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细胞数目(WBC)成人儿童 x109/L6个月至2岁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中性粒细胞数(NEUT#)_ 9x10/L淋巴细胞数目(LYMPH#)x109/L单核细胞数目(MONO#)x109/L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x109/L嗜碱性粒细胞数目(BASO#) x109/L红细胞数目(RBC)男性 女性 新生儿血红蛋白浓度(HGB)男性 120-160g/L女性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平均红细胞体积(P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
2、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 320-360 g/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fL血小板数目(PLT)100-300 x109/L平均血小析体积(MPV 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全血细胞图 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增多:(1)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2) 急性细菌性感染(如脓肿、疖肿、扁桃体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脓胸、阑尾炎、肾孟肾炎、输卵管炎、猩红热、急性风湿热、白喉、百日咳、败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等。(3) 螺旋
3、体病(如钩端螺旋体、回归热、小螺菌性鼠咬热等) 。(4) 恶性肿瘤及急、慢性白血病。(5) 组织破坏,如急性大出血(尤其是内出血) 、严重烧伤、大手术后、血管栓塞或急性心肌梗死。(6) 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砷中毒、汞中毒、铅中毒等(7) 肾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时。注意:白细胞生理波动较大,如新生儿、婴儿、妊娠分娩、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感情冲动、冷浴、饮酒或饭后等亦见白细胞增多。减少 :( 1)某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巨细胞病毒、腮腺炎等) 、伤寒、副伤寒、结核病、极严重败血症以及某些原虫感染如黑热病、疟疾等。( 2)血液病中,再障、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
4、缺乏症、骨髓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等。( 3)使用抗癌药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接受放疗者、药物反应(如使用氯霉素、甲磺丁脲、磺胺药、硫氧嘧啶等) 。( 4)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6)当病人抵抗力差或细菌感染特别严重时,白细胞数可以正常,甚至减少(但中性粒细胞数大多增高) 。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1) 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计数大致相同增多: 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 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 、各种中毒 ( 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 ,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尤以严重内脏出血更为明显
5、) 、急性溶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 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 、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药物中毒,提示病人抵抗力差。(2) 淋巴细胞:增多 :见于某些传染病(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中毒后的恢复期。减少 :见于多种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细胞可相对减少) 。(3) 单核细胞 :增多 :见于结
6、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减少 :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4) 嗜酸粒细胞:增多: 见于过敏性疾病(支哮、荨麻疹、结节性多动脉炎、药物过敏、血清病等) 、皮肤病(天疱疮、疱疹性皮炎、痒疹、多形性渗出性红斑、湿疹等) 、寄生虫病(蛔虫、钩虫、血吸虫、肺吸虫、囊虫病等) 、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 传染病恢复期、 猩红热、 麻疹潜伏期、 吕弗琉综合症、 感染性疾病。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大手术、急性心肌梗塞、一般较严重的疾病在进行期等。(5) 嗜碱粒细胞:增多 :见于过敏反应(食物
7、或药物等过敏) ,延迟过敏反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黏液水肿、溃疡性结肠炎、水痘、肾病综合症、慢性溶血性贫血、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减少 :甲状腺机能亢进、妊娠、急性感染症、库欣综合症。 (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白细胞图红细胞计数(RBC)临床意义:增多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某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气肿及心力衰竭等;(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高达L(3) 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4)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5) 肾癌,肾上腺肿瘤(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6) 药物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8、(7) 高山居民,新生儿可见生理性增高减少 :(1) 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肾病,肝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中毒等所致的贫血(2)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产后,手术后) ,重症寄生虫病等(3) 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血红蛋白浓度(HGB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增多:(1)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2) 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
9、血管畸形: 如法洛四联症、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阻塞性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月中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量失水、严重烧伤、休克、高原病和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等。减少:(1) 生理性减少: 3 个月的婴儿至15 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 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 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2) 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10、,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 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红细胞减少与血红蛋白下降成或不成比例的情况:1)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比红细胞严重,见于缺铁性贫血即所谓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于慢性反复性出血所引起,如溃疡病、胃肠肿瘤、钩虫病、痔疮出血和妇女月经过多等。( 2)红细胞
