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无线电通信发展史和国际电联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寸线无线电波可见光7年赫兹验钻了电磁波的存在81马力尼国英寸r的官变寅3K船本30上之屏°汕第WM无线30M信,开300M线电3G言的新30G线电波的实际应用价值。频率范围从30300射线宇宙船00G无线电波的189小300GO江氐的频率上进行的。什么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电磁谱的一部分,它像水池中的波纹一样向个各方向传播,电场和磁场瞬间变化,以光速进行传播。电磁谱的组成如图所示。电磁谱VLF救海上遇难者1901 年12 月 12三马克尼的历史性无浅电信号力得越了大西洋最初F正,修通M自用是用F 189VHF英格宅1岸用无料报报告邮回婢
2、降在巧克尼发明看线电报甲勺几年中,8认为只葡无线电频0较低的部份适合12无线电通信而且仅能用于有限的用途。直到1938年开罗会议30MHz以上的频率划分给业余业务和实验无线电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急需要几乎一夜就 改变了这种观点。在1943年美国军队制定一个频率高达 300MHz的戈IJ分规戈IJ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战争的结果,世界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空间时代 的到来,加速了对无线电通信的需求,频谱的使用和为其划分频率已是必然趋 势。一.频谱划分的发展过程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没有国界的,使用中必须有某些规划。各国使用前必须进行协调才能避免相互干扰。飞机和船舶可以到处在世界范围航行,无线电台要能在
3、世界范围工作, 遇险和标准时间和信号频率也需全球范围的协调和保护。频率划分是与管理和核准使用分不开的,国际和国内都是一样的。频率的使用和设备有密切关系,事先对设备操作进行规划,确保设备和操作的电磁兼容,设备和使用的国际标准化,以及无线电操作的国际保护,使生产和操作者可以在实际使用很早以前做出计划和实验成为可能,并能知道可用的频率。国际划分(统一世界使用)将促进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和标准化。国际频率划分国际频率划分是由国际电联无线电行政大会考虑会员国的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的,是国际无线电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国际频率划分是在1906年柏林无线电大会,指定500和1000kHz频率为船到岸电报的一般公
4、众业务频率。因为只有一种业务,不能叫做频率划分表。船岸无线电通信集中在 500kHz 开始不久,很大程度上,因为船载天线的共振特性,该频率很快成为全球呼叫和遇险频率,并保持到今天。船岸电台工作频率围绕500kHz 分组工作在375 550kHz 频段。长距离点到点通信开发200kHz 以下的频率,因为这个数量级的频率的传播特性适合长距离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广播在550 600kHz 范围开始工作,并在一段时间内与海上移动业务争夺恰好高于 500kHz 的频谱空间;但最后确定在535 1605 kHz 频段。这样, 在 1912 年制定了第一的国际频率划分表, 正式开始了为各种无线电业务划分频率。
5、两次世界大战的需要,生活各方面需要的扩大,科研和开发的增加,满足这些需求和新技术的出现,例如空间无线电通信已为加强频谱的使用施加无情的压力,使用频率越来越向高端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高频世界范围的无线电通信是非常重要的, 对率划分提出强烈的需求 1927 年华盛顿无线电大会增加了频率划分。五年后,1932年马德里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 30MHz六年后,1938年开罗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 200MHz(欧洲地区),在美洲大陆频谱扩展到 300MHz ,供进一步研究和试验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频谱带来新的应用,例如雷达,民航需要瞬时和可靠的全球通信有巨大的扩展,广泛使用双向无线电, FM/
6、TV 广播和微波中继通信。仅美国军队具有一个频率高达30 MHz的频率划分计划。这些新的需求和1938年开罗无线电大会以来九年的发展导致 1947 年大西洋城无线电大会将频率划分表扩展到 10.5GHz 并且无线电业务扩展到 15种。空间活动的开展,成功的建立了卫星通信系统,对射电天文兴趣的增加,用于无线电导航和定位的雷达需要更多的频谱,船载电传和传真系统的需要达到了顶点,在1959年和1963年日内瓦无线电大会将划分表扩展到40GHz无线电业务增加到 26 种。 1971 年日内瓦空间业务无线电大会将频率划分表扩展到275GHz ,增加了大量新的卫星业务,无线电业务已达41 种。 1974
