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明文知识总结范文说明文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二、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 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对象加内容) 。三、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
2、点)。四、说明方法:1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 分类别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下定义 引资料 画图表作诠释2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事理。其最大特点是准确揭
3、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 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XX特点。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做诠释是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途等等进行说明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 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也叫引用说明)A 、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 、引用具体的数
4、据;(作用同列数字)C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定义要求完整, 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 “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蟋蟀,又名促织、蛐蛐,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 生物是一门学科。生物是一门关于XXXXXXXX学科。举例子和打比方的
5、区别:打比方是通过将要描写的事物比喻为它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虚拟的,不一定是事实。举例子是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体现关键词(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常见的有:举例子:具体形象(真切)地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分类别:条理清晰地打比方:生动形象地+ 说明事物的特征作比较:突出强调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列图表:直观形象地3 、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据:数词 ( 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分为?(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
6、首先其次然后)作比较:比、而、相对于、较?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4 、关于说明方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 第二空填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作用,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例题: 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有时像 ?句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五、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平实、质朴、准确1 、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2 、说明文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准确A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例题:“天上的薄云,往
7、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加点字作用题型答题方法:1 、解释词语意思2 、带词解释(结合具体内容分析);B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不能。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使用“总
8、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否替换词语题型答题方法:1 表态:不能替换;2 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 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 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 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因为 “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 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表达不准确。“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加点词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 表态:不
9、能删;2 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 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 4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六、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 、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 说明事理的作用。2 、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结全段(全文)。3 、主题(中心)方面的作用:揭示(点明、深化、升华、突出)主题(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例题1:“我们还可以根据天上的云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这句话有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总领全段。例题2:看云识天最后一段有何作用。答
10、: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可分析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说明文知识点:一、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1 下定义, 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作用是: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2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作用是:条理清晰的说明了 3 举例子, 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作用是:具体形象的说明了,便于读者理解。4 作比较
1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突现出来。作用是:通过和的对比,突出了的特点。5 打比方,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作用是: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6 。 列数字, 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 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精确、更具体。作用是:科学准确具体地说的特点。7 列图表, 用图表说明事物, 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说得更直接、更具体。作用是:直观形象的说明
12、了 。8 引资料, 资料的范围很广, 可以是经典著作、 名家、 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引资料说明,会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作用是:参与说明,使文章内容充实具体,增强文章的真实性。9 作诠释,作用是:对进一步解释说明,让读者对有进一步的认识。10 摹状貌,作用是:具体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使文章具有可读性。二、说明的顺序在确定了说明的内容之后,就要进一步考虑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说明,才能说得条分缕析,中心突出。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定的条理性的。 写说明文的时候, 要认真研究所写事物的特点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事物的条理性, 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一个合理的 顺序,
13、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顺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比如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里对十块浮雕的说明,显然是首先考虑到了它所反映的历史过程, 按时间先后一一说明的。 为时间顺序。2 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如雄伟的 _ ,就是根据_ 的特点和一般人参观它的规律,按照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的顺序来说明的。为空间顺序。3 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如食物从何处来,先从“粒
14、种子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鱼”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的理论,再由这个理论引出“如何获得食物”的问题,自然过渡到对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的说明;在说明“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为逻辑顺序。1 、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R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 中心句)2 、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下定义:是,这就是,叫。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作比较:而、比 和 两种东西比。3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 下、远近、左右、内外、
15、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A 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B 先主要后次要。C 先原因后结果。D 由现象到本质。E 由性能到功用。F 由一般到特殊。G 由整体到局部。4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5 用于不用(该删不该删)加上 就说明,不加则说明,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加上更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作者严谨科学的求知态度。6 、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
16、文,多用描写)说明文知识点说明文的阅读考查要点通常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概括说明的内容、分析说明的顺序、 辨析说明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品味说明的语言。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1 、对象:事物说明文:看标题。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 不能仅看标题。 如 死海不死 的说明对象是 “死海不死”的原因。注意:一定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后在确定,不能只看标题。不要把说明文中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误认为是全文的说明对象。2 、特征: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方法:(1)直接筛选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文章的标题(雄伟的 _ )、全文的中心句(如苏州园林:“务必使游客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
17、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段落的中心句、段尾的句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如中国石拱桥第二段指出: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这种桥不仅形式优美, 而且结构坚固。 )(2)综合概括法:有的文段没有直接表明中心的句子,需要综合全文的内容,小结段意,最后将它们归纳提炼。二、概括说明的内容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XX的(原因、方法、原理等)。三、分析说明顺序:1 、时间顺序(时间的先后。如:介绍事物的发展历程、介绍人物生平、讲解制作过程等) 2、2 、空间顺序(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3 、逻辑顺序:按照(先结果后原因,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 个别到一般等, 常用表因果、 表事理顺序的词, 如“因为、 所以”“首先、其次”)。四、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列数字:准确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举例子:具体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3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了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4 、列图表:直观清晰地说明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五、品味说明语言。特点一:准确性。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对策:答:准确 / 生动形象 / 地说明了某事物的某特征/ 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抚州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专题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安庆市达标名校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保山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卷含解析
- 耐火土石矿山环境保护与矿山环境保护教育培训考核试卷
- 淀粉与变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生物技术前沿与未来趋势考核试卷
- 桥梁工程的节能设计策略考核试卷
- 经济型酒店节能降耗措施考核试卷
- 珠海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 辽宁省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AI与应急管理:灾害防控的新方向
-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七单元语文综合实践-走进传统节日-探寻文化根脉【课件】
- 2025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巧+讲义
- 舞蹈疗法在儿童精神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粮食熏蒸培训课件
- 《基于Spring Boo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砂石场生产线承包合同
- 2024秋国家开放大学《四史通讲》形考作业、期末大作业试卷ABC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