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一、名称解析(20分)视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真倾角:指倾斜平面上的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侧伏向:线状构造所在平面指示线下倾的走向。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为此线在那个 面上的侧伏角。倾伏向: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下倾斜的方位,通常用方位角表示。倾伏角:倾斜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所夹之锐角。线应变:物体内部一点,在一定方向上的相邻指点排列成质线,质线上的相邻质点方向的相对位移造成线变形,对线变形的度量称为线应变。剪应变: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在变形后其夹角偏离直角的量称之为
2、角剪切应变,其正切称为剪应变丫。剪裂角:剪裂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共匏剪裂角:两组共宛剪节理的夹角。均匀应变:变形前后各质点的应变特征相同。非均匀应变:变形前后各质点的变形特征不同。非均匀变形分连续变形与不连续变形两种。应变椭球体:设想在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的单位球体,均匀变形后成为一椭球体, 以这个椭球体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特点即应变椭球体。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如果 各增量应变椭球的主轴始终与有限应变椭球的主轴一致,这种变形叫共轴递进变形。旋转变形:变形过程中平行于应变椭球体主应变轴方向的物质线方位发生了改变的变形:应 变,称为旋转变形。非旋转变形:变形过程中平行于应变椭球体主
3、应变轴方向的物质线方位始终保持不变的变形, 称为非旋转变形。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形状与初始状态对比发生的变化,称为有限应变。劈理:劈理是一 种潜伏在分裂面将岩石按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劈理域:劈理域通常指由层状硅酸盐或不容残余物质福集成的平行或交织状的薄条带或薄膜。 透入性构造:指一个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弥漫整体的构造现象,反应地质体的整 体发生了变形或 变质作用。非透入性构造:指那些仅仅产出于地质体局部或只影响其个别区段的构造,如节理断层之类 连续劈理:凡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全部定向,或劈理域宽度极小,只能借助偏光显微镜和电 子显微镜才能分辩劈理域和微劈理,均称
4、为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劈理域在岩石中具有明显的间隔,用肉眼就能鉴别劈理域和微劈 石的劈理,称为 不连续劈理。拉伸线理:拉伸线理是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毓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 行排列而显示的 现状构造A型线理。交面线理:交面线理是两组面理相交或层理相交的线理,长平行于同期褶皱的枢纽方向,B型 线理。窗杈构造:窗根构造是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梭柱的半圆柱状大型线状构造,根柱表面有时被 磨光,并蒙上一层云母等矿物薄膜,其上常有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沟槽或突起并常被与之直交的 横节理所切割。枢纽:单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褶皱脊线:同一褶皱面上的沿着背形的最高点的连线为脊线;翼间角:正交剖面上两翼
5、间的内夹角;轴迹:轴面与地面或其他任何面的交线称为轴迹;平行 褶皱: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厚度在褶皱各部分一致,弯曲的各层具有同一曲率中 心;相似褶皱: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相似的弯曲,革面的的曲率相同,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 隔档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组成,其中背斜是紧闭的,而向斜较开阔。隔槽式褶皱:由一系列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的褶皱组成的,其中向斜较紧闭,而背斜较 开阔。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称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岩 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褶皱,称横弯褶皱作用。节理系: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 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6、节理组称为节理系节理组: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力学性质相同的一群 节理称为节理组。共版剪节理:典型的剪节理常常组成共宛“X”型节理系;张节理: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由剪节理产生的破裂面;滑距:断层两盘实际的位移距离;断距:被错断岩层在两盘对应(标志)层之间的相对距离;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的水平距离;阶步:在断层滑动面上常见有与擦痕直交 的微细陡坎,这种陡坎称为阶步。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是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 或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构造。飞来峰:在逆冲推覆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这样的老岩层称推覆体。当推覆体 遭受强烈剥蚀,周围