11、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严重,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如缺B12和叶酸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3)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程度相同,见于正细胞正色素细胞性贫血,如大出血、再障、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贫血。红细胞比容(PCV临床意义:增大:( 1)严重脱水( 大量呕吐、腹泻、失水等) 。急性心肌梗死。( 2)大面积烧伤。(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4)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高原病、重症肺源性心脏病等) 。减少:(1) 贫血或妊娠稀血症、癌症。(2) 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3)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4) 妊高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临床意义:对贫血
12、进行形态学分类的敏感指标,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临床价值更大:(1) 体积增大:见于大细胞性贫血。(2) 体积缩小:见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生理学改变: 升高: 新生儿升高约12%, 妊娠约高5%, 饮酒约升高4%, 吸烟约升高3%,口服避孕药约升高1%。 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 6 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药物影响 :升高: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苯巴比妥 (叶酸代谢 障碍),格鲁米特,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苯喋噬,雌激素,苯乙双胴(致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吠喃类,新霉素,异烟肌,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诱 致消化道吸收障碍
13、所致),氨基水杨酸,甲氨蝶吟,秋水仙碱(伴维生素B12缺乏), 其中抗惊厥药约升高3%降低:双香豆素乙酯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病理学改变: 升高: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术 后,肠病,裂头绦虫等寄生虫病;及恶性贫血,混合缺乏,叶酸,维生素 B12缺 乏;遗传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 再生之后和甲状腺功能低下。 降低:见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由癌或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高铁血症 见于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铅中毒及 CO中毒),全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
14、白含量(MCH临床意义:降低:即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也见于缺铁,慢性失 血,口炎性腹泻,胃酸缺乏,妊娠,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巨幼红细 胞贫血。升高:常为大细胞性贫血,见于恶性贫血,叶酸缺乏,长期饥饿,网织红细 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性贫血。平均红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1 .升高:高色素性贫血,严重呕吐,频繁腹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一 氧化碳中毒,心力衰竭等。2 .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CV(82-95fl)MCH(27-31pg)MCHC(32-36%)病因大细胞性贫血>100>31
15、32-36缺B12叶酸等正常细胞性贫血82-9527-3132-36急性失血急性溶血骨髓病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27<32感染中毒如慢性炎症、尿毒症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732-36慢性失血铁质不足如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见于缺铁性贫血,尤其是Mcve处于参考值范围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更是早期缺铁性贫血的特征,(2)缺血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性贫血均可见 MCVF降,但前者红细胞体积 分布宽度增大,而后者RDWE常,有助于鉴别,(3)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CV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增
16、大,而再生障碍性贫血MCV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无变化。血小板计数(PLT)临床意义:(1)生理变异:健康人的血小板数比较稳定,在一日之间没有大的变动,亦无性别与年龄明 显差别,有些妇女血小板可呈周期性(月经期)轻度下降。(2)病理意义: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以及月中瘤骨髓转移(有溶骨性变化时),在脾切除手术后,血小板也能呈现一过 性增多,此外,骨折,出血和手术后,血小板可反应性轻度增高、急性化脓性感 染、缺铁性贫血、急性出血后及肾移植发生排异反应时。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某些内科疾患如胶原性疾患,脾功能亢进,尿毒症,月中瘤骨髓转移引起骨髓纤维化时可继发血小板减少,某些造血系统疾患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 常综合征等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凡体内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败血症,粟粒结核等血小板也往往减少、 骨髓纤维 化、急性白血病、中毒(苯、种中毒)、放射性损伤、使用抗癌药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临床意义增高: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功能代偿功能良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培训总结报告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管理数据库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地下展览馆规划重点基础知识点
- 【课件】新《税收法》培训讲义
- 《新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 》课件-B3U5 Cultural Heritage
- 《银行业务课件之高端客户战略 - 中国银行内部培训模板》
- 车贷合同状态未签署协议
- 澳门婚前协议书
- 软件服务费合同协议
- 旅游退团协议书
- 房建项目检验和试验计划
-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
- 科技经费管理培训
- ABAQUS官方培训资料PPTlecture1-introducing-abaqus-cae
- 夯实基础总结反思课件高三学习主题班会
- 《上海市奉贤区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调查报告》4300字
- 湖南裕能招股说明书梳理
- 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 GB/T 39560.702-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7-2部分:六价铬比色法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六价铬Cr(Ⅵ)
- GB/T 3715-2007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 GB/T 12944-2011高压穿墙瓷套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