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_第1页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_第2页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_第3页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_第4页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1.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2.专业代码:580201 二、基本学制与招生对象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2.学制:三年三、设计依据1.人才需求分析2009年河北省抓住国家出台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机遇,打造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为依托,集动车组研发、制造和零部件加工、物流、贸易,以及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集群。另外,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数控机床、

2、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的集成品,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唐山近百家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能扩张和技术革新,相关人才的需求大增,为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职业与岗位分析(1)职业岗位职业范围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械零部件生产机电设备的操作(普通机床的操作、数控机床操作)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整机的组装与调试

3、)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工艺编制与调度机械加工工艺员根据图纸要求,制订合理的工艺流程方案,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和机械装配生产工艺规程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技术熟悉本企业机电产品结构、性能、特点,掌握其工作原理,能稳妥地解决售后各类技术问题(2)岗位群任职要求岗位群领域主要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机械零部件生产1.机床的操作;2.刀具的选用与刃磨;3.工件的装夹;4.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5.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

4、结构;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7.刀具知识;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达到中级工水平;2.了解一种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车床或铣床);3.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达到初级工水平;4.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5.能熟练进行机加设备三级保养;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1.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2.设备的精度恢复;3.设备的二级保养;4.判断并协助设备的一级保养;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3.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4.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5.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6.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7.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

5、基本知识;8.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管理与维护应具备知识;9.掌握安全知识;10.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1.进行机加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2.熟练使用电脑绘图,达到中级以制图员水平;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4.能阅读专业资料;5.具有钳工、车工等技能操作证、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机电产品生产的组装与调试1.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2.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3.整机的组装与调试;4.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2.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知识;3.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4.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5.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

6、识;6.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7.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8.掌握安全知识;9.掌握专业英语知识。10.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1.具有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力;2.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3.能阅读专业资料;4.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具;5.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1.零件工艺性审查;2.工艺流程方案的初定;3.工量具的选用;4、设备的选用;5、现场生产指导;6、不合格产品的分析与控制。1.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2.掌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原则;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结构与选用;4.具有沟

7、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1.能进行详细的零件图纸分析;2.能设计较合理的工艺流程方案;3.能挑选适当的设备和量检具;4.能正确完成工序卡片的编制;5.能进行生产组织管理。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熟悉典型机电产品性能,掌握销售渠道和方法,能稳妥地解决售后各类技术问题1.了解典型机电产品结构、性能及使用常识;2.掌握典型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3.了解营销知识;4.掌握机电产品或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5.掌握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知识;6.掌握安全知识。1.能与顾客进行良好的语言沟通;2.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3.具有机电产

8、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4.具有机电设备安装和调试能力;5.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与职业道德。3.生源分析本专业主要招收应届高中毕业学生、职业高中对口应届毕业生。学生为理科背景,已经具有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本基础,一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两类学生的基础差异,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机电技术专业群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面向唐山地区的机械、电子、钢铁、冶金、港口等相关企业,有长期合作的中国北车集团、曹妃甸实业有限公司、中冶京唐有限公司、京唐港有限公司、恒安集团、国丰钢铁公司、唐山电通自

9、动化、首钢矿业公司等10家大型企业,另外,还有10余家中小型企业。很多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学生一年期顶岗实习率均为100%。五、专业培养目标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能进行机电设备、生产线的安装及装配调试、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六、人才培养规格1.服务面向学生毕业后主要

10、去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制造、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岗位工作。2.就业的职业岗位(群)唐山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动车生产企业、制造企业等的机电电路连接、部件组装、预装配、总装配、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企业管理等工作岗位。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结构(1)应用电气、电子制图及计算机知识绘制电路图;(2)具有机床电气系统原理与应用基本技术知识;(3)应用PLC控制系统的技术知识解决一般电路问题;(4)具有机械设计与设备基础知识;(5)应用机械制造与加工知识加工典型零件;能力结构(1)具有较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机电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能力;(2)具有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

