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 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年级: 2012级土地资源管理学 号:_姓 名:指导教师、职称:宋羽讲师20 年 月 日一、立题意义及国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研究容及拟解决的关键 性问题(含文献综述)1立题意义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态势,但是在一家一户小 农经济的状态下,对资金的需求总量虽大但单个农户投入少、额度小,因此必须开展土地流转集 约化经营,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投入而且需要大量的流动性投入,单纯依靠农业生产者自身 的积累,是不能实现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还会不断扩大,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和谐 社会的根基就
2、不会稳定。因此,金融部门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各个方 面、各个要素加大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但土地流转和金融支持方面 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障碍,使得农地流转过程中金融组织的支持力度还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如何对金融服务进行创新,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进而改变农地流转 融资难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主要关注农地交易和农村金融支持。关于农地交易的研究。由于发达国家土地私有,作为资本,土地可以直接买卖,因而国外土 地流转更多时候使用的是土地交易这个概
3、念。自从俄罗斯1990年实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开始,其农 地交易就较为活跃,Wegren Stephen K通过相关统计得出,1995年大约有25%的农户参加了农地 交易"。Vikas.R指出中欧及东欧国家在土地私有化改革之后没有建立土地流转的有效市场,土地 规模化集中经营的程度并不高,EP度的土地买卖在1977年至1999年间并不活跃,但其农地租赁 市场很是活跃。Terry. v.D通过研究说明买卖农地所有权是在商品经济时代实现财富僧长和农地 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农户买卖农地所有权不仅是考量绩效后的结果,而且也试图 在风险与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Bogaert
4、s T, Williamson. I. P, Fendel. E. M指出中欧国家 的相关制度因素使得农地交易费用增加,一定程度上阻碍农地交易的进行。有效的土地市场不 仅需要产权界定清晰,而且需要与之匹配的政府规划和制度环境。另外,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 以及规避风险都是影响农户进行农地交易的重要因素。关于农村金融支持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理论 中处于主导地位,该理论大力支持信贷供给优先的农村金融策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信 贷补贴理论逐渐被农村金融市场论所取代,该理论主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国际理论普遍认为,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是由商业性金融、合
5、作金融、政键性金融这三种形式构成,尤其强调了合作 金融的作用。HansDieter SeibeL通过研究说明随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 在持续性、延展性和规模上都受到限制,应该使非正规金融正规化,辅助其改善经营管理并整合 到更为广泛的金融市场之中。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在农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KelleesTsai通过对印度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研究认为,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 金融潜在客户的依赖。国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层出不穷,概况为以下几方面:关于土地流转的形式:蔡志荣指出目前全国各地流转形式包括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 让、委托流转、反租倒包、
6、土地信托、土地保姆等也有人指出代耕、拍卖、抵押、继承、赠与等 也属于土地流转的形式。蔡利红、黄祖辉、王朋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实际操作中以出租 和转包为主。沙平、孝亮、田永过对市北硝区三个村一一农民自主性村、政府主导型素心村、 业主主导型双塘村的经营形式对比研究发现只要适宜当地条件、满足项目发展需要、能够促进农 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就可以大胆实践,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关于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王燕妮指出我国法律制度确立了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的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而这条规定看似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划分的十分清楚,但实质上这些主 体是虚置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实际上掌握在乡镇各级政府手中
7、,作为“农民集体”组成部分的农 民事实上被割断了与土地所有权的在联系,拥有的只是使用权“支王俊通过调查发现,受经济利 益的驱动,土地受让人将耕地转为林果地、水塘等非耕农用地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一些地方的 土地股份合作企业也突破严格的农地用途管制,将集中起来的农业生产土地转向二、三产业,甚 至从事商品房开发。这些行为都导致了耕地资源的严重流失)。除此之外,朱静虹等认为土地流 转还存在未能考虑到本村经济发展实际,土地流转身份确定具有随意性村,村社间贫富差距扩大 等问题娥莘还指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滞后问题,大多数地方没有建立规的土地流转管理工 作制度,土地流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等现象。夏涛通过对省博罗
8、县个案时在土地流转存在的问 题中还指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存在缺陷,以及流转农户的权利受到多方侵害的问题关于土地流转的动因及影响因素:南伟强、敖美玲认为土地流转现象出现的制度根基在于我 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下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经营权三权分立。他们认为该种制度所带来的散 户经营已经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要求时。兰晓红通过综合研究后发 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动因可以归结为部分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规模经营带来更高收入以 及来自政府的推动。有关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跟农户自身的特 征、耕地资源的特征、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有关(。郭晓丽指出家庭成员的受教
