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进_第1页
洗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进_第2页
洗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进_第3页
洗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进_第4页
洗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洗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进孙 庶(黑龙江龙煤集团辽宁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 要:由于捞坑分级效果差,导致+0.5mm 超粒进入浮选系统,对浮选各工艺环节产生很大的影响,经过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进,使大部分粗精煤得到回收,显著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关键词:颗粒;煤泥;高频振筛中图分类号:T D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8725(200907 0116 02Improvement of Thick Coal Sludge Recovery Systemfor Coal Washing PlantSU N Shu(L iaoning Branch,H eilongjiang P

2、rov ince L ong mei Comp.,Har bin 150000,ChinaAbstract:Because the pit g raduation effect is bad,causes +0.5m m ultr a gr ain into the flo tation process sy stem,and produces very tremendous influence to the v ar io us link o f flotation process.With the thick coal sludg e r ecovery system 's im

3、pr ovement,makes the m ajor ity of thick refined coal obtain the recycling ,o bv io usly raises the econom ic efficiency.Key words:size;coal sludg e;hig h frequency screen收稿日期:2008 12 17;修订日期:2009 04 29作者简介:孙 庶(1972 ,男,七台河人,工程师,1994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选矿专业,龙煤集团辽宁公司从事技术工作。0 前 言七煤集团公司一洗煤厂是一个年处理能力在200万t 的大型选煤

4、厂。该厂主洗焦煤,采用跳汰浮选联合流程。煤泥量大幅度增加,使得浮选入料中煤泥含量增加。该厂煤泥量占入洗原煤量的百分数由原11.8%增至18%以上,这无疑会增加浮选系统的难度,严重影响浮选效果以及全厂生产技术指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1 煤泥粒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浮选入料、精矿、尾矿筛分浮沉试验得出的结果分析了不同粒级煤泥浮选实验结果,见表1。表1 不同粒级煤泥浮选实验数据表颗粒(网目入料精矿尾矿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精煤分配率%选择性系数选分系数K1K2+350.49642.102.65合计10013.2085.078.3517.9340.83由表1得出:+35网目与+65网

5、目粒级选择性系数都<0.5,选择性等级比较差,因此浮选效果差。这部分粗煤泥在入料中含量较高为25%,灰分较低为8.05%,比最终精煤灰分10%还低1.95%,并且精煤分配率低。由此证明:这部分低灰精煤泥有相当一部分损失在尾矿中,根本没有经过分选,从而导至尾矿灰分偏低,仅为40.83%。2 粗煤泥对工艺环节的影响该厂浓缩浮选工艺,捞坑溢流进入原矿浓缩机,然后进入浮选,因此,捞坑分级效果好坏对于进入浮选作业粗煤泥含量多少有直接影响。该厂捞坑分级效果一直很差,捞坑跑粗严重,这是粗煤泥的主要来源,必将对浮选、压滤等各工艺环节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生产效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降低精煤回收率。损失

6、在尾矿中的这部分+65网目粗的煤泥,是应该回收的精煤产品,但是现在只能进入煤泥产品。(2增加了浮选药剂耗量。粗煤泥进入浮选,不但增加浮选煤泥量,而且浮选入料粒度比约在1000 1以上,同样浮选条件、药剂制度无法使浮选不同的各个粒度有相近的浮选速度和选择性,使药剂制度更加复杂化,无疑增加药耗。干法选煤实际应用与管理李超伦(鹤矿集团公司新岭煤矿,黑龙江鹤岗154100摘 要:在干法选煤过程中,以新岭矿选煤厂FG X 型选煤设备为例,阐述当入料煤发生变化时,要准确操作振动电机的振幅、床面角度、进风量等。使商品煤质量达到最佳,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词:入料粒度;床面角度;床面煤层厚度;风量;振动电

7、机振幅中图分类号:T D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 8725(200907 0117 02Brief Analysi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Management of Dry Cleaned CoalLI Chao lun(X inling Co al M ine,Heg ang M ining Inadstry Gr oup Co mpany,Heg ang 154100,ChinaAbstract:In the cour se of dry co al selecting ,taking the FGX type coal selectin

8、g equipment as an ex ample,expounds w hen the feeding co al chang es,must accur ately r un the sw ing of v ibrating e lectric motors,the ang le o f the bed surface,the input air and so on in o rder to make the quality of the sale coal best and achiev e go og economic benefit.Key words:feeding materi

9、als size;bed ang le;co al thickness of the bed;air quantity;sw ing of v i brating electric motors 收稿日期:2009 03 07;修订日期:2009 04 29作者简介:李超伦(1961 ,男,黑龙江鹤岗人,工程师,现在鹤矿集团新岭矿选煤厂从事技术工作。联系电话:130*0 前 言干法选煤(俗称风选技术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新型选煤方法,具有不用水,工艺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高品煤回收率高,能耗低,劳动生产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占地面积小,设备事故率低,建设周期短等一系列优点。已在煤矿,煤炭集运站,焦

10、化厂,火力发电厂等企业广范应用,尤其是近年来在矿区新建的中小型选煤厂,普遍采用这种选煤方式,主要技术性能特点:采用自生介质(粉煤作为气固相混合介质分选,无需资源,只靠风力,因此入选物料粒度范围较宽,利用机械振动使物料近似螺旋运动,利用风力松散床层并与细物料组成混合介质,不必将物料吹离床层表面,所需风量小,并利用床层中颗粒相互作用产生的浮力效应,越靠近矸石端,床面密度越大,因此可得到粒度级别宽的纯高度的矸石。(3破坏压滤机工作状态。粗煤泥进入浮选系统,大部分损失在尾矿中,然后进入压滤机,当压滤机入料中含较多粗粒时,滤饼不容易粘成饼,不能整体脱落;当再一次压紧时,两滤框之间便形成煤泥夹块,造成滤饼

11、局部受力不均,导致滤板弯曲变形或 喷浆!。3 粗煤泥回收系统的改造(1改善捞坑分级效果。重新整修捞坑溢流堰凹凸不平的地方,及时进行设备维修,以保证捞坑周边溢流;改装捞坑中心的稳流套筒,保证捞坑内液相工作平衡,避免液面 翻花!现象;合理控制捞坑入料量,但当主洗机处理量加大时,势必增加捞坑负荷量,现有捞坑沉淀面积显得不足,如果再增设一个捞坑,厂房空间又不允许。溢流中混入超粒现象不可避免。(2增设粗煤泥回收系统。粗煤泥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图见图1。4 结束语改造后,每年回收的精煤产率1%,按年入洗能力200万t,精煤与煤泥差价为230元/t(公司内部售价计算,则可提高经济效益460万元。改造后药剂耗量明显减少,比改造前节约了0.17kg/t 干煤泥,每年入浮干煤泥量按36万t 计算,则年节约浮选药剂61.2t,降低药耗节约资金18.819万元。图1 粗煤泥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图改造后,粗煤泥得到回收,压滤机工作状态保持良好,设备事故减少,3台压滤机每年可节约设备维修费用465万元。经过粗煤泥回收系统改进后,经济效益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