11、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对电机进行控制;能够应用PLC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3)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维修和技术支持能力;(4)具有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5)具有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6)具有熟练进行生产技术实施的能力。素质结构(1)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卫生健康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4)具有求实创新、刻苦钻研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5)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潜能;(6)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毕业资格与要求(1)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总学分、各类学

12、分)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取得相应学分;按要求取得文化水平证书。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总学分为16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为33.5学分,专业课为76.5学分,公共选修课为6学分,专业选修课为8学分,综合实践为40学分,素质拓展为12学分,各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2)职业资格证书(说明职业资格证书的名称和技术等级)专业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序号证书名称考核鉴定部门等级颁发单位1AutoCAD绘图员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PRO/E三维应用工程师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级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办公室3数控操作证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3、中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维修电工证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唐山市安监局6车工证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7装配钳工证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8电焊工证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说明: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至少一种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通用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序号证书名称对应课程名称考核鉴定部门等级颁发单位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部考试中心一级及以上教育部考试中心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大学英语高

14、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A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3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普通话国家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二级乙等及以上国家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说明: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以上三项通用职业技能证书。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设计1.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不断深化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为特色的教学改革,建立校企“双筹双创、双控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筹划为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教师和职教专家深入机电相关公司及相关企业与企业专家一起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论证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共筹表筹划内容筹划方式筹划结果机电公司

15、及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方案调查、访谈、咨询、收集资料形成科学客观的人才需求细分市场分析方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召开由专业教师、职教专家和企业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适应机电行业领域,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事机电类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召开由专业教师、职教专家和企业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设计、优化培养方案)提升岗位认知,贯穿技能实训,注重顶岗实习。课程体系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

16、形成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质量保障学校与企业共同拟定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质量反馈和质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校企双方共同保障执行的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创建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创建具有职业环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原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室15个,校外实训基地20个的基础上,与机电公司密切合作,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共同创建校内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室、电气装配实训室、电力电子及继电保护实训室、控制电机实训室。与校外唐车公司牵引电机组装区、供电电路组装区、车体焊接车间、唐山科奥浦森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和雷浩科技公司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现在学

17、”和“今后做”保持一致,保证学生就业以后能够马上进入角色,胜任工作。校企双方共同控制校企双方共同控制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岗位认知、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几个方面与专业一道共同控制人才培养质量。岗位认知:从第一学期开始,让学生学习课程之前能对将来要面对的岗位有所了解,对以后的学习带有目的性,提高学习兴趣。安排学生三次到机电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认知实习,由兼职教师给学生讲解企业文化,提升岗位认知。技能实训: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实训,由机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实训内容,并结合企业生产需求、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

18、安排对应的项目内容与时间段。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配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管理与考核。每个项目结束时,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分别对学生进行考评,给出项目成绩。强调项目的应用性、针对性和系统性,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在生产性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熟悉企业和社会,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创新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在机电企业进行,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负责。实习内容主要让学生完成企业员工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注重构建基于学生个人经验和专业系统的知识,让学生具有处理常规与突发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从事

19、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必备的专业综合能力。校企双方同兴共赢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学院与机电企业按照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学生进入岗位可以直接上手,很短时间就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省去了培养的过程;同时企业可以从中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准员工进行专门培养,实现一举多得,互利双赢目的。2.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或具有工作过程特征)的课程体系,含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传统学科体系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需要专业依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并综合考虑教育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和排序(选择教学内容),形成新的专业课程体

20、系和教学内容。新课程体系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八、专业主干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介绍1.机械基础机械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教师与课程教师共同开发的基于机电设备机械零件与机构原理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能、零件、各种常用机构、传动原理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选择,初步掌握机械零件毛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对杆件进行强度个刚度计算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掌握常用

21、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独立进行机械设计、操作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轴类、盘类、齿轮、箱体类等典型零件的加工。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金属机械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多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加工精度和机器装配工艺的综合知识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3.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机床是机电一体

22、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典型机床结构与传动原理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车床、铣床、磨床、刨插床等等常用典型机床。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金属切削机床的传动原理和传动系统,并了解各种机床的特点和工艺范围,培养学生的机床应用能力和维修技能,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4.机械CAM机械CAM是动车组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基于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和绘制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CAD/CAM软件的使用、零件的造型、数控加工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

