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一、园地选择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和肥力是茶树立地之本,是茶叶优质高产 的根底。无公害茶的园地最好是选择远离城镇、远离工厂、远离污 染源的丘陵地带或半山区,以利于防止灰尘、废水、废气以及人类 农事活动给茶叶带来污染。茶园四周有树林环抱的更好,有利于提 高茶叶自然品质。茶园土壤要深厚80厘米以上、肥沃、养分含量丰富而且平衡,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酸碱度PH值为4.5 5.5,土体疏松质地砂壤,通透性良好,不积水。土壤中砷、汞、 镉、铬、铜等有害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无公害茶生产加工技术 规定的标准。茶园集中成片,要有一定的规模。应在有利于保护和 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2、、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 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化作业的地方建立茶园最为理想。二、园地规划茶园规划要坚持“远景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 的方针,表达以茶为主,多种经营的原那么。规划内容要以实现农业 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梯田标准化、良种化的要求,能到达无 公害、稳产、高产、优质的目的,并能有效保持水土。茶园的设置。开辟新茶园时,要规划好茶园和茶厂建设用地, 茶厂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水源良好、有开展余地的地 段。茶园道路的设置。根据茶园面积的大小,茶园道路应以茶厂为 中心,要与茶园的区划相一致,合理设置主干道、支道、步道和便 于机械耕作的地头道,做到路路相连,畅通无阻。水利系
3、统的建立。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 形成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因子。茶树既需较多的水,但又怕渍水。 因此,要做好保水、供水、排水三个方面规划,修建供水排水设施, 在比拟高的山上种茶,要建立蓄水池,将雨水集中起来备用,方便 抗旱、打药用水。总之,茶园水利系统,要做到能蓄能排,路路相 连,沟渠相通,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茶园生态建设。在茶园四周或不适合种茶的空地上植树造林, 建设防护林带,有利于保持水土,提高茶园相对湿度,调节气候, 减低风速,减少风害。同时,要建立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 中用药、用肥情况。三、茶园开垦新茶园基地选择和规划设计就绪后,就可以进行土地开垦。开 垦建园
4、要按照茶园的总体规划,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坡 度,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合理使用土地,在这前提下,建立不同 类型的茶园。一般 10度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 10 度20度 的缓坡地,建立等高条植或宽幅梯层茶园; 20 度 25度的陡坡地, 建立窄幅梯田茶园,但不小于 1.6 米,梯田外高内低。1 、平地及缓坡茶园开垦。在开垦前,要清理地面杂草、石头 等障碍物。杂草矮小可直接翻埋土中,以提高土壤肥力。缓坡或平 地茶园可用机械深耕松土,然后划分地块,开挖种植沟,重施有机 肥,打好茶园土壤根底。茶树是多年生作物,与一年生作物不同,茶树一旦定植,就意 味着较长时间地在同一地点上生长,如果栽植
5、地点不适宜,那么不良 影响将会逐年累加,给茶园管理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其不利的后果, 甚至无法挽回损失,以失败而告终。为此,打好土壤根底是获取茶 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所以在新建茶园时,要高标准高质量进行 开垦,合理规划布局,开挖种植沟深宽的规格为50厘米X 70厘米,有利于移栽操作和茶树根系生长。开沟时表土心土分别堆放, 特别是坡地茶园,在开梯地时做好表土全部回沟。然后亩施饼肥 桐子饼、菜子饼、豆饼1000 公斤或施猪、牛粪、鸡粪 3000公斤,磷肥 300公斤,复合肥 200公斤与表土拌匀施 入种植沟,下足基肥,同时,要广辟肥源,在茶园周围荒地、地边、 园边种豆科绿肥,收获时连同杂草嫩枝铺入行
6、间,改良土壤,增加 有机质,这是解决茶园肥源一举多得的有效措施,也是为到达无公 害、优质高产稳产茶园打好土壤根底,创造一个水、肥、气、热协 调的土壤生态环境,以供给茶树长期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养分,促 进根深叶茂,旺盛生长。2 、坡地茶园的开垦。在开挖梯田过程中,同时完成种植沟的 开挖和表土回填工作,称为“茶沟筑梯一次完成法。其具体操作 是从山顶向下逐层开垦。第一步先“清基,沿着等高线铲成平 宽 40 厘米的根底,将基上的表土向下或向上堆放;第二步将心土 挖放基上,逐层夯结实,将梯田挖宽至1 米后注意保存表土 ,沿着梯田内侧开挖茶沟,深宽为50厘米X 60厘米;第三步将表土及有机肥全部回填沟中;
