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_第1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_第2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_第3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_第4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指标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等六个方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发展无论在规模数量上还是内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同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作者简介:李拓晨,男,生于1964年9月,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十年产值规模评析产值规模指标是反映高新技术产值总量的指标,它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实力的直接体现,代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水平。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发展变化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以1990年不

2、变价格计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逐年增加,2003年28128.5亿元,2004年27768.6亿元,2005年 34367亿元,2006年产值41996亿元。自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85倍1。运用统计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增长变化见图1。由图1不难看出,制造业十年发展存在波动,而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在稳定快速发展。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53%,居明显优势地位。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大体分别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整理汇编 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

3、12%、2%、30%、3%。1997年至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由7162.68亿元增加到近280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1%,2004年到2006年平均每年增长近26%,而同期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94%。从数据和图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在制造业的比重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图1 1997-2006年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对比数据图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97 1998 1999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2006年份(年总产值(亿元制造业表2 1997-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一览表 (亿

4、元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制造业合计15756152601685219701223122631334089高新技术产业合计1539.961785.332107.122758.753094.813768.585034.026341.308127.7910055.5医药制造业411.51432.91514.86633.88722.43834.651024.921173.01529.81808.1航空航天器制造业98.1287.4192.04105.64124.12148.69140.90149.20209.02241.2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5、728.70869.751122.231471.261622.721939.172571.673366.04015.75118.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80.94265.95241.42374.28432.36603.961021.551226.31823.92111.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20.69129.31136.58173.69193.17242.12274.98426.80549.32776.61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统计局等资料编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评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是指本年度高新技术产业比上年度产业的增加量,它主要体现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水平,这种进步包括整

6、体进步水平和具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步水平。从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发展数据不难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上升幅度。(具体指标见表2由表2数据与其它统计数据计算可知,从1997-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每年平均增长32.41%,远高于制造业年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增加值 图2 1997-2006年各主要高新技术行业增加值对比数据图年份(年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000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亿元16.62%的水平。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最快,高达66.3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次之,达到36.13%,大大高于整个产业的

7、平均值,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位居最后,占6.23%,远低于整个产业的平均值。各具体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表现及十年发展历程见图2。主要高新技术产业中,只有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超过制造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占 30.95%,其它均低于制造业的同项比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相对较低,分别只有16.51%和14.27%,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不高。通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与其它国家的比较,2000年美国23.0%、日本18.7%、韩国20.9%,而我国仅为9.3%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

8、业增加值的比重虽然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总量也比较低,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相比之下,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远大于我国,由此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不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利税评析产业经济效益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中,产业销售收入、产业利润和产业利税是产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体现,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益的这三项指标见表3。高效益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显著特征之一,但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来看 ,其高效益优势并不明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只占较小的份额。就五个主要具体产业而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实现的销售收入

9、、利润和利税都是最高,分High-Tech Zone Diagnose诊断高新区表3 1997-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利税一览表(亿元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制造业合计销售收入542735502059890716988027294114124035171837213844270478利润1111957165027333121414661658662970412811利税42944176514567007522909112119109691844123665高新技术产业合计销售收入5618.16579.97820.210034120

10、15146142041227846.3392241585.利润309.2310.9432.1673.5688.37419711244.61423.21777.27利税517.0554.9713.11033.41107.6116614651783.82089.62611.2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1177.61264.11378.91627.51924.42279.92750.73033.04019.834718.82利润72.777.4101.5136.6168.1201.4259.6275.00338.20372.55利税149.2163.2199.4262.4312.8365.8446.9479

11、.80584.4643.15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销售收入300.2323.0323.7377.8443.612.014.9498.40781.4798.88利润 5.1 4.50.6 3.88.1499.9547.2利税19.218.612.617.221.028.0427.937.3056.1364.2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2933.73506.64458.35871.26723.67658.79927.113819.16646.21069.利润162.5179.6261.9425.8386.5358.3460.7643.60650.83886.30利税249.7289.9390.959

