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_第1页
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_第2页
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_第3页
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_第4页
山西省临汾市区域地层简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3-1区域地层简表界系统组(群)代号厚度(m)分布区域及范围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430上更新统Q3330中更新统离石组Q2I4095下更新统午城组Q1wi030上第三系上新统N21084中生界三迭系上统延长组T3y183477中统铜川组Tit444634二马营组er305669下统和尚沟组Tih201刘家沟组Til338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175上石盒子组P2S460下统下石盒子组Pix54山西组Pis266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71105中统本溪组C2b927下古生界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229365下马家沟组O2X6190下统-Oi65132寒武系上统凤山组?3f5

2、095下庄水库一带长山组? 3C515下庄水库一带崮山组?3g4662下庄水库一带中统张夏组?3Z68148下庄水库一带徐庄组? 3X73120下庄水库一带上兀古界长城系下统霍山组Zch4764下庄水库一带上太古界太岳山群未分> 1710中太古界界河口群未分> 7000下庄水库一带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 Q)(1)全新统( Q4) 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河流两侧及山前地带, 是组成河流一级阶地的主要物 质。1)冲积层( Q4al)主要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沿岸, 组成河流一级阶地和河漫滩, 沉积物具明显 的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下部为砂、碎石类土,厚230m。(2)上更新统

3、( Q3):上更新统地层在测区内极为发育, 广泛覆盖在山坡谷地, 是组成黄土地形的 主要物质,主要有冲积和坡洪积两种成因类型,其特征分述如下:1)坡洪积层( Q3pl)分布于汾河两岸的山前斜平原。 岩性为浅黄色黄土状粉质粘土及粉土, 富含 钙质,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局部夹有薄层砂砾石及砾石透镜体,厚度一般 为 3 20m。2)冲积层( Q3al)主要分布于汾河两岸, 形成河流的二级阶地。 岩性上部为灰黄色新黄土, 具 大孔隙、垂直节理,含钙质结核;中部为浅棕黄色粉质黏土、粉土与粉、细砂互 层,夹碎石类土透镜体;底部为砂层及卵砾石层,该层最厚达 85m。3)风积层( Q3eol)4-1 主要

4、分布于吕梁山以西地区,组成黄土塬、梁、峁的顶面,岩性为新黄土,具大孔隙,垂直节理明显,厚度一般 5 20m。(3)中更新统( Q2 pl )洪积层: 7-2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 1500m 以下的山岭之上,组成黄土塬、 梁、峁。岩性为红黄及浅红棕色黄土状粉质黏土, 夹有多层古土壤层, 底部有冲积相 砂,砂砾石层及粉土互层,一般为 40 95m。(4)下更新统( Q1pl )洪积层:广泛分布于吕梁山东麓、西麓海拔 1500m 以下的山岭之上,与组成黄土塬、梁、峁的中更新统老黄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岩性为一套棕黄色黄土状粉质黏土,夹明显古土壤和钙质结核层,致密、坚 硬,由石质黄土之称。具放

5、射状孔和植物遗留根孔,无节理。古土壤为深棕红色 黏土,一般发育48层,往往形成两组致密的古土壤条带,每组由25条组成, 每条厚0.20.5m,间距0.51.0m,以35°的角度倾向原始沟谷。古土壤底 部钙质结核富集成层,愈近山前地带结核层愈发育,核径愈大,成层性不明显, 本组岩性、层位稳定,厚一般 1020m,部分地区可厚达25 m2、上第三系上新统( N2)主要分布于深切黄土沟谷中, 面积较小, 且分布零星, 海拔标高 5001300m 之间,与上下地层皆呈不整合接触。岩性多为半胶结之钙质黏土、粉质黏土、砂砾石层和淡水灰岩,厚度一般为2080m,钻孔揭露厚达 400m。3、三叠系

6、(T)三叠系主要分布吕梁山西麓的隰县, 蒲县一带, 在黄土冲沟中出露。 由砂岩、 砂质页岩、页岩、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按其岩性、岩相特征及植物化石组合, 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统。(1 )上统( T3)延长组(T3y):主要岩性为发育麻斑状构造的黄绿色、肉红色、土黄色厚层 中粒长石砂岩夹暗紫红色泥岩、紫红色砂质泥岩及灰色钙质粉砂岩,厚度362474m。( 2)中统( T2)铜川组(T2t):由肉红色、灰红、灰白色、土黄色及黄绿色厚层中粗粒长 石砂岩和暗紫色泥岩,少量的黄绿色页岩、煤线等组成,厚度502634m。二马营组( T2er) :由黄绿色厚层长石砂岩夹暗紫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 组

7、成,厚度 512 703m。( 3)下统( T1)和尚沟组(Tih):总的是一套紫红色、砖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下部砂岩少于 泥岩,砂岩中夹钙质胶结砂岩“球”,厚度164201m。刘家沟组(Til): 一套紫红色、淡紫色中厚层状,细中粒钙质、钙、铁质 胶结长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厚度 338 442m。4、二叠系( P)二叠系主要分布于测区西部的中阳至离石一带, 在黄土冲沟中零星出露。 由 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的陆相沉积。按其岩性、岩相特征及植 物化石组合,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个统。( 1 )上统( P2):石千峰组(P2sh):由紫、紫红色砂岩、泥岩组成的陆相沉积,厚度175m