9、育程度越高,流 出土地的愿望就越强烈;耕地越细碎化,流进意愿越小。她还指出市场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土地流 转的因素之一,如农业比较效益的大小、农户示效应、城市提供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等。素 红通过对省土地流转实证分析得出了城市化水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也会影响土地流转的速度:国关于农村金融支持的研究,从信用贷款角度看:党国英认为农村金融创新需要有信用环境文昆通过对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信贷担保研究,认为政府需引导构建农民信贷互助担保组织, 以及加快信贷担保品创新尝试。庆君利用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对耕地抵押贷款模式进行研究, 发现该模式中其它外部组织、合作社部和存在合作社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建立并完善预防
10、、 救助和监管机制)。从解决机制方面看:卜华认为,解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贷款难的问题,需 要创新农村补偿和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黄少安认为商业银行 应该探索土地金融业务。梁会丽农村金融的创新可以有助于农民将死资产变为活现金,认为应 把农村土地流转与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从金融体系方 面看:颖指出须进行农村金融产权改革,使其多样化。同时认为我国农村大面积地商业性金融经 营的条件还不成熟,农村金融应以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主体。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和完善 人员聘任体系十分重要固。王晰以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例,从市场竞争的视阈探讨农村
11、金融体系的创新,其重点是要构建一个多元参与产品创新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网。王庆林认为 需建立及引导国家扶贫基金以及由政府主导统筹农业保险的发展的体系。从产业发展方面看: 邹新阳基于金融产业视角,通过对当前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各自发展现状及特征的分析,得出碳金 融与农村金融具有互动关系。两者的良性互动需要通过设计农业碳交易品、农业碳债券、农村碳 衍生品和发展农村绿色信贷。秀红通过对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认为农业 产业化发展的金融约束明显,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大力发展和壮大农村主导产业,对民间资金 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来。从统筹城乡方面看:梁济昌认为需统筹城 乡发
12、展与农村金融创新,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征信体系 建设,放宽融资担保政策,加强并改进金融监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前。有些学者在不同方面包括从金融支持理论的角度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大量 得成果。冉俊认为:由于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风险较高,商业性保险业务 难以开展,农业保险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需要)。黄海棠通过对市的实证分 析认为:土地流转改革后,规模化经营使农村资金流量逐渐加大,现有的农村支付体系中存在的 现金结算量大且不及时、票据使用率低以及未设置ATM机、POS机等问题,限制了非现金结算业 务的推广,也严重制约
13、了农村经济发展卞春生、高俊生指出:要坚持金融支持土地流转与财 政扶持政策的有机结合,可以以县乡政府的财政扶持土地流转专项资金为资本金,注册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为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土地流转贷款提供担保,有效解决“贷款难”问题,促进土地 流转。参考文献:1 Wegren Stephen K. Why Russiansn Participate in the Land Marktet : Socio-economic FactorsJ. Post-Communist Economics, 2003, 15 (4): 483-501 Vikas, R. Agrarian reform and land
14、markets: a study of land transaction in two vi 1 lages of west Bengal, 1997-1995.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1, 7 (7) : 611-6293 Terry, v. D. Scenarios of central European land fragmentation. Land use Policy, 2003, 20 (20):149-1584 Bogaerts T, Williamson. I. P, Fendel. E. M. The Ro
15、les of land Administration in the Accession of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to the European Un ion J. Land Use Policy, 2002, 19, 19(1):29-465 Hans Dieter Seibel, Rural Finance: Mainstreaming Inform Finance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D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 Periodical,20016 Kellees Tsait Imperfect
16、Substitutes: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l Fiance and Microfinance in Rural China and India, World Development, 2004, Vol. 32,No. 9: 1487-15077蔡志荣.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综述J.农业科学,2010, (5) : 1210-12128蔡利红.关于省土地流转模式与特点的思考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 :49-519沙平,孝亮,田永中.市北稻区三个行政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J.中国发展,2011, (2) :51-5510王燕妮.农
17、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制环境探析J.城乡建设,2011, (5):217-21811王俊.关于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 (12) 183-18512朱静虹,毕发钱,肖红云.基于新时期土地流转下的村域经济发展反思一一以安县清河村为例 J.经济研究,2011,(3):24-2513嫉苹.金山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考J.房地2011, (3):31-3314夏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典型个案研究一一以省博罗县为例J.中国市场,2011 (5) :134-13515南伟强,敖美玲.论土地流转的推进与模式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10, (12) :5-716
