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课讲义 平面构成_图文_第1页
平面设计课讲义 平面构成_图文_第2页
平面设计课讲义 平面构成_图文_第3页
平面设计课讲义 平面构成_图文_第4页
平面设计课讲义 平面构成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面构成第一章 构图一、定义构图,从广义上讲,是指形象或符号对空间占有的状况。狭义上讲:构图是 艺术家为了表现一定的思想、意境、情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用审美的原 则安排和处理形象、符号的位置关系,使其组成有说服力的艺术整体。二、构图法则如果要进行高度的概括,就是变化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 一。其他规律,大抵都是从属于这个规律。1、对比,在这里是指一种造型因素就其某一特征在其程度上的比较。如:明暗色调这一造型因素,它的特点是深和浅。线条有长短的对比;形体有方圆对 比等等。(1点、线、面的对比A. 点的对比:点连续延伸的轨迹成为线,密集成片而成为面。由于疏密变化 而转化为明暗色

2、调。点彩化画派的作品就是例子。 这幅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称得上是修拉的色彩科学实验中的经典作 品 。 点彩绘画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画法 , 道理并不深奥 , 就和小朋友经常玩的拼图游 戏有一点像 . 一块块的颜色被分解了之后就像一小块一小块的拼块 . 赤橙黄绿青 蓝紫等各种小色点被仔细地排放在一起 . 慢慢的整张画的颜色就丰富了起来 , 轮 廓、形状要拼的图象也一点一点清晰明朗了。 看修拉的画感觉很朦胧,好 象人、静物、景物都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中。远看整体感强,走进看,又发现 了更多色彩。丰丰富富,整个画面生动,有变化。 B. 线的对比:即可以作为物象的边缘,又可独立的表达一定的形象。 例如线的

3、 直与曲;长与短。 (3面的对比:在立体艺术中指的是形体,在平面艺术中指两度空间的占有。关于方与圆的对比,在多数以圆作为环境的形象中,方形易突出。反之则圆 形突出。 (4点线面综合对比 2、均衡(1非对称式均衡是一种感觉上的均衡 :任何人都不可能准确判断画面上的物象实际重量。 因 为纯数心理意义上的重量 , 按照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及与人的关系密切程度 而定。大体次序:以人为重,其次为动物、人造器物、植物、自然物质。如图 3从物理意义上 , 无论如何是不均衡的, 因为左侧的树木无疑比比右侧的人物重的 多,但因为人物的重要性,所以感觉是均衡的。又如图 4中的山石实际分量比马匹重,但马匹和人们关

4、系密切,所以也是均衡的, 另外,这张图还体现出了构 图的远近关系近处相比远出略现重一些。 (2关于色块的大小深浅聚散的均衡分布A 画面上的形的分布已取得均衡,但经过施加深浅色调,产生如 B 的情况。 深色色块导致右侧偏重,调整的办法:将物象在构图中略向左移如图 C ,略略升 高右侧物象明度,(使之变浅或略略降低左侧的明度如图 D ,如色调是不可变 因素,而形是可变因素时,可变为 E ,也能取得趋于均衡的效果。以上实例,不妨归纳为:色调的不均衡,可从调整形体大小进行补偿;形体 的不均衡 , 也可从调整色调的深浅进行补偿。 两者在不可变动的情况下还可以通 过画幅边沿关系的改变,进行调整,这是最常用

5、的办法。 (3关于形体和色调的均衡在心理上的衡量:在暗色背景前,明度与面积成反比,反之亦然。如图 5。色块面积小而与背 景明度反差大,色块面积大与背景反差小,两着可以取得均衡。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 -点、线、面一、 点的形象1. 点的定义细小的形象称之为点, 它是视觉元素中最小的单位, 点可以看作是一切形态的开 始,它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并具有矢量化的特征。点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超过一定比例的点,就转化为其他形态元素。2. 点的特征(1相对性, 点是在对比中存在的,通过比较显现。(2无面积, 点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点的大小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大小与其周围形象产生