7、年日内瓦水上移动业务无线电大会对划分表也作了修改。 1977年日内瓦广播卫星大会对有关业务频段作了修改。1978年日内瓦航空业务大会对航空业务频段作了修改。1979 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对划分表作了全面修改,频段扩展到 300GHz ,业务增加到 46 种,1982 年出版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 1983年日内瓦移动业务大会( MOB-83) , 1985年日内瓦卫星业务规划大会(ORB-85) , 1987年日内瓦高频广播规划大会(HFBC-87), 1987年日内瓦移动业务大会(MOB-87和1988年日内瓦卫星业务规划大会(ORB-88对相应业务频段进行了修改并做出相应业务规划。 199
8、2 年马拉加 - 托雷莫里诺斯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9)2 ,1995年日内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5和1997年日内瓦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7对频率划分表都作了重大修改并于1998年出版新的国际频率划分表,频率划分扩展到400GHz。2000 年伊斯坦布尔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00)0 增加第三代移动业务频率划分。我国新的频率划分表就是根据1998年版频率划分表和 WRC-2000勺修改意见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订的。二 . ITU 的历史和回顾1837 年莫尔斯发明电报, 1844 年 5 月 24 日,莫尔斯通过华盛顿和巴尔地摩之间的一条电报线发送了他
9、的第一个公众电报。通过他的创举,他成为远程通信时代的先驱。刚刚十年后,电报已成为一般公众业务。但在这些时间里,电报线路没有跨越国界。这是因为每个国家使用不同的体制,电报在边界进行转录,翻译和处理,然后通过邻国的电报线路进行转发。由于这种系统速度慢和使用困难,许多国家最后决定签定有利于国家之间的网络互连的协议。但是,因为这样的协议是在每个国家的国内进行管理,建立电报电路需要很多单独协议。例如在普鲁士,从首都到与其它德国各州接壤的边境地区的线路需要15 个以上协议。 为了简化手续, 各国开始签订双边或区域性协议,这样, 到 1864 年, 已有好几个区域协议生效。在很多国家电报线路连续快速发展,
10、最后, 是 20 个欧洲国家在一起制订一个包括国际互连在内的框架协议。同时,这些国家决定在共同的规则下,使设备标准化,有利于国际互连,采用各国都适用的统一的操作要求,并制订共同的国际收费标准和帐务规则。1865 年 5 月 17 日,经过两个半月艰苦谈判之后, 20 个创建国在巴黎签订了第一个国际电报公约,国际电报联盟( ITU 的前身)正式成立了。 130 多年的今天,建立国际电联的理由仍然成立,该组织的基本目标没有改变。1868年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电报大会。决定在波恩建立联总部。1869 年电报杂志开始出版。 1934 年重新命名为电信杂志, 现在以 “ ITU 新 闻”名字出版发行。随着
11、 1876 年电话专利的开始和电话业务的发展,国际电报联盟在1885年开始起草管理电话的国际法规。1894 年马克尼开发一个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更实际的方法。 马克尼在柏林演示了他的系统并申请他的第一个专利。1903 年,由于无线电通信以及这种新技术在水上和其他通信领域的应用, 国际电报联盟决定召开一次预备无线电大会,研究国际无线电报通信规则问题。1906 年在柏林召开第一次国际无线电报大会, 签署了第一个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和包含有第一个无线电报规则的公约的附件。这些规则被以后大会多次扩充和修改,现在被称为无线电规则(Radio Regulations)。全世界采用“ SOS紧 急遇险信号。首
12、次利用无线电话进行广播(声音和音乐)实验。1924 年创建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F) .1925 年创建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 。1927 年在华盛顿召开无线电报大会(全权代表大会) ,建立了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 。 CCIR 负责技术研究,测试,和各钟电信领域进行的测量的协调以及起草国际标准。1927 年国际无线电报大会修改了频率划分表,当时为固定,水上和航空移动,广播,业余和实验业务划分了频段,确保无线电通信业务和每种业务的技术特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更有效的工作。1932 年在马德里会上, 决定将 1865 年的国际电报公约和 1906 年的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合并为国际
13、电信公约。并决定将联盟的名字改为国际电信联盟。新的名字在 1934 年 1 月 1 日生效, 选择这个名字恰当的反映了联盟的全部职责, 当时包括了全部有线和无线通信的各种形式。1947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为了达到发展和使组织机构现代化的目的, ITU 在大西洋城召开了无线电大会,在新建立的联合国的同意下,国际电联在 1947年 10月 15 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并决定将总部由波恩迁到日内瓦。并宣布 1912 年通过的频率划分表是强制性的。同时,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正式成立, 对电联会员的频率指配进行登记和纪录,并维护国际频率登记总表 ( IFRL) , 以便协调日益增加的