7、第四步将梯田开挖到 1.6 2.0 米宽, 全部心土向梯外堆放筑梯坎,形成外高内低的梯面。同时,在梯面 内侧开挖一条深水沟,起到蓄水保土作用。梯田开垦结束后,梯田 土壤经一段时间熟化后即可种植茶树。茶树种植一、选用良种,合理密植。为建立无公害及优质高产高效茶园,除了打好土壤的根底、加强土壤管理外,选用优良的茶树品种以替代原有的群体品种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品种,由于其遗传特性、系统发育以及生态环境 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生育类型的育芽特性,划分为 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以及芽密型和芽疏型。优良品种茶树,其 种性是形成高产和优良品质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在种植茶树时, 要选用丰产性、优
8、质性、抗逆性、适制性及主要病虫抗性强的茶树 品种。病虫害少,少用药,到达无污染或少污染。近几年来,主要 推广的良种有:安吉白茶、黑茶、水仙等良种。这些茶树良种为茶 叶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创名优品牌作出了很大奉献。同时要注意 品种搭配,不宜单一品种大面积开展。由于品种单一,生产顶峰期 集中,容易造成劳动力紧张,采摘不及时,造成浪费损失。因此, 品种搭配好处多,有利品质提高,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调节劳动 力,减少浪费等。可见,选用良种对到达无公害食品的作用何等重 要,其作用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在选定种植品种 的根底上,合理密植尤为重要。目前,受到茶农广泛接受的种植规 格有两种:一种是
9、大行距为1.5米X小行距 0.33米X株距0.33米,双行双株种植方式;第二种大行距为1.2米X小行距 0.33米X株距 0.15米的双行单株种植方式,每亩用苗量均为 5350 株左右。采用这种密度和种植方式的茶园比高密度茶园投资少, 见效快,有利于茶树个体和群体共同开展,能迅速形成广阔的树幅, 覆盖度大,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缩短非生产期,降低本钱, 是快速成园早出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二、茶树种植方法 注意移栽质量,是保证全苗的有效措施。茶苗移栽最正确季节 的选择,应因地制宜,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最迟不超过三月份。 在雨水分布均匀,又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在 10月 12 月上旬 移栽,
10、茶苗经一个多月护理后即可萌发新根,次年三月初就可以萌 发新梢,比三月份移栽的茶苗要多发一轮新梢。目前移栽茶苗多采 用开沟或开穴种植法,开穴深宽一般为12厘米X 20厘米,穴大适于根系伸展,有利根系发育。移栽时,先用黄泥浆蘸茶苗根部 带土移的不用蘸根 ,然后分级把茶苗分放在穴中,种植茶苗根颈 离土表距离 3厘米左右,根系离底肥 10厘米以上,一边分发一 边种植;种植时要把茶根系舒展开,盖上细土,用手或用脚将土压 紧,使茶苗根系和湿土接触良好。检查种植质量的方法是用一定的 气力才能将茶苗拔出来而且有少量土带出地面,那么茶苗就算种好了。 如果不用气力能轻轻将茶苗拔出来,那么没有种好,应重新压紧。种
11、植后一定要淋足定根水,然后在根部四周撒上一层细土,有条件的 可以铺草保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在种植后一个月内均要 加强淋水,确保全苗壮苗。茶园管理在完成茶苗移栽之后,以高水平高标准管理茶园相当重要,其 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合理施肥、树冠培养、茶叶采摘、病虫防治、 土壤管理、抗旱等农事活动,都要按照无公害茶生产技术规程要求 去标准,具体的做法是:一、幼龄茶园补苗 新种植茶园会有不同程度的缺蔸现象,要及时补植齐苗,补植 后淋 12 次定根水,做到补一蔸活一蔸,增施肥料,赶上早植茶树。二、合理采养与茶树修剪,加速形成丰产型树冠 茶树栽培除了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外,还需要通过剪、采来培 养育芽能力特
12、强的树型。如光有良种,没有培育理想的树型,一方 面不能发挥良种高产性状,另一方面也影响良种品质性状。对幼龄 茶树来说,务必从定植时开始抓起,根据品种分枝性进行定型修剪。 即茶苗移栽后,应立即进行定型修剪,留下 34 片真叶,离地 面 15 厘米 20 厘米处剪去顶芽,当腋芽萌发长到一芽四五片叶, 枝条根本成熟时,留二至三片大叶采一芽二叶,夏秋季以同样的方 法留叶分次连续采养,用“以采代剪的技术培养树冠骨架。在此 根底上,次年春夏秋茶继续采用“以采代剪的方法培养树冠,冬 季进行一次平剪,保存高度 30 厘米,为下年正式投产培养广阔密 集的采摘面,以后待茶树高度到达 50 厘米 60 厘米时,在茶
