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的关系_第1页
浅析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的关系_第2页
浅析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的关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儿童心理发展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摘 要】儿童的心理发展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儿童美术作为审美的启蒙教育,日益受到学校与家长的重视。如今社会上各类美术特长班是越来越多,这的确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了学习的空间,但在这令人欣喜的现象背后也存在了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儿童心理特征是否符合当今的美术教育。【关键词】儿童心理;美术教育;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很难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立足。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

2、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注重情感、态度,注重探索、创造的开放式教育。我们就以儿童美术教育为例,来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一、儿童早期心理特点绘画是儿童心灵的图像符号,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儿童通过绘画完善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表达着人之初最无邪的情感。无论是在最初的涂鸦期还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个时期,儿童的心理是纯净的,是一种最原始的艺术语言,是成年人是无法创作出的。情感源于艺术的锤炼,创新的精神源于对个性的尊重,而这些应是在儿童早期就撒播下的种子。自古以来,艺术作为生命的表现同它显著的感情效果和多样的社会机能,一直

3、被视为有效的教育手段。我们习惯将儿童美术与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归为亚艺术,他们在符号表述与象征性方面有共同之处,然而,与原始艺术的沉寂和民间艺术的封闭完全不同,儿童美术是生命个体在初始阶段所真实体验的审美经历,哪怕是拿一个石子在土地上胡乱划出的痕迹,也时刻反射出基因、生存环境、心理、生理的影响,闪耀儿童思维与个性的光芒。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儿童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始终在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童年的记忆使人刻骨铭心,因为个体早期生命经验的存在,组成的儿童种种涂画行为。根据陈鹤琴先生的研究发现,并断论:“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涂画,儿童画是随着他的身心发展而发展的,与儿童的感觉

4、、知觉、动作、骨骼、语言及思维等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受着生活与教育实践的影响。儿童有运用符号表达情感的天赋,儿童的涂画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相宜的。”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即便是儿童美育的灵魂!二、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儿童,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儿童美术教育被扭曲。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已经导致中国儿童美术的严重倾斜。一方面,西部、老少边穷等不发达地区的孩子没有美术老师和基本的材料工具;另一方面,城市儿童已被看作课外美术的强大

5、消费群体,并且面对商业刺激和外来文化的倾泻正在忘却优秀的传统。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文化断裂与文明失落的悲剧,这是儿童美术理论研究、社会和相关政府部门都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我们常常也听到家长说:“你得好好画啊,这个画的不像,老师怎么教你的?”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在儿童早期的影响,他们不知儿童的心理活动和成人的区别,在儿童的世界里没有画的好或不好,只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强与不强。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及大脑的活跃与否就在此体现了。在教学中,成年人认为天空是蓝的,水是绿的,但是在儿童的眼里,一切都是不同的,新鲜的。我们怎能扼杀孩子们内心的美好世界呢?我们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这样也许就成就了一个

6、天才的诞生。其他国家的儿童美术教育,他们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评价方面非常重要。幼儿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由孩子们欣赏讨论。我们想想我们现在是否还在临摹老师的画别人的画呢,这对于儿童来讲是十分的不利的,我们的孩子被模式化太强烈了,这样下去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三、儿童美术教育与我们的直接关系儿童的早期教育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在自由宽松氛围里生活的儿童,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

7、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儿童们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随时发生矛盾与冲突。而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对孩子的心灵有很

8、大的影响。新世纪的儿童比以往更聪明,更具有探索精神,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了。教师对美术形态要素符号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存在不同的理解,势必会造成教师对儿童美术教育本体价值判断的差异。如有教师对所谓传统经典美术尊崇有加,在选择儿童美术欣赏教学内容时一味青睐世界名作,而对本地区民间的剪纸、布艺等不屑一顾,久而久之,就可能误导儿童的民族美术欣赏趣味,使其滋生出偏颇的美术欣赏习惯。当然也有一些美术教师因狭隘的民族文化观作祟,把民族美术活动内容绝对化,导致儿童误以为美术活动就是民族美术活动,甚至认为只有本民族的美术形式才配称为美术,其他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都不是美术。这无疑也会使儿童的美术审美兴趣畸形发展。可见,教师持有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其组织实施的具体美术教育活动会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定时的训练过程,这对磨练儿童的毅力,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教育者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这样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有利而无害。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    · 国外高等美术教育观察 以俄罗斯为例· 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