7、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 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叫 飞来峰。构造窗:在逆冲推覆构造中,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外来的老岩层称外 来岩块推覆体, 相对停留在原地的新岩层称原地岩块或下伏岩块。当外来岩块遭受剥蚀,中间剥蚀掉而露出一块 新岩层(下伏岩块)来,就称为构造窗。同沉积断层:又称生长断层,主要发育于沉积盆地边 缘。在沉积盆地形成发育 过程中盆地不断下降,沉积不断进行,盆地外侧不断隆起,这些作用都 是由于控制盆地边缘断层的不断活动而发生的。地垒:主要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反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中间共同的下盘上升,两侧的断层上盘 下降;地堑:主要由两组走向近平行且相向倾斜的正断层
8、构成,两条断层中间的共同上盘下降,两条断 层的下盘上升。二填空1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或 中的。(地壳, 岩石圈,地质构造)2 .地质构造研究应包括构造的、运动学和 研究,以及构造发育、演化的。(几何学,动力学,历史分析)3 .沉积岩中可以用来确定岩层顶底面的原生构造主要有、_、等。(斜层理,粒级层序,波痕,泥裂,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5 .岩层的产状类型包括、。(水平,倾斜,直立,倒转)6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 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 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小于;)7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
9、形等高线呈 方向弯曲,但岩层露头线的弯曲度 等高线的弯曲度。(相同,大于)8 .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 方向弯曲。(相反)9 .岩层的露头界线形态,决定于、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岩层产状,地形)10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厚度,产状,地面产状)11 .地层的接触关系按成因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13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T 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和遭受剥蚀)14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T 再下降接受沉积。(下降接受沉积,褶皱上升(常伴有断裂、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等)
10、15 .确定不整合存在的标志主要有、-、等。(地层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17 . 岩石变形的五千中方式为、-o (拉伸,挤压,剪切,弯曲,扭转)18 .按变形后的形状可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 和 o(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19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一般要经历、和三个变形阶段。(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破裂变形)20 .当岩石发生剪切破裂时,包含最大主应力轴cl象限的共甄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共施剪切破裂角)21 .剪裂角是指 与 夹角。(最大主应力轴c 1,剪切破裂面)22 .最大主应力轴方向与剪切破裂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剪裂角)25 .在同一动力持续作用的变形过程中,如果应
11、变状态发生连续的变化,这种变形称为。(递进变形)26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围压,温度,溶液,孔隙压力,时间)27 .褶皱形态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和。(背斜,向 斜)28 .褶皱要素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轴迹)29 .褶皱枢纽一定是褶曲的同一层面上 的联线。(最大弯曲点)30 .在横部面上,根据轴面产状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形态描述为、。(直立,余斗歪,彳到转,平 卧,翻卷)31 .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可将褶皱(里卡德分类)分为、 O (直立水平,直立倾伏,倾竖,斜歪水平,平卧, 斜歪倾伏,斜卧)32 . 褶皱层的上、下褶皱面倾角 相等的切点的联线
