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8月第8期 高教论坛H igher Education ForumAug 2010.No 8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南宁高校女本科生为例张新勤,汪文娟,宋中发(广西大学 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阶段,女大学生队伍日益壮大的同时,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不科学的择业观是她们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女大学生择业观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南宁高校女大学生实证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女大学生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的进行原因剖析,以期找出其困境所在。关键词:女大学生;择业观
2、;现状;原因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008-0049-04作者简介:张新勤(1980-,女,河南驻马店人,广西大学政治学院2007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收稿日期:2010-05-28 修稿日期:2010-06-12为摸清女大学生的择业观的真实情况,笔者于2009年4月至6月期间走访南宁市部分高校,对高校女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调查样本取样于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所高效的全日制大一至大四女本科生,涉及了文、理、工、农、医等学科。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1006份,问卷回收率达91 4%,问卷采
3、用无记名填写方式,主要以广西区内女大学生为主。一、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现状从总体上来看,广西女大学生择业观的主流是好的,越来越趋于理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多元化趋势:女大学生择业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积极走向人才市场参与激烈竞争,更加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为社会奉献意识出现淡化趋势,面对残酷的竞争,求稳心理依然存在,出现多样化的择业心态。(一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积极的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当代女大学生,由于接受现代思想观念的熏陶,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敢于走向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其择业观存在积极方面:1 择业主体意识增强在20世纪70年代
4、,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国家分配政策,女大学生在毕业前夕才会关心自己的毕业去向。当前,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78 3%的女大学生选择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仅有18 69%的女大学生还处于被动状态,只有3 18%的女同学觉得无所谓,等待父母安排。由此可见:大部分女大学生能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勇敢地走向人才市场与他人竞争,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而不像传统女性那样通过婚姻获得长期饭票,不完全寄希望于婚姻,她们希望同男生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的职业,从而取得经济上的独立和立足于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价值。2 择业趋于务实化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34 5%的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继续学习深造,55 07%的
5、女大学生表示降低择业期望值,只有6 76%的女大学生还坚持自己原来的期望值,3 58%的女大学生选择回家,看就业前景而定。女大学生在经历一些求职曲折后,她们的定位和期望值有所调整,越来越务实,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愿意降低期望值,三成以上的女大学生通过考研深造,提升自己,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3 择业趋于多元化在调查中发现,五成多的女大学生愿意去三资企业!,这个比例超过了去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及事业性的稳定单位,这说明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有所转变,愿意到所谓非正规!部门就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越来越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发展很快,三资企业提
6、供的福利待遇好,有较多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一半的女大学生。(二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当代女大学生由于经历单一,涉世未深,择业认知片面化,在面对残酷的竞争,出现一些不良的择业观。491 为社会奉献意识淡化在调查中发现,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稳定有保障(67 97%、收入待遇好(67 32%、发展潜力大(65 36%,考虑到社会需要的只占9 15%,她们更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在择业价值取向方面,注重个人实惠,重视经济收入,而较少考虑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说明当代女大学生为社会奉献意识弱化,其社会责任感呈淡化趋势。2 大城市情结较为严重调查显示:22 86%的女大学生
7、选择留在发达的城市(如:南宁、桂林、柳州工作;45 15%女大学生只有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才考虑去一些不发达的市区或基层工作;6 36%的说不清;这说明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比较看重经济发达城市的工作。仅有28 63%的女大学生愿意去经济不发达的市区或基层工作,只有近三成的女大学生能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经济不发达地方工作,比如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参加大学生村官选拔,特岗教师等。在访谈中,许多女大学生认为当初她们考大学时是想跳出原来的生活圈,进入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生活条件好,收入高,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更有甚者,有少数女大学生为留在大城市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婚姻做交换。3 择业心态多样
8、化在调查女大学生对工作单位选择上,近六成女大学生选择去事业单位,因为事业单位稳定有保障。55 86%的女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自主创业机遇少;16 9%的女大学生认为创业太辛苦,不如找个安稳的工作;26 44%的没有考虑过;0 8%的说不清,女大学生创业除了缺乏资金支持外,也反映出大部分女大学生不愿意自主创业,不愿意冒风险,害怕吃苦。面对就业前景的态度,46 72%的女大学生选择一般,只有17 89%的女大学生抱着乐观的态度,28 3%的女大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还有6 76%的女大学生说不清楚。对于找一份理想工作的信心,46 12%的女大学生选择心中没底,几乎没有信心,有信心的只占13
9、 92%,比较有信心的占37 93%。从这一数据可以分析出:当代女大学生虽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想主动谋求理想职业,但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认为当前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对于找一份理想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4 择业认知片面化(1对关注就业政策(如见习制度调查中显示:没注意就业政策的人占48 51%;不关注、不知道的占24 85%;只有26 64%的女大学生关注国家的就业政策。(2在择业理想单位性质选择上,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近六成女大学生选择事业单位,三成多的女大学生选择去国家机关,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热门职业,而实际上对选择的某个行业根本不了解或者不全面的了解。(3自我认识不全面。在
