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作文讲评创新初探_第1页
新课标下作文讲评创新初探_第2页
新课标下作文讲评创新初探_第3页
新课标下作文讲评创新初探_第4页
新课标下作文讲评创新初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下作文讲评创新初探永嘉中学 曾蓉蓉怎样把学生在话题作文中的无意识的优点转化为理论性的指导,来提高他们后阶段的写作能力。这是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大捷径。其实,高三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写作经验,其中不乏优秀的文章,把这些例文拿来当范文,供同学阅读、参考,是最快捷、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 所以,作文讲评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我们评改作文的一般程序是:先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或重点批阅,然后在课堂上对作文中的优点和缺限,加以讲评。实践证明,这样作收效甚微。那么我们能否另辟蹊径,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作文评改之中呢?顺着这一思路,我作出了这样的尝试:作文六步评改法。第一步:

2、教师精心选文。在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后,教师宏观上加以把握,从中选出三至四篇例文,既要有成功的习作,又要有存在明显不足的习作。而且几篇选文应该各有特色,要具有代表性。选出的成功习作或立意角度别出心裁,或语言有明显的个性,或结构新颖独到等等;存在不足的文章:或偏离题意,或思路紊乱,或语言晦涩等等。然后,将这几篇文章按原貌打印出来,发给学生。    第二步:作者谈文章构思。教师可事先通知原文的作者,让他们作好准备,重点谈一下在动笔之前,是怎样构思,布局文章的。    第三步:教师指导评改。因为作文训练是有重点的。教师要根据

3、训练重点让学生明确立意,即“应该写什么”,还要让学生分析例文的选材,即“写了些什么”,能否为主题服务;还要考究一下文章的结构,即“是怎么写的”,看它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这样,我们不仅考查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还能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四步:学生分组评改。若干个学生为一组,每组推荐出一位组长。然后各小组确定其中的一篇作为评改重点,对文中的标点、字、词、句等方面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由小组长将组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好评语,总结发言。    第五步:学生互换作文评改。将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发下去,参照刚

4、才的文章,同桌之间互换修改作文,并写好评语。所谓“旁观者清”。然后看同桌为自己指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第六步:教师总结评价。教师最后对这次作文作总的评价,综合学生的作文和评改的内容,指出其中的中肯和偏颇之处。    运用这种方式评改作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谈行文构思,现身说法,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通过实践,学生评改作文的热情提高了,作文水平也日见长进。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

5、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当前,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标准在各个学段主要使用如下概念:感受、体会、感悟、体验、领悟、揣摩、探究、品味、把握、了解、推想、理解、掌握等等词语,这些都是学生主体心智活动的过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智力活动行为。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学生主体的这些智力操作,构成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内化、孕育、生长和赋予生命形态的过程。所以,突出学生作

6、文讲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并以此理念贯通全部语文课程。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呢?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忽视语文积累的记忆与理解、感悟、鉴赏等环节的联系,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名篇名句的背诵和课文阅读材料的累积,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但同学作文中优秀的、闪光的素材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示,这是积累的又一捷径。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

7、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式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丰富多彩的世界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人,色彩斑斓的语言幻化出各具风采的文章。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涵养,使每个人在表现个人情感好恶上,运用写作手法都体现出一种独有的特色,着就是所谓的风格。学生的习作体现了各自的风采,把这些优秀的风格炯异的文章当作范文讲评,对其他同学的创新无疑是一种启迪,也是呼唤风格、感受创造魅力、强化风格一大途径。作文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因此,作文评价的目的不应只是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而应立足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写

8、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改变作文评价的这种局面,真正达到作文评价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高考话题作文评分标准分为等级分和发展分,毫无疑问,等级分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但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与发展分中所规定的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这些因素是分不开的。下面,就以学生写作档案中的范文为例来谈谈如何在

9、讲评中提高作文水平。首先,作文一定要有文采,词语一定要讲究。这里讲的文采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其中语言质朴、简洁明了是一种文采;有韵律,长句多,用词委婉,善于引用诗词也是一种文采。同学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让自己的语言形成一定的风格和倾向美,让人读来有种美的感受,让阅卷老师在整体上对文章有好的印象。张志公先生说:“语言是一种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东西,人借助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把语言掌握得十分纯熟,十分准确,不经过艰苦的学习是办不到的。运用语言首先得运用得对,进一步还得运用得好。”“运用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情形就复杂得多了。怎么叫对,有些固定的标准;怎么叫好,那可没有止境。说一般

