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离子浓度不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反应是有条件的)一、书写离子方程式1. 常温下,铜和稀硫酸 2. 铜和浓硫酸反应 3. 铜和稀硝酸反应 4. 铜和浓硝酸反应 5. 少量锌和过量饱和氯化铁溶液反应 6. 过量锌和少量氯化铁稀溶液反应 2、 专项习题1.(2019高三期末昌平14)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实验如下。3 mL 0.01 mol·L-1KI溶液实验I3 mL 0.005 mol·L-1Fe2(SO4)3溶液棕黄色溶液实验II淀粉溶液i溶液变蓝ii溶液变红iii产生黄色沉淀,溶液褪色KSCN溶液数滴0.01 mol/L AgNO3溶液下列说法
2、不正确的是A. 试管i溶液变蓝证明有I2生成B. 结合试管i、ii中现象,可知2Fe3+2I-2Fe2+I2C. 试管iii中溶液褪色说明I2转化为I-,此时I-还原性强于Fe2+ D. 对比实验I和试管iii中现象,说明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受浓度影响答案:C(2019海淀区高三期末19)某校学习小组探究不同条件对电解FeCl2溶液产物的影响。所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为石墨电极。【查阅文献】i. Fe2+、Fe3+在溶液中通过与Cl-结合分别形成FeCl42-、FeCl63-,可降低正电荷。ii. 电解过程中,外界条件(如电解液pH、离子浓度、电压、电极材料等)会影响离子的放电能力
3、。【实验记录】序号实验条件实验现象阴极阳极IpH=01 mol·L-1 FeCl2溶液电压1.5 V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取阳极附近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IIpH=4.91 mol·L-1FeCl2溶液电压1.5 V未观察到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析出。电解结束后,将电极浸泡在盐酸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阳极附近出现红褐色浑浊。取阳极附近浊液于试管中,先用盐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1)结合阴极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I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用化学用语表示实验II中
4、产生阴极现象的原因: 。对比实验I、II的阴极现象,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2)结合阳极实验现象的分析甲同学认为实验I中Cl-没有放电,得出此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阳极附近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依据此现象分析,阳极反应可能是Fe2+ - e- = Fe3+、_。对比实验I、II的阳极现象,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实验讨论】(3)有同学提出,改变条件有可能在阳极看到“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现象,可能改变的条件是 ,对应的实验方案是 。答案:19(12分)(1) 2H+ + 2e- = H2 2分 Fe2+ + 2e- = Fe和Fe + 2H+ = Fe2+ + H2(FeCl42-合
5、理正确给分,各1分) 2分其他条件相同时,pH=0,pH较小,c(H+)较大时,阴极H+优先于1 mol·L-1 Fe2+放电产生H2,而pH=4.9,pH较大,c(H+)较小时,阴极1 mol·L-1Fe2+优先于H+放电产生Fe 2分或整体回答:由pH=0变为pH=4.9,c(H+)减小,H+放电能力减弱,Fe2+放电能力增强(2)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始终未见变蓝 1分 FeCl42- - e- = Fe3+ + 4Cl-(或写为:FeCl42- + 2Cl- - e- = FeCl63-) 1分 随着溶液pH的越低,c(H+)升高,抑制水解平衡Fe3+ + 3H2O F
6、e(OH)3 + 3H+正向移动,难以生成Fe(OH)3 1分 或正向回答:随着溶液pH的增大,c(H+)减小,有利于水解平衡Fe3+ + 3H2O Fe(OH)3 + 3H+正向移动,生成Fe(OH)3 (3)可改变条件1:改变c(Cl-) 1分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2 mol/L FeCl2溶液和n(n>0)mol/L 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作为电解液c(Fe2+)= 1 mol/L,c(Cl-)>2 mol/L,观察阳极“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上的现象 2分可改变条件2:改变电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电压(或改变电压),观察阳极“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上的现象2.(2015海
7、淀区高三二模27)某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将含有钴酸锂(LiCoO2)的正极粉均匀涂覆在铝箔上制成的,可以再生利用。某校研究小组尝试回收废旧正极材料中的钴。(1)25时,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有一定量的钴以Co2+的形式从正极粉中浸出,且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粉与铝箔剥离。- +涂覆正极粉的铝箔稀硫酸直流电源石墨图1 图2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 + 4H+ + e- = Li+ + Co2+ + 2H2O 、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该研究小组发现硫酸浓度对钴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一定条件下,测得其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当c(H2SO4) > 0.4 mol