23、够熟悉CAD/CAM系统常用软件的开发方法;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CAD/CAM系统规划与实施的初步能力。5.数控车/铣编程与操作数控车/铣编程与操作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机电设备典型零件的加工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动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编程与操作、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程序编制中的工艺分析,数值计算,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和电火花机床的编程方法;能够进行数控机床的结构、操作、保养及维护等内容。重点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和保养。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编

24、程、操作和维护保养方法。6.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基于常用电路与设备原理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电工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和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场与磁场、电动机、变压器、电子分立元件原理和基本电路、线性集成运放电路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基础。7.单片机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

25、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基于机电设备常用电路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内部资源及外部接口电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介绍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各种常用的开发工具,并对C语言开发单片机作了简要介绍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能利用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进行较为简单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掌握单片机系统扩展的方法。熟悉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电路,用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用单片机构成最小应用的单片机系统,能用英语对相关工程内容进行了交流。初步

26、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法。8.传感器及检测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机电设备中常用传感器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动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氧量传感器、全范围空燃比传感器、控制燃烧所用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与爆震传感器、光检测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车辆周围识别用传感器、磁场传感器、电流检测用传感器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合

27、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9.通用机床典型电气故障维护 通用机床典型电气故障维护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典型机床电气电路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直流电动机控制电路、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原理、用途及型号,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的目的;掌握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具有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独立分析能力;熟悉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能

28、力;具有设计和改进一般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10.PLC程序编制与调试PLC程序编制与调试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典型控制电路设计与开发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动机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自动生产线PLC控制系统编程和实现、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的使用,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能够理解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能够进行正确操作,能

29、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对相关项目进行编程与调试,能进行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独立分析能力,能进行典型的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11.工厂供电工厂供电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高压设备和低压设备为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高压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高压保护电路等。本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的有关知识,掌握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短路电流分析及其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于校验,供电系统保护及其供电自动化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运行时的技术及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力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九、课程设

30、置及教学安排表课程设置应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有利于教学的原则,充分适应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多种教学模式,要求采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准确地列出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教学时数、开课学期,各学期学时分配情况,并应对学时、学分进行必要的小计、合计。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1)课程 分类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学年、学期、周学时数按学期分配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总学时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23456考试考查16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2+416+215+316+2必修课公共、基础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321643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31、论4644816343形势与政策(讲座)116164学时4学时4学时4学时1-44就业与创业指导24032828学时35体育68612742221-36普通话0.5888学时27大学英语8128128441-28计算机文化基础4643232429高等数学580804212小计33.5534388146101283专业课10机械制图与CAD(含互换性)71367660641211机械制图实训128281周212金属材料及加工技术1.5242042113金工实训256562周114电工电子技术(含电工仪表)713611224641-215电工电子技术实训128281周216液压传动46452124

32、217机械基础464644218机械基础课程设计128281周319机械加工工艺46254822320机械CAM46420444421特殊电机应用及维护2322662322单片机应用技术46030304323单片机应用技术实训128281周324传感器及检测技术*46040204325通用机床典型电气故障维护*46030304326通用机床典型电气控制实训128281周327电子电路板设计23216162428PLC程序的编制与调试*46432324429PLC程序的编制与调试实训128281周430工厂供电4646044431金属切削机床*46030304332数控车/铣编程与操作*6964

33、8486433数控加工实训128281周434专业技能操作230151523小计76.5136072563514162024 合计1101894111378124282827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数显LED技术23216162-42电力拖动技术23216162-43机械专业英语23216162-44电子电路焊接23216162-4小计81286464公共选修课1创新能力232322-42文学作品欣赏232322-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322-44小计69696合计1422416064综合实践1入学教育、军事训练260602周12毕业教育130301周63毕业设计(论文)284084028周5-

34、64顶岗实习285-6合计33930930素质拓展1假期社会实践41201202第二课堂活动696963必读书目学习23232合计12248248全程总计169329612732023注:1.加注*的为核心课程。2.加注的课程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每周4学时上12周;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调到了第2学期,导致大学英语课程第2学期为每周4学时。3.加注的为可选学期。4.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从计划备选的课程中选取4门获得8学分。5.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学院提供的公共选修课从中选取3门课程,获得6学分,其中创新能力课程为必选。6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与CAD第1学