14、管理频谱的复杂任务。 ITU 建立 徽标。1948 年国际电联的总部由波恩迁到日内瓦。1952 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全权代表大会。 国际电联开始技术合作项目。1956年,CCIT和CCIF合并成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以便更有效的适应这两种通信发展的需求。1959 年在日内瓦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上第一次将国际无线电规则作了全面修改。为了迎接新的空间通信的挑战,CCIR建立一个研究空间业务的研究组。1963 年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空间业务的特别无线电行政大会, 为各种空间业务划分频率。在以后的各次大会作了进一步频率划分,并制订卫星使用频谱和轨道位置的规定。1965 年在 Montre
15、ux 召开全权代表大会。国际电联成立一百周年。在巴黎举行一百周年纪念大会。1971 年 ITU 第一次举办世界电信展览会和研讨会TELECOM 7。11973 年在马里加 - 托雷莫里诺斯召开全权代表大会。1982 年在内罗毕召开全权代表大会。成立独立的全球电信发展委员 会。1983 年联合国声明 ITU 是世界电信年的领导机构。1985 年 ITU 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地区电信展览会, ASIA Telecom85 。1986 年 ITU 首次在非洲举办地区电信展览会AFRICA-Telecom 86 。1987年在日内瓦召开一HF广播业务大会,修改划分给广播业务的频段并通过了单边带无线电业务
16、技术标准和程序。1988 年 ITU 首次在美洲举办地区电信展览会Americas Telecom88 。1988 年在日内瓦召开世界静止卫星轨道利用无线电大会(ORB-88) ,通过了平等权利使用静止卫星轨道的规划。 完成一个复杂的世界卫星直播广播业务规划。1989 年在 尼斯举行的全权代表大会承认在标准和频谱管理的传统活动方面给预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重要性。为此,建立了通信发展局(BDT) ,努力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电信事业。同时,针对全球电信市场日益全球化和逐渐自由化的背景,尼斯全权代表大会开始对电联的机构,操作,工作方式进行重新评估并分配资源以便能够达到其改革目标。本次大会建立一个高级专家
17、委员会,其任务是向电联提出改革的建议,确保电联继续能够有效的响应会员国的需求。1992 年为利用非静止卫星的新的空间业务,为被称作全球卫星移动个人通信(GMP。S业务第一次划分频率。同年,为全球个人陆地移动通信业务(GPLMTS)确定使用的频谱(后来改为IMT-2000) , ITU 开始制定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全球标准。 为了在新千年初期实现商用, IMT-2000 将协调全球正在使用的不兼容的移动系统,为能处理话音,数据,多媒体业务并能与在线业务相连接,例如与 Internet 相连接的新的,高速的无线通信设备提供技术基础。1992 年,增开的全权代表大会在日内瓦召开,使电联的机构进行了
18、重大改革,其目的就是使电联有更大的灵活性来适应目前的日益复杂,相互影响和竞争的环境。 作为重组的结果, 电联分成与其三个主要活动范围相对应的三个部门 - 电信标准(ITU-T),无线电通信(ITU-R)和电信发展(ITU-D)部门。负责合并 前IFRB,CCIR,CCITT和BDT所承担的职能。新的体制也采用一个定期开会制度 以便帮助电联迅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改革后的国际电联的组织机构如图二所示。1993年在赫尔辛基召开第一次世界电信标准大会。 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93和无线电通信全会(RA-93)。1994 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第一次世界电信发展大会。1994
19、 年京都全权代表大会通过了电联第一个战略规划, 提倡更面向用户的方式和集中围绕着改变任务,需求和成员国作用的活动计划。此外, 京都大会确定召开一次论坛, 委员会的成员非正式的讨论全球电信政策和战略。为此,建立世界电信政策论坛( WTPF, 一个临时的专门会议鼓励对改变 电信环境引起的紧急政策的自由交换意见和信息。1996年在日内瓦举行第一次世界电信政策论坛(WTPF,题目是卫星全球移动个人通信(GMPCS)通过了通用国际自由电话号码的第一个国际标准(UIFND1997年制订GMPCSJ谅解备忘录(MoU并通了一套 GMPC终端使用 的安排。在日内瓦通过了重建Internet 的第一个谅解备忘录
20、。召开第一次交互式媒体展览和论坛-TELECOM INTERACTIVE 97。1998年在MINNEAPOLIS开的全权代表大会根据私营部门会员的广泛权利和义务采用了单一部门会员类别。1998 年在芬兰的坦佩雷通过了第一个应急通信公约。1998在日内瓦召开第二次世界电信政策论坛(WTPF,题目是电信业务的贸易。1998 年 10 月 12 日至 11 月 6 日在 Minneapolis 举行全权代表大会, 重点是加强专业部门参加电联工作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增加部门成员权力的决议以及提供ITU 处理工业部门的时间限制和操作的实践所需要的灵活性和行动自由的措施。本次大会还通过了召开一个关于信息社
