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卷_第1页
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卷_第2页
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修辞学期末模拟试题 2008年秋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 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先秦两汉)2、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 ”。(打比方)3、反问句又叫 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 的意思。(反诘。确定)M、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 ,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四字格”)4、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 ,否定句的语气比较 。(直率明确。委婉灵活)5、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 。(连珠)6、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 。(语

2、法修辞讲话)7、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 。(仄声)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什么长句?长句有什么特点?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长,词语的数量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分)长句的特点:1、信息丰富。长句词语多,结构复杂,所以能负载较多的信息2、气势充畅。长句内容较多,常常蕴蓄丰富的情感,读来显得很有气势。3、脉络分明。运用长句可以使句子的脉络清楚地显示出来,既突出句子的主要信息,又使其内部的关系表现得很明晰。(6分)2、修辞和语言三要素关系怎样?答:语言三要素指得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学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从研究的根本出发

3、点来看是不同的,修辞所研究的是语言使用效果好不好的问题。语言三要素要解决的是语言表达对不对、通不通、行不行的问题。修辞与语言三要素又是有联系的,有时某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3、举例分析叠音的修辞作用。答:(1)语意鲜明突出。(2)表情细致生动。(3)语音和谐流畅。举例略三、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格(每题2分,共36分)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谚语)答:借代。2、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答:比喻(借喻)。3、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答:借代4、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答:回环5、东边日出西边雨

4、,道是无晴还有晴答:双关6、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答:回环。7、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答:比喻(明喻)8、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答:夸张9、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答:比喻(明喻)10、说是“咸与维新”了,我们是不打落水狗的二次革命的时候,就突然出来帮着袁世凯咬死了许多革命人。答:比拟(拟物)11、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了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答:借代12、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答:仿词13、毛色格外发亮,好象一根毛尖都冒出一桶油。答:夸张14、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

5、聋。答:拈连15、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答:顶真16、旗杆上插鸡毛,好的掸子(胆子)!答:双关1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答:夸张18、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答:比拟(拟人)四、应用分析题 (每题15分,共30分)1、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日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作者曾经用过“到” “过”“入”“满”等十几个字,最后才选定了“绿”。你认为“绿”为什么比其他字好?答:从春天的景色描写来看,“到” “过”“入”“满”等十几个字,应该说都是可以的。但是

6、,诗人之所以要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就是艺术化描写的需要,也是修辞的需要。一个“绿”字,就把春风带来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看了,人们眼前立即就会出现垂柳飘丝、芳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有颜色,有情态显示了景物的具体形象和变化的过程。一个“绿”字给人以无穷的联想,比之“到”“过”“入”“满”等字更具形象。联系全诗,特别是最后一句“明月何日照我还?”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诗人面对春天的美好景色,产生了浓浓的思乡情怀;一年一度,江南岸枯了又绿的变化,一片盎然春意,充满美好的欢乐气氛,可是我在外地,又过了一年,现在离家不远了,“只隔数重山”,但不知何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呢?这个“绿”用得太妙了,生动异常,使全诗诗意盎然,境界全出,成为世代相传词语选择的典范。(视表达情况灵活掌握)2、下面句子有没有毛病?请加以分析,并改正。“他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画的鸟只差不会飞,画的虫只差不会爬。”分析:这是错误使用双重否定句的例子。否定句中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的句子为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实际表示肯定的意思。运用双重否定句如果不注意,就可能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