13、 苗 40 厘米 45 厘米处下剪,继续培养树冠和采摘面。对于投产 茶树来说,也需要每年进行轻修剪或深修剪,一方面有效控制树冠 高度,另一方面不断更新生产枝,提高树冠面育芽能力。同时,运 用合理采摘技术,适当留养,合理控制树冠高幅度,只有这样才能 有助于茶树树冠始终保持旺盛的育芽能力,以后树高控制在 70 80 厘米左右即可。三、合理施肥,培肥土壤 茶树生产得好坏,茶叶产量品质的上下与施肥种类、数量密切 相关。按照无公害茶生产技术宜多施质优、营养成分完全的有机肥 或茶树专用肥,这样茶树生长旺盛,产量高、品质好。因此,应坚 持合理的科学的施肥方法,以重施腐熟有机肥料符合NY5020用肥标准为主,
14、合理配施 N、P、K 肥。冬施重肥每亩用菜子饼或花 生饼 500公斤,或施猪粪、鸡粪2000公斤、有机复合肥 100公斤、磷肥 100公斤,混合拌匀后在树冠垂直下方开深沟施下盖 土,施肥时间在秋茶刚结束的 1011 月份前下肥最好。早施的肥料 在雨水的作用下分解加快,春茶萌发前即可吸收利用,有利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而施晚了春茶用不上,到夏茶才能利用,不利春茶 品质的提高。追肥也一样,一定要掌握施肥时期,围绕春、夏、秋 三季茶芽萌发前15-30天施下,春茶追肥提早到2月上中旬,亩用 量为全年的40%成龄茶园每亩每次用尿素15公斤幼龄茶园亩用量为10公斤开沟深 10厘米,将肥施下盖土。产量较高的
15、茶园在夏茶期间加施一次速效氮肥或茶树专用肥,可增加产量。不管是冬肥或追肥,适当早施比晚施作用大。施好肥,增加 用量,特别是宜多施有机质肥,可提高土壤肥力,不但可以提高产 量,对产品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香气、滋味的影响最明显,表达出 无公害茶优良品质的特点。四、茶叶采摘茶叶采摘是茶树栽培中最后一项技术措施,也是茶叶加工第一 车间,茶叶采摘的目的,是为了从茶树上采摘其幼嫩芽叶以供付制, 从而获得较好的商品价值。因此,茶叶采收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当 年的产量和质量,又关系到茶树常年生长发育,鲜叶的量与质又是 制茶原料的根底和品质的关键。所以,鲜叶采摘这一关很重要,必 须抓紧抓好,决不能放松,要针对产地条
16、件、茶树品种、种植方式、 树冠培养、管理水平及茶类结构等因子,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如下 采摘原那么:1、坚持采养结合原那么:幼龄茶园在采摘技术方面,必须注意 留养,坚持以养为主,采摘为辅,保证年生长期内有一批新叶子留 养在树冠上,树冠高幅度明显增加。2、坚持“五采五养、量质兼顾的原那么:成龄茶园采取以采 为主,以采摘面为标准线,在采摘面上集中采,采摘面下集中养的 采养技术。即“采面养底、采中养侧、采高养低、采密养稀、采大 养小的采摘技术,这种技术由于采摘界限清楚,既能保持树冠上 有一定叶面积进行光合作用,为面上集中采提供了养分,促进了多 发芽和增加分枝数,扩大树冠采摘面,从而到达产量、质量、养树
17、 三兼顾的目的。因此,在采摘方法上,手工采茶要采用清洁、通风 性良好的竹篓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送茶厂,防止鲜叶质 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采摘时要求提手采,不宜抓采,要采匀、 米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春茶宜早米、嫩米多米 高中档茶,以留鱼叶采为主,夏茶留一叶采,秋茶适当留叶采原那么。 同时,要注意及时采下对夹叶,因为对夹叶没有及时采下而留在树 上,不仅影响茶叶产量,也给茶树生长发育带来较多弊端:对夹 叶没有及时采下来,会抵抗和推迟下轮新梢的萌发,减少采茶批数; 对夹叶所上空间位置,叶片老化较快、生理功能下降,影响光合 作用的进行,也增加养分的消耗;对夹叶是形成开花结果的主要
18、部位,生殖性能力很强,又要消耗大量养分;对夹叶在茶树上形 成短小细弱的冗枝,冗枝的营养生长能力很低,不能形成翌年有效 生产枝,影响正常芽叶生长和比例下降。从上述存在问题来看,不 采或少采对夹叶,不能代替留养,也不能起到留养茶树的作用。因 此,在采摘上必须强调及时采下对夹叶,是一项增产增收的重要措 施。另外,有条件的还可以用机采,但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 油,防止污染茶叶和土壤。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以效益为中心的原那么: 因为茶叶是一种商品,竞争性强,不但需要数量多,而且需要更好 质量的无公害茶。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投放市场,让消费者喝上 干净卫生的“放心茶,市场信誉高,销路广
19、,才会获得好的经济 效益。因此,鲜叶采摘要跟着市场走,按照加工产品结构所需的原 料等级标准进行采摘,以多采高中档茶原料,生产名优茶其效益最 好。五、综合防治病虫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农业技术措施,创造 不利于病虫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 护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物控制在允许的经 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以保证生产的茶叶食品符合国家茶叶卫生质量指标1、强化农业防治。无公害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 主,提高茶树自身抗性,减少病虫发生与危害。选用抗病虫良种, 角质层厚的、茶单宁含量高的茶树品种抗病虫能力强。合理密植,
