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单元(张祯恨)_第1页
六年级第一单元(张祯恨)_第2页
六年级第一单元(张祯恨)_第3页
六年级第一单元(张祯恨)_第4页
六年级第一单元(张祯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 元 简 析单 元内 容夏、古诗两首、密西西比河风光、黄山松、积累与运用(一)教 材分 析本单元以描写自然风光为主,四篇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语言精美,情景交融,意境悠远,构思精巧等。其中,有散文,有诗歌;有在中国久负盛名的景观,有在国外闻名遐迩的风光。在夏中,学生能欣赏到人们在热烈、金黄、紧张的夏日里愉快忙碌的情景;在古诗两首中,学生能领略到夏季的田园之乐和西湖雨过天晴的秀色;在密西西比河风光中,学生可以饱览大河的两岸风光;在黄山松中,黄山松以其雄奇峻峭的风姿给学生无尽的遐想。学 情分 析写景状物类文章是语文学习中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这类文章,一般由于诗意盎然的语言特

2、色,个性鲜明的对象特点,自然率真的情感流露,吸引了同学们年轻稚嫩的心,是同学们最为亲切喜爱的一类文体。学习这组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通过有滋有味的诵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要借助文本的特色和课后练习的提示,理清课文的思路,欣赏作者精巧别致的表达方式;三是要抓住一些重点词句“披文入情”,品评鉴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 学资 源生字卡片、图片教 学方 法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课题1.夏课型阅读课主备教师张祯恨参备教师李艳、李秀红、唐翃、龚洪斌、田景莉、王万智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

3、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第一段。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描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夏天图片及诗文教法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修改建议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次备课二、初读课文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

4、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2、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二次备课三、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二次备课四、全班交流1、小组代表反馈学习情况。2、教师小结。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 复习巩固听写本课生字词语。二次备课二、细读课文,赞美夏天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2、感受夏天的气氛。3、欣赏夏天的色彩。4、感悟夏天的旋律。二次备课三、精读全文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二次备课四、拓展积累1、背诵课文第

5、一段。2、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二次备课全 课小 结教 后反 思课题2.古诗两首课型阅读课主备教师张祯恨参备教师李艳、李秀红、唐翃、龚洪斌、田景莉、王万智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默写两首古诗。3、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默写两首古诗。2、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借助注释读懂古诗,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

6、象。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法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修改建议第一课时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自己的理解。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二次备课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诗,正音。2、默读古诗,思考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指导。二次备课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感情朗读,体会诗情。二次备课四、背诵

7、,积累语言1、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2、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创设意境,理解课题1、老师范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你能感受到诗歌写了什么?2、简介作者。二次备课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指名朗读,师生正音。3、运用学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4、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二次备课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小组轮读,相互欣赏;全班感情朗读。二次备课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背诵,并默写古诗。2、到课外找一找描写景物的

8、诗词,读一读,背一背。二次备课全课小结教后反思课题3.密西西比河风光课型阅读课主备教师张祯恨参备教师李艳、李秀红、唐翃、龚洪斌、田景莉、王万智教学目标1、认识密西西比河。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3、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4、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风光。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美。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法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修改建议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

9、二次备课二、整体感知全文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二次备课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1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有什么不同?2作者描写了众多动物的神态,目的是什么?3最后一段作者说“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你认为这是褒义还是贬义?二次备课四、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意境美。把课文中的一段话拿出来,一块分析欣赏。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上一节内容。1点名学生逐段有感情的朗诵课文。2听写课后的词语。二次备课二、精读课文,理解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艺术。1通过对比来展示景物的不同特点。2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

10、的不同神态。二次备课三、课堂练习。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一、习题三。二次备课全课小结教后反思课题4.黄山松课型略读课主备教师张祯恨参备教师李艳、李秀红、唐翃、龚洪斌、田景莉、王万智教学目标1、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法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修改建议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

11、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次备课二、 自主学习: 1、读标准音: 峰峰皆(ji)到寒彻(chè)骨闪烁(shuò)劲(jìng)枝迸(bèng) 2、写规范字: 雷tíng( ) 夹xí( ) lu( )露不屈不ná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次备课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3、黄山松具

12、有怎样的品格? 二次备课四、回顾与反思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次备课全课小结教后反思课题积累与运用(一)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张祯恨参备教师李艳、李秀红、唐翃、龚洪斌、田景莉、王万智教学目标1、认识“引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妙处。2、积累古诗名句。3、了解“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表达方式。4、欣赏肖邦小屋四季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美好景物的向往。5、运用口头或书面语交流旅游见闻,抒写独特的感受。教学重点1、认识“引用”的修辞方法,并体会其妙处。2、积累古诗名句。3、了解“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或书面语交流旅游见

13、闻,抒写独特的感受。教学准备照片教法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修改建议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假期总是很愉快的,同学们假期都去过哪些旅游胜地呢?二次 备课二、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自己仔细看带来的照片,边看边思考)1、图上是哪?2、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二次 备课三、 我是小小解说家(学生小组内介绍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提醒孩子注意孩子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分主次,通顺流畅)二次 备课四、我是小评委1、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介绍。2、学生评价。二次 备课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读两个句子,体会“引用”的好处,再交流感受。句中“引号”中的内容,就是使用了“引用”的手法。提醒学生使用“引用”的方法,应该注意:必要之处才“引用”,不要滥用;不要改变“引用”的内容。2、请学生说几个用了“引用”手法的句子。二次 备课二、语海拾贝 自读诗词,说说其大意。然后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背诵。二次 备课三、互动平台自读材料,结合课文,体会“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作用。二次 备课第三课时一、自主学习园地1、看到题目会想到些什么?为什么说“这美丽的花园与肖邦的音乐般配”?2、交流感受,体会肖邦小屋的宁静与优美。二次 备课二、导读“习作百花园”明确习作内容二次 备课三、指导习作1、按照顺序,串珠成链。2、抓住特点,精雕细琢。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