12、称。(等倾斜线)33 .常见的褶皱组合类型有、(穹窿和构造盆地,雁行式,隔档式和隔槽式,复背斜和复向斜)34 .褶皱形成机制的基本类型有、_、。(纵弯褶皱作用,横弯,剪切,柔流 )37 .按节理的力学成因可将褶皱分为 和。(剪节理,张节理)38 .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一0(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39 .根据节理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 、0(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40 .节理整理和统计一般采用图表形式,主要有、_、。(玫瑰花,极点图,等密图)41 .在垂直于被错断岩层走向的部面上可测得的断距有、。(铅直断距,地层断距,水平断距)42 .按断层两盘相对运
13、动可将断层分为、一0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43 .据安德森模式,形成正断层的应力状态是 直立,(,)44 .据安德森模式,形成逆断层的应力状态是 直立,。3,)45 .据安德森模式,形成平移断层的应力状态是 直立。G2,)46,识别断层的地貌标志主要有、_、0(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断的山脊,山岭和平原的突变,串珠状湖泊洼地,泉水 的带状分布,水系特点)47 .韧性断层主要发育在地壳的. (深48 .反牵引构造发育于正断层的。 联;盘)49 .逆冲推覆体带可划分为、_、四种基本类型。(e型俯冲,A型俯冲,陆-陆碰撞型,陆内俯冲带)50 .从几何的角度来看,任何地质构造都可以概括为 和。
14、1面状构造,线状构造)51 .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可划分为 和 两类。(透入性,非透入性)52 .按劈理的传统分类可将劈理分为、和“(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53 .按劈理发育的不同地质背景可将劈理分为、-、。(轴面劈理,层间劈理,顺层劈理,断裂劈理)54 .变形岩石中小型线理有、一(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交面线理)55 .变形岩石中的大型线理有、。(石香肠构造,窗杈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三、选择(20分)四简答题(30分)1 .简述野外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2 .如何区分张节理与剪节理3 .试述“ V ”字形法则4 .简述角度不整合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5 .比较相似褶皱与平行褶皱,I
15、B)的主要特点6 .根据哪些标志可以判断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7 .用安德森模式简述断层形成的方式8 .沉积岩有哪些原生构造可以判别岩层的顶底面9 .如何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10 .何为节理分期如何分期11 .何为节理的配套如何配套12 .如何确定断层活动的时间13 .试述褶皱位态分类14 .试述兰姆赛褶皱等倾斜线分类15 .褶皱的组合形式。16 .同沉积断层的主要特点17 .简述岩石的变形阶段及各阶段特点。18 .试述影响岩石变形的主要因素。19 .简要分析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型式。20 .分析不同性质断层引起的断层效应。001问:1、D2与n的接触关系为9 2、F为断层,形成时代为O ? 3、褶
16、皱形态为,形成时代为。?4、花岗岩体.与J1的接触关系为。答案:1、D2与J1的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2、F为逆断层,形成时代为J1/P2。3、褶皱 形态为斜歪倾伏,形成时代为J1/P2。4、 花岗岩体,与J1的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问题:?1、图中有个不整合,其类型为0002、图中P J形成的褶皱位态类型为23、F是断层,形成时代为4、各地质事件序列由老到新为O答案:1、图中有3个不整合,其类型为平行 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2、2、图中P J形成的褶皱位态类型 为直立倾伏。3、F是正断层,形成时代为K2/J3之 间。4、4、各地质事件序列由老到新为。(成岩) 第一次构造变动P-J3成岩第二次构造
17、变动+岩浆活动一一 K1K2沉积成岩一一上升决jR主+由003问题:1、K1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为接触,D2与下伏地层为接触2、根据褶皱位态分类,寒武系一 D形成的褶皱止确命为O3、岩体,y)与Pt D地层为一接触,与K1为接触。4、F1是断层。答案:1、K1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D2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根据褶皱位态分类,寒武系一 D形成的褶皱正确命为直立倾伏。3、岩体与Pt D地层为侵入接触,与K1为沉积接触。4、F1是正断层。004问题:1、K2与J1地层接触关系为O2、n与下伏地层为为O3、寒武系一 01组成的褶皱构造特征为。4、F为断层,依据为O5、地质事件发生顺
18、序由老到新为答案:1、K2与J1地层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2、J1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3、寒武系一 01组成的褶皱构造特征为倒转褶皱。4、F为逆断层,依据为同斜倒转褶皱,断层效应。5、地质事件发生顺序由老到新为D-C3沉积成岩一一褶皱+断问题:1、图中存在 个不整合,其类型有。2、F1为 断层,F2为断层。3、褶皱有,按其褶皱位态分类应属于 褶皱。4、写出地质事件发生顺序(由老至新)答案:1、图中存在2个不整合,其类型有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2、F1为逆断层,F2为正断层。3、褶皱 有背斜、向斜,按其褶皱位态分类 应属于直立倾伏褶皱。4写出地质 事件发生顺序(由老至新)地层成岩 褶皱、断