18、兰晓红.农村土地流转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 (10) : 159-16017郭晓丽,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1.(16):99-10118素红.基于省的农村土地流转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 (5):88-9019党国英.农村金融创新需营造信用环境J.人民论坛,2011, (18) ;67-6720文昆.农村金融创新中的信贷担保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24):46-4621庆君.农村金融创新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问题研究一一基于耕地抵押贷款模式的考察J.金融发展研究,2010, (11):71-7322卜华.农村金融创新的
19、三个趋向J.纺织经济,2010, (5):29-3023黄少安.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土地金融业务J.人民论坛,2011, (18):67-6724梁会丽.以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J.经济研究导刊,2010. (5):102-10425颖.我国农村金融创新与改革的路径依赖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0, (2) : 12-1526王晰.市场竞争视阈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现代商业,2010, (3):33-3427王庆林.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村金融创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3):50-5028邹新阳.碳金融本土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一一基于金融产业的视角.中国软科学,2011,
20、(8):21-2629秀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 (10): 136-13830梁济昌.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创新.现代金融,2010, (9): 8-931冉俊.农村土地流转对金融需求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调查研究,2011 (2):34-3532黄海棠.市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市政研究J.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5(3)33卞春生,高俊生.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改革探索,2012(9)3国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国外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和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及 创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权利主体、用地、流转中的管
21、理和服务等问题以及土地流转的动 因分析。关于农村金融支持主要从信用贷款、解决机制、金融体系、产业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发展 的角度展开。有些学者从完善农业保险、农村支付体系以及建立担保公司等方面来研究其对土地 规模经营的积极作用。但关于如何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从金融支持方面,以适 宜当地条件、满足项目发展需要等要求来推动农地流转,学术界尚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因此,需要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实际特点进行探索和研究。4主要研究容第一章绪论1.1 研究意义1.2 文献综述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 1农村土地流转现状3. 2.农村土地
22、流转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3.1 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3.2 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3.2.1 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缓慢3.2.2 农村土地流转贷款难3.2.3 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3.2.4 缺乏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第四章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4.1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1.1.2 1. 1农村信用社改革1.1.3 成立邮储银行1.1.4 建立村馍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1.1.5 互助性金融机构的设立4.2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4.2.1 1 土地信托4.2.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4.2.3 农地证券化4.2.4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4.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五章结论和展望5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主要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根据实地调查,对现有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的制约因素 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二、本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管理的科学性试题及答案
- 团组织在当代青年成长中的功能试题及答案
- 初级审计师考试流程指南试题及答案
- 全面解析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英语教学课件Module3 life and then Unit 2 I think life is bette
- 消防技术支持试题及答案要点
- 灾后救援中的护理作用试题及答案
- 护理学前沿动态试题及答案分享
- 2025年入团考试全局试题及答案宏观分析
- 消防工程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试题及答案
- 桥梁拆除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图文并茂)
- 公司劳务管理综合考评表
- 变更户主情况登记表(填写样式)
-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环境保护自查报告
- 手卫生相关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 “钓鱼法”钢管桩沉桩施工
- 喷(烤)漆房VOCs治理设施日常运行台账
- 南方测绘_平差易2005说明书
-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与护理-PPT课件
- 开姆洛克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