6、的比例决定。3. 点的形态点的形态可分为几何形态和自然形态。(1几何形态中有方、圆、三角形等形态。不同的形态在视觉上反映不同的特征 与个性。如圆点给人饱和、圆满的印象;方点是人感到坚实、安定、稳定;而三 角常使人产生一种尖锐感,但与圆、方相比,带有一定的方向性。(2自然形态的点来自于自然界,没有特定形状,在视觉上给人以灵活多变的感 觉。4. 点的心理特征(1单点单点有着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当点居于画面中间的时候就会让人感受到平 静、集中的视觉感受。如果点的位置偏移,就会给人一种不安定的视觉感觉。 同时点又好像被画面的边缘吸引。形成丰富而多变的视觉力。(2两点对于两点在原单点的基础上还存在另外的一

7、种视觉张力,会引导视觉移动, 形成视觉流程。同时两点相连就可以具有方向感。(3多点三个以上的点可以称为多点, 多点的并置可以形成灰面, 大小点的有顺序并 置,可以形成空间感。4. 点在设计中的应用一点为主的平面设计中我们既要看到点的灵活性又要注意点的不稳定性 , 尽 量利用点的大小、方向、位置的变化产生丰富的聚散效果 .二、 线的形象1、线的概念a.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是面相交的边界 。b. 在几何学中,线有长度而无宽度。c. 在图形中,线是有宽窄、粗细之别的。2、线的形态线可分为直线和曲线。直线使人联想到安静、秩序、坚硬、平和、单纯;曲 线让人感到自由、随意、流畅、优雅。根据实际存在的线与

8、存在我们感知意识中的线, 又可把其分为积极的线与消 极的线。 使用制作工具或手绘制出来线, 是我们通常确认和使用的线, 被称为积 极的线; 消极的线存在于我们的感知意识之中, 不直接造线, 而是用间接的方式 显现线的存在。3、线的性格垂直线具有明确、刚毅、沉着、力度感、富于生命力、有伸展的感觉,粗的 垂直线是崇高、信心的表现,系的垂直线挺拔、秀气,富于理性,过分细的垂直 线有渺小、文弱、神经质的特征。水平线有稳定感、 平和、 舒展, 是静态的感觉, 让我们联想到远处平静的海 面和地平线,是永恒的象征。斜线具有动势、 冲击、 飞跃的方向感, 向上倾斜的线有上扬的感觉, 使我们 联想到飞机的起飞,

9、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 是力和速度的结合; 向下倾斜则给我们 带来消极的心理感受。曲线较直线更具有动感、 变化、 柔和、 优美的感觉, 是女性的特征, 是流动、 活泼的性格反映。三、面的形象1、面的概念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2、面的形态特征a. 面是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b. 面是有大小、分布、空间关系的3、面的分类与心理特征1 几何面 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公式进行描述, 是按照某种数率进行运行的线的 的轨迹。分为直线构成的面和曲线构成的面, 直线构成的面能呈现一种安定的秩序感, 在 心理上具有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曲线构成的面,比直线柔软,有数理 性秩序美感。

10、2 自由面 它的形成过程具中充满了偶然性与不确定因素。 自由面充满了自由带 给人愉悦,但也容易出现一种散漫、无秩序、繁杂的效果。3 实面 是由连续不断记录的线的轨迹构成面。 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稳定、 坚实、 明朗。4虚面 是间隔记录线的轨迹。给人的心理感受是神秘的,变换莫测的。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1、变化与统一统一与变化是一对辩证的矛盾关系, 是宇宙运动发展的规律, 亦是形式美法 则的集大成者, 其他法则均围绕其展开, 因此统一与变化可称得上是形式美法则 中的根本大法。我们在探讨形式美时, 即要求统一, 又要找变化, 光统一而无变化会使作品 流于简单、呆板、浅薄、单调与乏味;光变化而无

11、统一则会使作品失于散乱、琐 碎、喧宾夺主、画蛇添足等。因此,我们应该讲求既统一又变化,既主题鲜明、 基调一致,又变化丰富、具体鲜活,这样才能使作品完整统一,特征强烈,同时 又细致耐看, 生动灵气。 统一可以借助于夸大或强调画面中的某一元素, 使其成 为画面中占绝对压倒优势, 以形成画面的主调。 在此前提下, 强调细节的对比变 化,激活其内的张力,让局部出现亮点,真正做到“尽精微、至广大”。如在民 间木版年画中靠黑线来统一, 凭借色彩求变化即属此类。 而在西方现代派大师蒙 德里安的画中, 是靠那象征宇宙的初始归宿的经纬线来实现统一的; 在齐白石的 笔下,红花墨叶是其风格,那红花是变化,而那墨叶是