21、会的新的世界大会,并要求 ITU 更多的参与作为全球通信手段的 Internet 发展工作。1999 年 ITU 成为支持签名和编号Internet 合作组织创建成员( ICANNPSO) 。2000 年在希腊的伊斯坦布尔召开了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 对第 三代移动通信(IMT-2000)业务划分新的频段。进入新千年,ITU将继续审查和调整其工作重点和方法以确保在全球电信环境迅速变化面前做出相关的响应。 对商业, 交通和使用信息来说, 世界已成为越来越离不开通信技术了。 ITU 在出现的新系统的标准化和鼓励共同的全球政策方面的作用比从前更加重要了。三 . 无线电通信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人物从最初的电
22、报开始经过150 多年的现代电信的发展是来自各界的成千上万科学家, 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劳动的结果。 他们当中只有少数独立负责发明的人成了名,而大多数达到顶点的发明是许多个人的成果。克拉克1917年出生英格兰的 Minehead。在苏联(USSR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 前 12 年,克拉克于1945年在“无线世界”中发表文章建议利用静止卫星实现世界范围的无线电覆盖。 从此, 卫星通信成为世界通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克拉克的其它发明有地球观测的卫星平台的利用和操作灵活的低加速的星际 间飞行的太阳帆。巴登( Bardeen) , 比拉特恩( Brattain )和 邵克莱(
23、 Shockley )晶体管是由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三位物理学家于 1947 年发明的。他们是巴登,比拉特恩和邵克来。晶体管可以检波,放大,整流并能将其打开和关闭。他们非常小,便宜,能耗非常小。这些特性使它开发通信交换机成为可能,没有晶体管就没有卫星通信。晶体管使现代计算机,袖珍计算器,助听器,袖珍收音机,盒式播放器,高保真系统和他们设备的主机成为可能。莫尔斯莫尔斯 1791 年 4 月 27 日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查尔斯顿市。1872 年 4 月日在纽约城去世。莫尔斯是电磁纪录电报的发明者, 是点划电报码的开发者, 即称为莫尔斯码。莫尔斯在其早年酷爱艺术,一直到 1832 年,在 41 岁的
24、时候,莫尔斯完成了他的电报的设计,在1837 年 8 月进行公开演示。莫尔斯提出专利申请,获得美国专利。但他向国会申请贷款建设实验性公众电报线路直到 1843 年才获得批准。 最后在 1844 年 5 月 24 日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地摩( 60 公里)发送了他的第一次电报。虽然电报现在已在很大程度上被较多的现代通信业务代替,但莫尔斯的最初的概念应在使用并且莫尔斯码仍然保持为发送信息的通用标准。贝尔贝尔于 1847 年 4 月 3 日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 1922 年 8 月 2 日在Baddeck 去世。1876 年 3 月 10 日贝尔在美国波斯顿宣布“瓦特森先生来了,我需要您” , 组成
25、第一个智能句子在电话线里传送。 虽然有一些其它发明者在所建议的系统上将声音在一定的距离传送,但贝尔是第一个获得发明专利的。仅在两年后, 1878 年 3 月 25 日他做出了如下预测: “电话电缆可以铺在地下或架空,利用支线将私人住宅,乡村,商店,工厂等连接起来,通过主电缆和中心交换实现任何两个地方的直接通信是可能的。我相信,电话面向公众是必然的结果,不仅如此,我确信,在将来,电线将不同城市的电话公司的电话局连接起来,部分乡村的一个人能够与不同地方的人打电话” 。贝尔不但在29 岁时发明了电话, 他在电信和航空方面有许多发明。 他整个一生还努力帮助聋哑人。马克尼马克尼于 1874 年 4 月
26、25 日生于意大利的宝龙那( Bolongna ) 。1937 年 7 月 20 日在罗马去世。作为一个学生的马克尼对电磁和赫兹波的应用特别感兴趣。 1896 年 6 月 2 日他申请了他的第一个关于无线电的专利。 马克尼是高度实践和企业化的人, 他很快将他的发明商业化,并于1897 年 7 月在伦敦建立他的第一个无线电报公司。在 1899 年,他操纵发送跨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信号。 1901 年发送了跨大西洋(从英格兰的康沃尔到荷兰的信号山)的信号。1907 年, 开通了大西洋彼岸的无线电业务, 1909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1920 年在改进的马克尼公司演播室开始声音广播。在1924