19、裂 K1/T2不整合 K1-K2成岩。问题:1、J1与下伏地层为接触2、图中褶皱位态分类为3、枢纽产状大致产状为,轴面产状大致为。4、F为断层,形成时代为。5、花岗岩体(r)与寒武-02地层为接触,形成时代为答案:1、J1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 触2、 图中褶皱位态分类为斜歪水平褶皱。3、 枢纽产状大致产状为 近水平,轴面产状大 致为向南倾。4、 F为逆断层,形成时代 为02之后。5、花岗岩体(r)与寒武-02地层为侵入接触,形成时代为J1/02。问题:?1、图中有个不整合,其类型为。?2、褶皱枢纽方向为,轴面产状为,褶皱位态类型为褶皱。?3、岩体的侵入时代为。4、F为断层。答案:1、图中有
20、1个不整合,其类型为角度不整合。2、褶皱枢纽方向为SN轴面产状为直立,褶皱位态类型为倾伏褶皱。3、岩 体的侵入时代为Kl/02o4、F为正断层。问题:1图中褶皱位态类型有2、F1为断层,F2为断层。3、列出图中各构造发育的相对时间顺序,由老至新为答案:1图中褶皱位态类型有直立倾伏。2、F1为正断层,F2为逆断层。3、 列出图中各构造发育的相对时间顺 序,由老至新为褶皱、断层、岩体、 不整合。问题:1、图中存在个不整合,其类型有2、分析褶皱特点,枢纽的延伸方 向为,倾伏向为,褶皱按位态分类为o3、断裂Fl、F2、F3的运动学类型为,其组合形式分别为。4、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为,其形成时代为。5、构
21、造事件形成顺序(由老至新)为O答案:1、图中存在2个不整合,其类型有角度。2、分析褶皱特点,枢纽的延伸方向 为NE-sv、倾伏向为sv,褶皱按位态分类为近 直立斜歪褶皱。3、断裂Fl、F2、F3的运动学类型为正、正、正,其组合形式分别 为地堑、地垒。4、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为沉积和侵入,其形成时代为J/P。5、构 造事件形成 顺序(由老至新)为-D褶 皱、断裂,P/D不整合;PT褶皱J/T 不整合问题:1、E与下伏地层呈 接触关系,T2与下伏岩层呈,接触关系。2、花岗岩体与一03地层呈接触,与T2呈 接触。3、画出煤层的分布范围4、F1断层性质为, F2断层性质为, F3断层性质为, F4断层性
22、质为一5、F5、F7断层圈闭的构造是构造,F6、F8断层 闭的构造是6'断裂空间组合类型为答案:1 ' E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T2与下伏岩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2、化冈岩体M与-03地层呈侵入接触,与T2呈角度不整合接触。3、画出煤层的分布范围4、F1断层性质为,F2断层性质为,F3断层性质为,F4断层性质为。5、F5、F7断层闭的构造是构造,F6、F8断层圈闭的构造是。6、断裂空间组合类型为。问题:1、图中不整合接触及其类型有2、侵入体g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3、构造层有各构造层褶皱发育特点是4、区内断裂 Fl、F2、F3、F4、F5断层的运动学类型分别为,其组合
23、形式为5、分析区内构造形成的时代,构造事件相对发生的顺序由老至新为答案:1、图中不整合接触及其类型有角度不整合。2、侵入体g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侵入和角度不整合。3、构造层有Kl-N, T2-O3,各构造层褶皱发育特点是倒转紧闭,开阔。4、区内断裂Fl、F2、F3、F4、F5断层的运动学类型分 别为逆、逆、正、正、正,其组合 形式为叠瓦式、阶梯状。5、分析 区内 构造形成的时代,构造事件相对发生的顺序由老至新为褶皱、断层、岩体、不整合。问题:1、J1与下伏地层为接触2、背斜轴面产状为,枢纽产状为,向斜轴面产状为,其枢纽产状为03、花岗岩体m与J地层为接触,侵入时代为,基性岩体小)产状为侵入时代为。4、断层(F)的运动学类型为,形成时代为。答案:1 ' J1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2、 背斜轴面产状为向W倾,枢纽产状为向N 倾,向斜轴面产状为直立,其枢纽产状为 向N倾。3、花岗岩体与J地层为不整 合接触,侵入时代为J/T ,基性岩体产 状为岩鞍。3、断层(F)的运动学类型为 正断层,形成时代为J2之后。问题:1、图中有个不整合,其3类型有,它们形成的时代分别为2、花岗岩体与T2的接触关系为一,与0AD3为接触。3、根据断层两盘运动方向确断层F1为断层,F2为断层,F3为断层,F4为断层。4、断层组合形式Fl、F2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网上商店销售平台运营合作协议
- 返聘协议书书范本
- 建筑企业借款合同书
- 公司合并吸收转让协议书
- 生物医药市场分析与营销试题
- 服装店铺协议书
- 月嫂定金协议书
- 软件委托研发合同协议
- 通风排烟施工合同协议
- 轻钢工程分包合同协议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简历
- 河南省铭玮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溴硝醇、100吨磺酰胺、200吨叔丁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书画艺术品买卖合同
- 小石狮【经典绘本】
-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高守平第2版)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12008.7-2010塑料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黏度的测定
- 投行业务二o一五年度经营绩效考核办法
- 心内科实习生规培手册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2021年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