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明天_第1页
乡村教育的明天_第2页
乡村教育的明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村教育的明天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到今天,乡村的建设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黑瓦屋不见踪影,房屋换新,一幢幢洋式楼房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改善,不再是吃不饱,穿不暖。但是有一种东西无形的东西令人担忧:教育。改革开放把乡村人卷入了大城市,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代名词:农民工,自然他们的子女就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随父母一起打工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一部分是留守在家中的“留守儿童”。这两部分的学生给乡镇教育带来了恐惧感: 首先,有能力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城市去就读,所以乡村的教室空座位是越来越多(甚至许多的村点校已经人去楼空),笔者曾多次的思考为什么乡村学校的学生在陡然的下降,原因除了国家的

2、计划生育好外,恐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因素了,为什么我们当地的劳动者要举家外出给其他地方当农民工呢?而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大部分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进不了),私校知道这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就读不是固定的一所学校,流动性大,所以他们对这部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理念不尽人意,农民工子女一旦回本地就读,他们的成绩非常的令人担忧,99%的成绩都是个位数,这样的成绩交给乡村学校,难也! 其次,没有能力的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家中,就成了“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大都是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留守老人们出生在四五十年代),他们对现在教育的认知、理解都不是很到位,他们只是负责留守儿童的吃和穿,在学习方面最大限度的就是

3、随口说句:“读书了”。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不能完成的,从何而来督促和辅导,仅仅是靠在学校课堂上的学习和老师拼命的教学,能把成绩提高提高到什么程度?再之,教育管理模式的欠缺,教师的积极性提不高,教师是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没有沉到位,靠后教学的心态几乎不存在,于是出现了能好的就好吧,差的管起来太费力了,何况没有多余的回报,于是任由之。乡村教育出现成绩好的就很好,差的就透顶了,无奈也!再次,形式检查占据了乡村学校教学的一部分时间,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每个单位开始用软件资料丰满自己的羽翼,各级部门为了证明自己的实绩,于是安排布置一些与教学关系不是很大的任务,交给学校阶段性的完

4、成,还经常性的到校督促和攻击性的检查,而乡村学校的规模本身就小,在师资配备上是承受不了的,只有那么几个教师,一边教学,一边搞软件资料,一边迎接检查,累也!同时,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均衡。在六七十年代大多数乡村教育靠的是自学成才的民办教师的支撑,八九十年代前的教育靠的是万金油的师范生的。现而今教育靠的是新世纪的年轻人-特岗教师,他们出生的教育背景好-扩招,于是比较顺利地走进了大学的门槛,也顺其自然的迈出了校门,由于教育体制的有些不合理性,使大部分特岗教师走上了不是对号入座的岗位,而学校真正的需要的语文、数学教师却少之甚少,不能怪他们对教学的不专一,而是专业不对口,如果是县城则不同,他们需要什么专业的教师就能招考到什么样的教师。还有乡村教学资源的欠缺,一些乡镇完小连一套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没有,靠的是古代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机械性的接受知识,学生的成绩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因此,乡村的教育与城市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