- 音乐神童莫扎特详细介绍和作品欣赏课件
- 9E燃机系统培训演3.25
-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赏析》示范PPT课件
- 起重信号工、司索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
-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建议书
-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 无砟轨道底座板首件施工总结(最新)
- 作文纸模板带字数
-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