10、的原则,运用得好的语言,首先必须准确,必须对。不准,不对,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好;准了,对了,就绝不至于怎么坏。再进一步,语言得鲜明、生动。意思不错,也合规矩,可就是说得疙里疙瘩的,别别扭扭的,拖泥带水的,那还不好;要爽朗,要干净。对了,爽朗了,干净了,还要求生动。干干巴巴的话,有气无力的话,都是不好的。要有骨头有肉,要有优美的风趣,要有力量。”以上所引张志公老先生的话,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文采”是指“运用得好”。另一个是运用得好得语言是准确 、鲜明、生动的语言。通过什么途径做到语言运用“准确、鲜明、生动”呢?我认为,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运用修辞,使语言更具形象性。2、注意选

11、用句式,使句式灵活多样。通过作文讲评,文采也可以通过模仿来提高的。如一次以“交流”为话题的学生例文:冷风过境,吹乱心情透露出伤心,心灵的沟通帮你沉淀十级风的心情饥渴于世态的炎凉,心灵的沟通会奉上生活的原味和酽酽的茶香毫无疑问,交流,沟通像空气一样围绕在我们身边,为我们开启法拉力赛车般的动力和鼓足我们诺曼底登陆的勇气心灵的交流像一个可爱的天使,当你迷惘的时候,他用手中的智慧棒敲一下你紊乱的思维,也许这一下就敲出个爱因斯坦心灵的交流像一瓶氧乐多,帮你补充能源为你并联理想,分流忧伤 这位同学的文章穿插了很多新奇的比喻,每一个比喻紧紧围绕着话题展开,为文章增添了些文采,同时,对其他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

12、的借鉴。再如,整句的使用也是可供同学参考提高文采的一个亮点。如一次以“遗憾”为话题的例文:人生总有遗憾,要从遗憾中领略圆满,每一个清晨和夜晚,不再因曾经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不再因曾经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不再因曾经的顿挫不适而万念俱灰,不再为曾经倜怅莫名在平时的训练中,同学们的作文存在很多的问题,比较普遍的就是语言运用风格前后不一致;语言平淡,构思陈旧,不新颖;随想随写,作文缺乏层次和结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作文不讲究技法,写作文之前不构思,写出的文章没有逻辑和条理。要克服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谋篇布局。善于谋篇布局是成就一篇美文的前提,值得庆辛的是,我们的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在尝试着这样

13、做。如一次以“成熟”为话题的例文:成熟是雪山上常开不败的雪莲,美丽而圣洁成熟是黑夜之后黎明时分的一屡阳光成熟是茫茫沙漠中生机盎然的绿洲成熟是对人生的无悔的选择成熟是对信念的坚定的执著成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位学生把话题分解为几个判断句,以判断句作为全文的骨架。另外,比喻句的使用也是谋篇布局的一个手段。如一次以“寂寞”为话题的例文:寂寞是一种信念寂寞是一种气节寂寞是一种美丽这三个比喻句后面紧跟的分别是屈原的例子、司马迁的例子、李清照的例子。这些谋篇布局的手段,对于那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同学,无疑是有帮助的。文章素材的选择是成就一篇美文的另一途径。加深文化、历史底蕴对文章的加强深刻性有很大的帮助,而

14、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同学的例文中找到印证。如一次以“花开花落”为话题的例文:秦淮水榭朱色的檐角弯弯翘起,阿房宫黑色的玄武岩高贵庄严,圆明园汉白玉的石阶上飘动着绸制旗袍所有的繁华湮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沉淀下来的是时代的无奈贯穿世人的泪珠。经历过生之繁华,接踵而来的是死之荒芜,仿佛曾经有过的辉煌只是一场幻觉。就像满园的昙花,经历了多少痛与泪开出晶莹如碎钻般的花朵,却在一夜间全部凋零,坠落下的是花的尸体,纷纷扬扬,说不出的凄美。站在万里长城的烽堡之上,看到战国时节乱纷纷,看到宋元明清帝王休,看到历史的变迁。历史,他有遗憾,但他始终沉默,只因为认定那份遗憾所留下的是前进的步伐,是深刻的哲理,是圆满的造

15、就。秦淮河、阿房宫、圆明园这几个意象的选择以及战国、宋元明清这些历史事件的介入给文章增添了一些历史文化的底蕴,不仅大气,而且丰满。这些材料的运用,给那些只局限与“小我”的同学开了眼界。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也成就一篇美文的又一前提。如一次以“结果与过程”为话题的例文:当沉醉于昙花一现的美景,那情致是何其美丽神怡,令人方醉。当飘然走过舞落的樱花,那情调是多么地浪漫与温馨,迷恋之中。醉之中,我们又何尝在乎绚丽之后是何番的景致。徘徊于人生的岔道上,也许畅想未来的点点滴滴,也许流返昔日的繁华美景。也许在生命的天空,划过精彩光亮的弧线,也许曾为几次失败与成功而痛苦与欢乐,可结果都化为乌有,沉醉于深深的恋之中。烟花爆发出璀璨五彩的花朵,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