12、2.1592.8537.3647.8860.50927.291269.57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801.31068.41199.21599.22295.73441.76305.99192.7010722.12634.2利润57.738.548.475.881.3117.9170.7213.50262.65276.34利税66.951.869.7103.7106.9147.7209.9269.50331.04358.77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销售收入405.4417.8460.1558.1627.9734.0880.51303.01752.22363.82利润11.210.919.73

13、1.644.351.465.594.10139.14196.13利税32.131.440.557.874.287.2105.0148.2202.31278.91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等资料汇编 别为48.63%、47.45%和44.22%;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业排名位居最后,三项指标均只占2%左右。从图3中可见,2004年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益指标开始出现大的发展势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评析从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发达国家以及我们邻近的韩国都存在较大差距。(见表4全员劳动生产率不仅反映出经济效益,也反映着生产力水平,综合表现出一个产业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

14、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目前,从全员劳动生产率上看,我国整体上是稳步上升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其他领域相比较具有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但仍大大低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国家,如2002年,美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高达69997美元,为中国的42倍之多。具体到高新技术产业,据2004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统计,2002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0800美元,美国2000年为117000美元,日本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也高达89900美元,德国2001年为52600 图3 1997-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利税对比图 销售收入(亿元年份(年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5、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年份(年 200 400 600 800 10000 利润(亿元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利税(亿元表5 1997-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一览表 (亿元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出口额1352.051676.582045.073066.573845.255606.009134.28 148311763623476进口额1980.662417.553112.484346.745306.886859.819877.801362815641贸易总额3332.714094.135157.

16、557413.319152.1312478.4919012.082845933277净出口额-628.61-740.97-1067.41-1280.17-1461.63-1253.81-743.5312031995TSC -0.19-0.18-0.21-0.17-0.16-0.10-0.040.0120.045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摘要美元3,都远远高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这说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状况评析进出口规模是衡量产业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而竞争力强弱通常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IIT来表示。由表5可见,近年来,我国高

17、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和进口额都得到了持续高速增长。十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变化趋势见图4。虽然在进出口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高4,从1997到2003年间,高新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一直为负,说明逆差虽然在减少,但进口一直大于出口。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首次实现顺差,贸易顺差达41.1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净增973亿美元,首次超过3千亿美元,在2003年出口净增425亿美元的基础上,2004年出口净增552亿美元,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指数(TSC 为0.012。2005年我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贸易

18、竞争指数(TSC 为0.045,从2005年开始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支柱High-Tech Zone Diagnose诊断高新区贸易额(亿元)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9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年) 出口额 进口额 贸易总额 图 4 1997-2003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对照图 1998 1999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各方面都独占优 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 占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50.9%,相对而言,医疗设备及仪器仪 表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

19、制造业在各方 面的所占比重较低。在与国际比较方 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远低于发达国家和韩国,我国高新技 术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强劲,但高新 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工业制成品进出口 的比重远低于美国和日本。为促进高 科技产业发展,我国政府今后应加大 政策调整和激励措施,在风险投资, 产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内部技术领 域分布结构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内部 出口主体的构成。从1995到2006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所有领域均出 现了出口大幅度增长的局面,说明我 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整体水平得到 了提升。 售收入和实现利税都在不断攀升,从 1997年到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总 产值、新产品开发

20、经费支出、新产品 销售收入等指标平均增长均在20%以 上,新产品开发能力见表6。新产品 开发项目、新产品产值和利润十年中 均呈现大幅度增长。另外,高新技术 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生产技 术、装备能力持续提升。持续增长的 技术能力表明了未来我国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的良好前景。 综上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 力的单项指标评析,可以得出结论: 十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 足迅猛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 数、产值、增加值、进出口贸易额、 实现的利税额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增 长。五个主要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 税收、产业技术支持、高新区建设、 产业孵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 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拓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竞争力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188-194) 2李拓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 经济2008.3(26-28) 3李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