10、调查中显示:您认为用人单位招聘时女大学生考虑因素:八成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看重是个人综合素质,七成女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看重容貌、服饰、身高!。面对激烈的竞争,许多女大学生误以为在求职择业时自己包装的不够,于是花费高额费用购买名牌服饰,更有甚者去美容院整容,拍摄艺术照和写真集!,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就业成功的砝码,这种观念造成了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浓妆艳抹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二、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择业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女大学生不良择业观的形成是社会存在的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女
11、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双重影响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女性所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由生理因素决定,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女性的弱势地位不是由生理差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构建的。社会和文化对有关男女角色分工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期待。!1封建社会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达二千多年之久,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思想观念至今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女性的能力和价值认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女性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意识,进取意识弱、承受能力差,缺乏创新力和开拓力。由于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在改革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对女大学生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反应能力和快节奏社
12、会适应能力产生了怀疑。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期待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所以一些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挫伤了参与女大学生择业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女大学生承受着比男大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自卑、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择业心理障碍困扰着她们,使许多优秀的女大学生失去了充分就业的机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部分女大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使得她们选择曲线就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元的文化和思想的交汇与融合,西方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等影响着校园里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导致她们在择业时
13、更看重物质利益,重视经济收入,更看重环境的舒适度,只考虑个人眼前利益,更看重个人实惠,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社会奉献意识淡化,较少考虑如何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和50谐统一起来。(二女性就业政策法规不健全为了保障女性就业的权益,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规虽然都对女性的劳动权益做出有相关的保护规定,如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在录用女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就业促进法#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
14、得以性别等因素歧视劳动者,但没有具体明确构成就业歧视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劳动监察不到位以及司法渠道不畅通,在客观上为用人单位性别歧视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实际求职中,面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这些法律条文却无法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保障自身权益的武器,原因在于这些法律条文原则性太强,在法律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对用人单位的性别的歧视无法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2。(三学校就业指导不到位和课程设置滞后广西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仅限于提供政策法规、就业信息和组织招聘会,还有些高校在就业政策法规方面指导也不到位,从前面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女大学生对最新的就业政策不了解。许多广西高校就业指导课以学院为
15、单位,在大教室上课。访谈中,很多同学说就业指导课对她们择业帮助不大,她们希望能进行个性化辅导,即使不能一对一进行,也最好小班教学,这样比较有针对性。广西高校的就业指导针对是整个大学生群体,并没有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不够深入,指导层次浅,就业指导课老师多数是由学工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化,职业化。此外,广西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市场需求脱节的状况依然存在。在学科结构和对人才培养方式上不尽合理,对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只注重文化知识传授,轻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大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16、,女大学生也不例外,所学知识内容和市场需求脱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西部地区急需小语种、旅游、经贸等专业人才,而近几年高校在这些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反而压缩,导致西部急需人才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3广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立足于服务于广西经济发展,但是多数高校并没有根据广西人才需求情况调整专业设置,特别是这些适合女大学生的专业并没有很好地与市场接轨。学习和就业的脱节,造成女大学生择业时信心不足。(四家庭及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当代女大学生基本是90年代前后出生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深受现代文明思想熏陶,思想观念积极向上,而她们的祖辈、父辈是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广西的经济发展
17、还比较落后,思想比较封闭,传统观念的痕迹比较明显。许多家长将自己未曾实现的心愿寄望于女儿身上,非常重视对女儿教育的投资,认为女儿上大学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望女成凤!心切,对女儿毕业后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这些对女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扰。在择业单位性质上,大多数家长认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是女孩子工作的理想单位,稳定有保障,在企业工作不稳定,不是正规部门,名声不好听,不想让女儿去企业;在择业地点上,大多数家长较为看中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让女儿服务基层和农村,怕女儿受苦受累。家长不当的择业观念也会造成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倾向于选择稳定单位和较大城市。很多家长不愿看到女儿在创业时的辛苦,认为干得
18、好不如嫁得好!,希望女儿通过婚姻获得安逸的生活。这些观念促使她们选择了曲线就业!。这些观念和行为无形中阻碍了女大学生积极择业的意识,增强了其择业的依赖性。除了社会、学校、家庭影响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之外,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先天性生理因素造成在就业中处于弱势,落后思想观念影响阻碍其顺利就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使其在就业市场中缺乏就业竞争力。一是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女性与男性在生理上存在着先天性的差异,一方面,多数女性在体能上不如男性,不宜从事偏重的体力劳动和高危的工作,这些差异造成了女性处于某些行业的边缘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男性优越感;另一方面,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女性