12、统一,将一切纯色、光鲜 皆统一于那骨法用笔、墨分五色的点、线、面之笔墨构成中。2、对称与均衡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 如鸟类的羽翼、 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 对称 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 感, 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 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直线, 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如果两部分的形状完全 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均衡则是利用视觉量的心理平衡原理, 即等量不等形, 来使画面在对比变化中求得平衡,因此是要冒风险的,而恰恰是历险之后的平衡方变得更精彩耐看, 如同杂技、舞

13、蹈表演一样,给人以惊喜和振奋。3、韵律与节奏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 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 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韵律原指音乐 (诗歌 的声韵和节奏。 诗歌中音的高低、 轻重、 长短的组合, 匀称的间歇或停顿, 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 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 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就是韵律的运用。 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 合重复易于单调, 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 等比处理排列, 使之产 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4、对比与调和大凡事物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尽显本色, 也只有经过对比, 才能使双方的特征

14、变得更加强列。 因此, 无对比也就是无关系可言, 只有在差异不同的对比关系中, 才能形成画面的张力, 也才能平添其艺术魅力。 调和的作用是使矛盾着的双方趋 于平衡,即谐调双方的对比关系。对比与调和这组矛盾在装饰表现中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只强调对比, 不注重 调和, 画面就会生硬、 冲撞、 支离破碎而不谐调, 而如果一味只强调和而忽视对 比,也会使画面软弱、沉闷而缺乏生气,因此要既强调对比,亦注重调和,使作 品既充满张力, 亦趋于平衡, 凭其生动与完整来打动观者。 如在民间木版年画中, 红、黄、绿、紫等纯色对比强烈,而利用黑线巧妙地加以调和,使画面既喜庆热 烈和鲜亮, 同时亦谐调、 完整和充实。

15、 再如云南画派重彩中, 强调其色彩的丰富 斑斓, 同时云南画派重彩中, 强调其色彩的丰富斑斓, 同时用金、 银线来调和画 面, 使其实现对比谐调。 因此, 对比与调和手法可以依据作品的主题基调按比例 分配, 或以对比为主, 或以调和为主, 前者现代艺术中表现居多, 后者则更近于 古典样式。总之,合理并巧妙地利用对比与调和手法会使装饰表现大为增色。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表达形式一、 基本形与骨格1、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 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 好的构成效果。a. 组形:在构成中,由于

16、基本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 主要有:b. 分离:形与形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c. 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d. 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e 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f. 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g. 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h. 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i. 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2、 骨格骨格网决定了基本形在构图中彼此的关系 。 有时骨格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骨 格的不同变化会使整体构图发生变化。骨格分为:a.规律性骨

17、格:规律性骨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规律的数字关系,基本形 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b.非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一般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c.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是使基本形彼此分成各自单位的界线,骨格给形象 准确的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内可自由改变位置、方向、正负,甚至越出骨格 线。d.非作用性骨格:非作用性骨格是概念性的,非作用性骨格线有助于基本形的 排列组织,但不会影响它们的形状,也不会将空间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骨格单位。 e.重复性骨格:是指骨格线分割的空间单位在形状、大小上完全相同,它是最 有规律性的骨格,基本形按骨格连续性的排列。二、

18、构成方法1、重复与近似(1重复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 , 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 重复是设 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 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 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 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重复的类型:a.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 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b.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 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

19、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c.形状的重复 :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 , 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 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d.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e.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f.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g.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2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 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 。 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近似的分类:a.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

20、同人类 的形象一样。b.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 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 2、发射与渐变(1 发射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太阳四射的光芒就是发射的。发射具有方 向的规律性,发射中心为最重要的视觉焦点,所有的形象均向中心集中,或 由中心散开 , 有时可造成光学动感 , 会产生爆炸的感觉 , 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发射的分类:a.中心点的发射:由此中心向外或由外向内集中的发射。b.螺旋式的发射:螺旋的基本形式已旋绕的排列方式进行的,旋绕的基本 形逐渐扩大形成螺旋式的发射。c.同心式发射:同心发射是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箭靶的图 形。 (2渐变 渐变是我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 , 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 在行驶的道路上 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渐变的类型:a.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 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b.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c.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 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d.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