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老庄到郭象自然观-转变 内容提要 老子之“自然”无论其为“价值原则”还是“终极实在”,显然具有形而上的绝对性和独断性; 庄子则常以“天”言“自然”,而“天”具有与“人”相对的不可通约性;郭象吸收了道家“自然无为”的基本原则,并把这一原则推到了极致,把一切还原为万事万物自然独化的现象过程,消除了庄子中保留的“彼岸”感的痕迹,把人生的超越完全安放在“此岸”。 关键词 : 自然 庄子 独化 此岸彼岸 作者 程剑平,1963年出生,文艺学硕士。 E-mail:
2、jpcheng69 (一)天道自然的彼岸感 凡道家无不谈“自然”。在老子中,“自然”一词出现5次,在庄子中“自然”一词共出现4次,在王弼老子注中,“自然”一词共出现27次,而在郭象庄子注中,“自然”无疑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仅在庄子·内篇注中,涉及“自然”一词共有46条,其中逍遥游注9条,齐物论注12条,养生主注1条,人间世注4条,德充符注8条,大宗师注12条。出现频率之高,恐怕没有哪本书可与之相比。难怪有人据此称郭象为“彻头彻尾执守道家自然之义”1 但老庄所谓“自然”多是指与人、人为相对的“天之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
3、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解释说:“法,谓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无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计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道法自然,天故资焉。天法于道,地故则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2 “自然”无论其为“价值原则”还是“终极实在”,显然具有形而上的绝对性和独断性。
4、 庄子则常以“天”言“自然”:“天即自然”3。而“天”具有与“人”相对的不可通约性:“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4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5。尽管在老、庄那里,“自然”一词的义涵极其复杂,如果不计细节,可以理解为“天与人的分限”。其“彼岸”性和本体论义涵十分浓厚。更为典型的表述是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6这个“一”虽然具有超越时间、超绝“言”“象”的性质,但它的“超形而上的优位”(transmetaphysic
5、al priority)7 性质依然存在,尽管它是人的理智无法把握的。实际上,庄子总是努力去把握这个“一”,他的方法就是“游”,哪怕只能是“游心”,他总是期望着“与造物者游”,“游心于物之初”,去趋近那个神秘的存在。 庄子后学则扩展放大了“人之自然”,即既与庄子“天之自然”相别,又与人的社会性相对的人的自然属性。如果说庄子的基本倾向是扬“天”(本真的自然生命)抑“人”(人的社会性)的话,庄子后学则是扬“人”(人的自然属性)抑“人”(人的社会属性);如果说庄子用来反抗现实的利器是远高于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本真的生命”的话,庄子后学用来反抗现实的武器就是“个人的身体”。庄子·马蹄以马为
6、喻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啮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8“昔赫胥氏之时,居民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9 郭象对此也不能认同。 (二)天与物:回到此岸 郭象吸收了道家“自然无为”的基本原则,并把这一原则推到了极致,把一切还原为万事万物自然独化的现象过程,消除了庄子中保留的“彼岸”感的痕迹,把人生的超越完全安放在“此岸”。 试看他对“天”的解说:“此天籁也。夫天籁者,岂复别有一物哉?即众窍比竹之属,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耳。无既无矣,
7、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而或者谓天籁役物使从己也。夫天且不能自有,况能有物哉!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故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此天道也。10 在庄子那里明显有差等分限的“天籁”、“地籁”、“人籁 ”,在郭象看来并无分别“夫天籁者,岂别有一物哉?”“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天”,而这“天”又是什么呢?“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也就是世间万物的整体,除此之外,它并无别的义涵。
8、所以,郭象说:“天然耳,非为也”,其内涵与庄子并不完全一样,“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在这里,只有万物自生自化,物与物之间各自块然独立,相与而不相为,没有不可知的彼岸,没有高高在上的主宰,“莫适为天,谁主役物呼?”所有的,只有“物”的自生自得,自适自化,只是可感可即的当下。 郭象也常用“理”来解释“自然”。据钱穆先生统计,庄子·内篇中,“理”字只有养生主:“依乎天理”一处出现,而在庄子注中,郭象用“理”字共有70条11。那么,“理”又是什么呢?郭象以为,有“自然之理”、“必然之理”、“无为之理”、“至理”、“万理”、“群理”、“正理”,“理”虽万有,其中心义涵只有一个,即万物自生自化自得自适的“独化之理”。 理是万物与生俱来的禀赋:“非冥海不足以运其身,非九万里不足以负其翼。此岂好奇栽?直以大物必自生于大处,大处亦必自生此大物,理固自然,不患其失,又何厝心于其间哉?”12 “厝”即“措”,说文:“措,置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长春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社团新闻稿写作培训指南
- 化工工程员工培训课件
- 合规部制度培训
- 《腰椎间盘突出课件》课件
- 车位租赁转让协议合同
- 退休返聘雇佣合同协议
- 春游家校协议书
- 进货化妆品合同协议
- 没给调解协议书
- 电梯安装挂靠合同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有机肥原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2024新版挂名法人免责协议完整版
- (正式版)JTT 1497-2024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MOOC 一生的健康锻炼-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示范村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后续服务的安排及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