19、要怀孕、生育,增加了用人单位成本4。生理上弱势造成了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产生不良的择业心态。二是女大学生缺乏正确认知。在择业认知方面,对自我不能客观评价,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及择业能力不能全面的认识,哪些行业适合自己发展,不能准确定位。在大学期间缺乏合理职业规划,造成择业时盲目,片面追求注重工作稳定性,在主观上缺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容易波动,意志不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创业意识不强。三是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高校毕业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崇高的敬业精
20、神、诚信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求高校毕业生具有全面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然而大多数女大学生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优秀,很少参加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却忽视对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51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三、结语女大学生择业观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女大学生共同努力。加快广西第三产业发展,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尤其是要大力促进适合女性来从事的教育、金融、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在全社会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文明、平等、公正的风气,健全女性就业的政策法规,为女大
21、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择业环境。广西高校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女性成才的规律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及时掌握女大学生择业心态变化,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择业观教育,为女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家长要转变观念,教育女大学生自立、自强,培养她们良好的个性和独立处事的能力,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她们自主择业或自主创业;女大学生要更新传统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客观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摆脱依附地位,积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努力提高自己的内涵,用素质和能力改变弱势!,理性、客观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
22、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科学择业观。(责任编辑:梁 梅参考文献:1祝平燕,周天枢,宋岩 女性学导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52叶文振 女性学导论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313乌尼日,胡玮 全球经济转型视野下西部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4余瑾,黄维义 女性人生的关键点:女大学生必读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1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abou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Female Students Concept of Choosing
23、 JobsT aking U niversity Female Student s in N anning City for Example ZH ANG Xin-qin,WANG Wen-juan,SONG Zhong-f a(Co 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Guangx i U 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Abstract:A lo ng w ith our natio ns higher education from t he elite stage to the po pular stage,the r ank of femal
24、e students g row s faster and faster,and the difficult pr oblems of female student s choosing jobs is also follo wed T he causes of difficulty o f univ er sit y female students cho osing jobs ar e co mplex T he unscientific co ncept of cho osing jobs is o ne of the impor tant causes of their em ploy
25、ment T herefo re,str eng thening the concept of female univ ersit y students cho osing jo bs is significant Based on the empir ical investig atio n o f univ ersity female students in Nanning cit y,t he paper analy ses t he pro blems and causes o f the cur rent con cept of female students cho osing j
26、obs to find out w her e their plightKey words:univer sity fema le student s;concept of choo sing jo bs;status;causes(上接第46页Thoughts on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the Chinese Languageand Literature Curriculum in Local CollegeXIANG Biao(Chinese Lang uage and Literature Dept,H uaihua University,H uaihua
27、418008,ChinaAbstract:With China's eco no mic and social dev elopment,the traditional curr iculum and course contents of the Chinese lang uag e and literature in the local colleg es hav 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 equirem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 pment,t he div ersity trends the g raduatesemplo yment,and the requir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去渍台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中国金属板折弯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项目评估报告
- 污水厂调试运行报告
- 快消品行业包装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5
- 2025年数字货币对金融行业监管政策与市场影响报告
- 产品开发合作合同(电梯按键消毒器)
-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设备研发效率与成本控制预研报告
- 尾矿资源化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协同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地热能源供暖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临床药学科工作总结与新策略计划
- 焊工(初级)实操理论考试1000题及答案
- 校区无人机航测方案设计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交流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工程造价咨询项目委托合同
- 小学生烘焙知识
- 《法律职业伦理》课件-第二讲 法官职业伦理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培训课件
- (一统)昆明市2025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 化学试卷(含官方答案)
- 社区中心及卫生院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分析报告模板
- 个性化旅游定制服务设计与运营策略制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