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入口的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建筑入口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从外部空间进入建筑的内部空间时,它起到了关键的过渡作用。由此看出,不论是建筑入口本身,还是对于建筑整体,它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入口;空间形态;设计 【 abstract 】 building entr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ing, in people from outer space into the building interior space, it has played a key role transi
2、tion. From that, whether building entrance itself, or for the whole building,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building entrance; Space form;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入口,可以全面理解为入口过渡空间。它是指从进入建筑所控制的领域范围开始,一直到达入口台阶前。入口过渡空间是一个边缘的、意义丰富的、充满了不定性的区域,各种不同的信息在这里交融。成功的处理过渡空间,可以使整个建筑形成一个功能上更有效,空间
3、上更丰富的丰满的有机体。本文从空间角度对建筑入口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筑入口的设计方法进行概括总结,探讨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建筑“整体化”设计方法。 一、入口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 建筑入口是限定和联接内外空间的元素之一,为人们生存空间的“内”与“外”提供了可识别界限,同时,也是联系内外生活,沟通内外空间的物质手段。入口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 空间形态的过渡。入口过渡空间可通过设置标志物、利用自然物式建筑构成界面的围合以及光线、方向、表面、高度等的变化,使人们意识到过渡空间的存在,产生领域感。 环境形态的回应。入口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两方面: 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入口的设
4、计应根据不同的场地特点,综合考虑入口与引道、地形、植被、气候等的关系,从而使入口空间形式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二是通过入口设计进行外部环境再创造,即利用雕塑、花木、喷泉等小品设计,丰富美化入口,同时通过对入口空间的处理,把内部空间外部化,或把外部空间内部化,促进建筑内外空间的交融,给建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外部形态的协调。建筑设计中,建筑入口的视觉重点只有一处,因此在设计时需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强化处理,使建筑入口与建筑整体形态协调一致。 二、现代建筑理论对传统建筑入口的分类 在传统建筑中,可以简单的将入口称之为“门”。门在建筑个体和群体组合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古典建筑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5、。从建筑入口的空间位置分,城市中有城门,坊巷中有坊门,院落中有院门、垂花门,单体建筑中有房门。 梁朝顾野王所著玉篇将门分为两大体系:“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即门有两大类别,一类是划分区域的门,另一类是建筑物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代建筑理论从建筑入口形态的功能组织和构成要素出发,将建筑入口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外饰型入口 外饰型入口的本体结构与装饰构件分开,是建筑入口最基本的类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的多变性。外饰型入口的象征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象征性。传统民居中的“牌楼”应当属于外饰型入口。 结构型入口 结构型入口是一种直接利用建筑本体结构实现入口功能,不依靠其他的外加构件达到目的,并忠实
6、地表现结构力与美的入口类型,这种入口常常带来震撼人心的感受。 空间型入口 空间型入口提供一种全息的、多方位的信息传达方式,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入口类型。空间型入口是以空间为主角,将围合空间作为形态处理的重点,而将界面的表层处理放在其次。 复合型入口 建筑入口形态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特征,可以统称为复合型入口。复合型入口除具有它所包含的上述入口类型的特点之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丰富的层次。它是几种入口类型的交叉组合,实体构件与空间形态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入口就是一个复合型的入口序列。 三、对传统建筑入口形态设计的学习与继承 1. 符号的提取与创新运用 纵观中西方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西
7、方古典建筑形式早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时就大规模传入中国,到20世纪40年代已成为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建筑入口空间的表现上,主要出自于一些西方正统建筑师的手笔,直接套用正统的古典式处理手法,中规中矩。有一批建筑,在西方古典形式的外形中夹杂着一些中式传统的细部或是中西做法杂然并存。在北京,许多清末的新政建筑和门面在维持西式总体轮廓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砖雕的方式做了大量繁琐的吉祥图案。于巴洛克式门坊中揉入碎密的传统建筑云纹、游龙等,流传甚广。 2. 西方古典建筑入口形式的抽象运用 古典建筑确定的结构和形制以及严格的比例关系,使它们具备这种抽象化的可能性,纵观西方古典各国的建筑入口空间,在界
8、面直接开口或以门廊为过渡空间,偏重于构件的形态和立面的装饰,突出界面本身的雕塑感以及几何特性,以形成丰富的外观形象。这些造型在简化后,由规则的几何图形组成。在今天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抽象简化为二维符号之后的模式,在现代建筑入口中已经常被使用。 四、现代艺术思潮对现代建筑入口形态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它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是在当时的经济、哲学、文化、消费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合理影响下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演化出各种形式的设计流派、设计风格。 观念的转变 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机械化大生产的扩展与蔓延,新的设计元素与风格大量涌现,酝酿着现代设计思潮的全面展开。 繁芜纷杂
9、的后现代设计流派 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的欲望自然会变得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繁荣使社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使设计界出现了各种后现代设计的思潮和流派。 建筑大师对建筑入口形态设计的演绎 建筑大师们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带到建筑中去,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入口样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更大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将建筑入口表现的近乎完美。高迪新艺术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中涵盖了他对自然的向往,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探索其独特的塑性建筑,其圣家族大教堂和米拉公寓,从入口门廊到室内装修细部都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突出建筑材料原有的质感,高迪认为表达教堂的高贵品质应当是真实的美,而
10、自然的美才是真实的,这种模拟自然的客观效果为教堂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参考文献: 【1】梁振学建筑入口形态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美金伯利·伊拉姆著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3】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刘萌. 论现代建筑入口形态的设计取向. 大家. 2011(15) 【5】韩雁娟,郑东军. 入口-空间-形态建筑“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广州大学学报. 2005(12) 【6】美 C亚历山大. 建筑模式语言M . 王听度, 周序鸿译.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7】美 C亚历山大. 建筑的永恒之道M . 赵冰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合同
- 环境监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 农业种植试验与推广合作协议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协议文本
- 2025黑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面向社会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河南西沟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员2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南充临江东方发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品设计的可行性研究试题及答案
- 高二物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 王庄矿5.0Mt-a新井设计 - 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2025年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安全知识)安全教育与培训试题册
- 第18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 人教统编版2024版
- 砭石疗法与传统中医理论的关系及发展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建设项目规划与审批》
- 浙江台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3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3年)
- 2025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 2025贵州茅台酒股份限公司和义兴酒业分公司招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17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教师版)
- 零碳物流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