8、,与下伏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上石盒子组(P2s):由黄绿、紫红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组成的陆相沉积。 碎屑岩粒度从下向上逐渐变细,颜色变深,厚度 460m,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呈连 续沉积。(2) 下统( P1)下石盒子组(Pix):由灰绿、黄绿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及煤线组 成的陆相沉积,厚度54m,由北往南变薄,与下伏山西组呈连续沉积。山西组(Pis)地层由灰、灰黑、灰黄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及煤层组成 的陆相含煤建造。 底部以一层灰白色砂岩与下伏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分界, 二 者呈连续沉积,含 4 层煤,厚度 26 63m 。其中九尺煤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为 局部可采或不可采煤层。5

9、、石炭系( C)石炭系在吕梁山脉两侧中低山及低山丘陵区出露,由砂岩、页岩、铝土岩、 灰岩及煤层组成的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 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地层呈平行不 整合接触。(1)石炭系上统(C3)太原组(C3t)由灰白、灰黑色砂岩、砂质页岩、页岩、灰岩及煤层组成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是测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87102m,与下伏地层呈连续沉积。含煤17层,含24层灰岩,局部相变为页岩。(2)石炭系中统( C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由铝土质泥岩、页岩、灰岩及铁质结核层组成的 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厚度1635m,与下伏奥陶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上 部为灰白、灰黑色砂岩、页岩、铝土质页岩、

10、灰岩,局部夹煤线。灰岩 12层, 常相变为页岩。下部为灰白、深灰、灰绿色含铁铝土质泥岩、粘土岩、鲕状铝土 质泥岩,底部有窝状山西式铁矿。本组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在2835m 之间。6、奥陶系( O)奥陶系灰岩在吕梁山脉两侧中低山及低山丘陵区出露,奥陶系为一套灰岩、 泥质灰岩、泥灰岩、砂岩、页岩、含燧石白云岩等组成的海相碳酸岩沉积地层, 厚约400500m。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 1 )奥陶系中统( O2 )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主要为泥灰岩、 灰岩与豹皮灰岩组成。 与下伏下马家 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在 282 312m 之间,分两个岩段。上马家沟组第一段(O2S1)岩性主要为泥灰岩

11、,角砾状泥灰岩,角砾状泥灰 岩间夹灰岩。上马家沟组第二段(O2S2)岩性主要为灰岩与豹皮状灰岩。下马家沟组(O2X)底部为黄褐色中层状石英砂岩及黄绿色钙质页岩、泥灰 岩,整合沉积在下奥陶统地层之上, 在测区内分布普遍, 是与下统分界的良好标 志。上部主要为灰岩间夹薄层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厚度 61 90m。( 2)奥陶系下统( O1)底部为黄绿色页岩与竹叶状白云岩互层, 层位比较稳定, 可做与上寒武统分 界的标志。页岩一般 23层,最多可达 9层。页岩之上为含燧石结核白云岩和 泥质白云岩。厚度 65 132m。7、寒武系( ? )寒武系地层在测区西北部的下庄水库一带呈条带状出露。 寒武系总体向

12、西倾 斜,北东厚,向南西方向逐渐变薄。与下伏长城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局部为角 度不整合),与上覆奥陶系整合接触,划分为中统、上两个统。(1)寒武系上统( ? 3)寒武系上统主要为泥质条带灰岩、 竹叶状灰岩、 白云岩质灰岩和巨厚层的白 云岩等组成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一般可分为凤山组(? 3f )、长山组( ?3c)和崮山组(?3g)。测区北部该统地层比未进行分组。厚度 120150m。(2)寒武系中统( ?2)中统底部岩性特征主要为砂砾岩、 石英岩状砂岩; 下部紫红色页岩、 砂质页 岩夹薄层细砂岩、粉砂岩、灰绿色页岩及灰岩、鲕状灰岩、黄绿色泥质条带鲕状 灰岩;中部为中薄层竹叶状灰岩、 中厚层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 上部为厚层至巨 厚层状鲕状夹泥质条带鲕状灰岩。一般厚 141m。与下伏长城系地层呈平行不整 合接触。一般可分为徐庄组(?3X)、张夏组(?3Z),调查区区域地质资料未进行 分组。8、元古界长城系( Ch)长城系指位于寒武系不同层位之下, 不整合于太古界不同层位之上的一套滨 海相碎屑岩,即“霍山砂岩” ,为测区内第一个沉积盖层,呈南北向展布。上部 岩性主要为灰白色薄至厚层状中粗粒石英岩状砂岩, 下部为浅肉红色厚层状含砾 石英岩状砂岩及会紫、 灰黄、灰白色砂砾岩, 与下伏太古界吕梁山群呈角度不整 合接触。出露于北方案下庄水库一带,分布范围不大,厚47 64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