8、183;L-1时,钴的浸出率下降,其原因可能为 。答案:27(14分)(1) 2H+ +2e- = H2 4OH- - 4e- = O2+ 2H2O (或2H2O- 4e- = O2+ 4H+) H+与LiCoO2在阴极的还原反应相互竞争,当c(H+)增大时,参与放电的H+增多(或有利于H+放电),所以钴的浸出率下降。2.(2015西城区高三一模27)工业上用菱锰矿(MnCO3)含FeCO3、SiO2、Cu2(OH) 2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取二氧化锰,其流程示意图如下: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Mn(OH)2Fe(OH)2Fe(OH)3Cu(OH)2开始沉淀时8.36.32.74.7完全沉淀
9、时9.88.33.76.7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回答下列问题:(1)含杂质的菱锰矿使用前需将其粉碎,主要目的是 。盐酸溶解Mn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向溶液1中加入双氧水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滤液2中加入稍过量的难溶电解质MnS,以除去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将MnCl2转化为MnO2的一种方法是氧化法。其具体做法是用酸化的NaClO3溶液将MnCl2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2Mn2ClO3_。(5)将MnCl2转化为MnO2的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 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 。 若直接电解MnCl2溶液,生成MnO2的同时会产生少量Cl
10、2。检验Cl2的操作是 。 若在上述Mn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NO3)2粉末,则无Cl2产生。其原因是 。答案:27(13分)(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分) MnCO3+2HCl=MnCl2+CO2+H2O(2分)(2)2Fe2+H2O24H2O=2Fe(OH)34H+(1分)(3)MnSCu2Mn2CuS(1分)(4)5Mn22ClO3-4H2OCl25MnO28H(2分)(5) Mn22e-2H2OMnO24H+(2分) 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阳极附近,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Cl2生成(1分) 其它条件不变下,增大Mn2+浓度或增大c(Mn2+)/ c(Cl-),有利于M
11、n2+放电(不利于Cl-放电。)(2分,其余答案不得分)1. (2009北京理综28)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
12、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试验现象是 。 答案:28.(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 (5)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1. (2015北京理综28)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 2Fe2I2”反应中F
13、e3和Fe2相互转化,实验如下:实验实验3 mL 0.005 mol·L1KI溶液3 mL 0.005 mol·L1Fe2(SO4)3溶液(pH约为1)数滴0.01 mol·L1AgNO3溶液1 mL 1 mol·L1FeSO4溶液1 mL H2O棕黄色溶液 分成三等份产生黄色沉淀,溶液褪色 溶液变浅 溶液变浅,比略ii深i ii iii待实验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实验的反应达到 。iii是ii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ii中 造成的影响。0GKa b0.01 mol·L1KI溶液 0.005 mol·L1Fe2(SO4)3溶液(pH约为1)盐桥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按照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转化的原因是 。与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实验中,还原性:IFe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船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东莞
- 纺织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及答案
- 政府食堂供货合同协议书
- 办公租赁合同协议书
- 尾款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新型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分析报告
- ktv商务合同协议书
- 房子建设质量合同协议书
- 合同退股协议书
- 钢框架计算书
- 高中1.安培力冲量模型(PPT讲解版)
- 中央企业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解读共40张课件
- Excel模板-中国地图填色图
- 用户思维课件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其他费用和相关费用的规定
- 邹萃文书法《惜时如金》课件
- Q∕GDW 13236.8-2019 导、地线采购标准 第8部分:钢芯铝合金绞线专用技术规范.pdf
- 印后加工工艺培训课件(共61页).ppt
- 爱心树(绘本)
- 译林版六下英语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同步练习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