20、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方式,亩植 5350株左右。适时修剪, 据不同树势在茶季结束或春茶前进行轻修剪,春茶结束后进行重修剪,并同时剪去枯弱枝、病虫枝和徒长枝。平衡施肥,据生产茶类 和土壤肥力合理配比N P、K三要素比例,保持茶树营养平衡,增 强抗病虫能力。中耕除草,茶园深翻除草,既能使有些害虫的蛹和 幼虫暴露于地表而死亡,又能减少病虫的寄生场所。分批屡次采摘, 此法可抵抗茶小绿叶蝉、茶蚜的发生,也可减少局部螨类害虫。冬 季清园封园,茶季结束,应将茶园以及茶园四周的枯枝落叶、杂草 蒿杆清理出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施 45%晶体石硫合剂封园,以减 少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危害。2、推广生物防治。
21、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 及其它生防制剂等控制茶树病虫为害利于保持生态平衡。3、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茶丽纹象 甲等害虫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 诱杀。4、限制化学防治。严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 药。宜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根据县病虫测报站对茶园病虫 监测预报的情况,在病虫发生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 药品种,并严格按照GB4285 GB/T8321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平安间 隔期,对茶树和天敌平安的农药品种并把农药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 进行防治;绝对禁止在茶树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六、茶园土壤管理土壤不仅是茶树生长的场所,也是茶树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水 分和矿质营养元素的源泉。科学管理茶园土壤,不断提高土壤供肥、 供水能力,是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茶园 护理工作,常言道“三分种植,七分管理。要真正做到深耕细作, 经常去除杂草,不得使用除草剂,一般一年在茶树行间进行浅耕除 草3-4次,浅耕深度为 10厘米左右,在秋茶结束后与深施基肥 相结合进行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管理中的用户安全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班级风气与学习氛围计划
- 如何做好仓库的事故分析计划
- 基础知识软件设计师必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成都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4年古蔺县古蔺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甘肃金昌招聘公益性岗位笔试真题
- 2025届青海省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精益创业与技术创新的融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淮安洪泽县联考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DB35_T 88-2022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
- 《航空专业英语》课件维修专业基础英语R1
- 【课件】第17课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张沟煤矿打钻着火事故概述
- 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_医心方卷二十六引_金匮录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欧宾电梯货梯电气原理图
- 政务服务顾客意见簿(竖)[2]
- Module-9-Unit-1-could-I-ask-if-youve-metioned-this-to-her
- 常见皮肤病鉴别诊断图谱
- NJB-2综合监测仪说明书
- 残魄点穴术(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