27、年,他发明了能提供世界范围通信业务的天波传输。马克尼的一生都贡献给无线电通信的发展并由他自己或其领导的公司共获得近 800 项专利。波波夫波波夫 1859 年 3 月 16 日生于乌克兰。 1906 年 1 月 13 日在圣彼得堡去世。波波夫是圣彼得堡附近的 Kronstadt 的诺罗斯皇家海军学校的物理讲师。在赫兹演示他的电磁波的存在之后,波波夫进行了利用接收机监测电磁波存在的实验。 在 1895 年 5 月 7 日向耨罗斯物理和化学学会演示了他的实验,几天后,在喀琅施塔德斯基提出报告。该报告的结论是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在一定距离不用导线传送信号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换句话说,发送无线电报,必
28、须借助电磁发射” 。斯戳格( Strowger )1838 年生于 Rochester 附近。 1902 年去世。在1889 年他发明了自动电话交换机,他觉察到由于设计或差错,本地电话操作者将其业务电话接到他的竞争对手的电话局。 因此, 他有了自动电话交换机的设想,根据这个思想终于在美国的 La Port( Indiana) 安装了世界第一个商用自动交换机。考劳罗夫( Korolev )1906 年 12 月 30 日生于苏联的 Zhitomir 。1966 年 1 月 14 日在莫斯科去世。从1947 年开始,考劳罗夫指导苏联火箭设计,在1957 年 10月 4 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9、 他负责指导更多的现代火箭的开发工作。火箭技术对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非常重要的。 他还指导包括 Molniya-1 通信卫星系列在内的很多卫星的开发工作。赫兹1857 年 2 月 22 日生于德国的汉堡, 1894 年 1 月 1 日在波恩去世。赫兹在于1887-1888 年在 Karisruhe 大学发现电磁波。 1887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证明了麦克斯威尔的电磁场的论。赫兹的发现是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也是后来广播和电视的发展的基础。伏特1745 年 2 月 18 日生于意大利的科摩(Como) , 1827 年 3 月 5 日在科摩去世。伏特研究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他发现第一个电荷,
30、 他是开发通信用电池的先驱。特斯拉1856 年 7 月 10 日生于塞尔维亚的斯密廉( Smilian )。 1943 年 1 月 7日在纽约城去世。特斯拉研究交流电和高频无线电波。在1899 年他演示了不用导线传送电能的实验,并在美国克罗里达州建设一座发射台,它可以清楚的接收到一千里外的信号。他发明了两个电路间感应耦合系统。他得到了一百多项专利,例如电容器的制造,电导体的绝缘,频率表等。波特1845 年 9 月 11 日生于法国的Magneux。 1943 年 3 月 28 日在法国的Sceaux 去世。他用终生来开发一种快速印字电报。当他成功的改进了各种装置后,在国际电器展览会上演示了能同
31、时发送六种信息的设备。 波特系统在全世界的地面和水上通信链路使用 70 多年。李德 . 福利特( Lee de Forest )1906 年他在夫莱名的二极管上又加上一个电极, 他的三级管改善了接收并可以进行放大。四 . 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重大事件1873年麦克斯韦尔确定了像可见光一样的电磁波。1887年赫兹演示了麦克斯韦尔预测的无线电波的存在。1894年Sir Oliver Lodge 用粉末检波器检测无线电波并演示无线 电波可以传送信号。1895年马克尼开发一个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更实际的方法, 但意大利当局无动于衷。1896年马克尼在柏林演示了他的系统并申请他的第一个专利。1898年在海军舰艇调动中首次使用无线电。1899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首次国际无线电通信。1899年 从灯塔船( East Goodwin lightship )首次发出遇险呼叫。1901 年 首次实现康沃尔和纽芬兰之间的大西洋彼岸的通信。1902年 首次人类语音的无线电发射。1906年全世界采用“ SO0紧急遇险信号。首次利用无线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茶叶销售代理合同样本
- 八下语文知识点经典常谈要点
- 《实训公共关系学:互动与实践》课件
- 《南京河西策略提报》课件
- 《中国的行政区划解析》课件
- 《探索故宫博物馆》课件
- 教育部新版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教案
-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表格教学设计
- 嘉应学院《运动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资助感恩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图文)
- 多模态视域下北京市核心区语言景观研究
- 《单轴面筋脱水机设计报告(论文)》
- 内分泌系统 肾上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 GPS静态数据观测记录表
- 山西省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登记表
- 软件项目周报模板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