35、期讲解时加入互换性知识;电工电子技术第1学期讲解时加入电工仪表知识。十、教学进程表 周次年 学级 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二年级第三学期第四学期三年级第五学期第六学期说明:机动;入学教育或军训;课堂教学;实习;考试;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教育;假期十一、第二课堂活动计划根据共青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认证试行方案(唐职院院团联字2009 6号),进一步明确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具体计划如下。1政治理论修养方面将组织开展:团意识教

36、育会、学生心理健康报告会、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青年志愿者思想教育会等。还将组织学生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报告会等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及 “机电系社会实践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召开 “青年志愿者思想教育会”。3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方面为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与时俱进,具有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创造精神,能把自己的所学知识与最先进的生产力相结合,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同时为了提高同学们参加校园学术科技活动方面的成绩我系将举办车工技能大赛、电子装配与调试大赛、钳工技能大赛等学习科技活动。4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方面为使同学拥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准确地

37、自我意识,统一的人格表现,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与其年龄性别相称的行为表现等,我系将举办晚会、舞会、篮球赛等文体活动。5社会工作与社团活动方面为提升同学们的协调能力,并出色的协助或支持班主任老师和班委会、团支部加强班级建设,调节同学矛盾,促进班级和谐,将开展义务维修(5180电子科技社)、篮球三对三(飞人篮球社)、羽毛球联赛(羽乐无限)等一系列工作及活动。6组织纪律与集体观念方面为使同学们更加关心班集体及学校发展,团结同学,坚持原则,伸张正义,弘扬正气,同时加强同学们敢于同歪风邪气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形势作风,我系将开展雷锋月学习雷锋的一系列活动7学习态度与劳动卫生方面为使同学们在一个温馨舒心

38、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卫生,我系将开展宿舍、教室卫生评比的活动。为了规范课堂纪律使同学们按时出勤,无迟到、旷课的现象,按时就寝。我系还将组织学生干部对上课纪律的抽查工作。8诚信意识与道德修养方面为加强同学们自身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十二、专业教学保障条件1.“双师型”专业师资配置条件(1)专业教学团队人员结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副教授10人,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10人,学历结构较高。考评员10人,“双师型”教师占98%。本专业教师平均年龄42岁,40岁以上教师10人,

39、40岁以下教师10人,年龄结构较轻。本专业人员均来自不同的高等院校,学缘结构合理。本专业成员有专业带头人2人。是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2)双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通过国内外访问、研修、考察、行业交流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有关专业研究、课程体系开发、各类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成为“敬业爱岗、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确定培养专业骨干教师10人。培养方式:定期讲座,完成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工作,派送培养人参加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短期技能培训班及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修学习。(3)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深刻领

40、会现代高职教育的理念,把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将郑建红、刘瑞娟、卢建青培养成熟悉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双师素质教师,在教学、科研等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教师。(4)专业兼职教师由生产一线企业技师承担专业技术实训课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提高兼职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知识的传授及表达能力,更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出色完成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使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条件(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遵循“生产性”的原则,为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1、,和生产实际相一致。依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理念,将现有机电实训中心进行整改和扩建。以岗位为导向,将实训中心分成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的自动化实训室、电子单片机实训室、电工实训室、PLC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液压传动实训室、工厂供电实训室、机械基础陈列、加工工艺陈列室室10大实训室。(2)校外实践教学条件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发挥其多种功能,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厂中校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厂中校实训基地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岗位责任制和市场竞争意识的良好教育、职业道德及基本素质培养的职能。校外

42、实训基地有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首钢矿业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宏基钢结构有限公司、国投中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中冶京唐建设集团路桥公司、唐山电通自动化、唐山瑞丰钢铁集团、中冶京唐机电(唐钢服务公司)公司、唐山永和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唐山金石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唐银钢铁公司、中国二十二冶一公司混凝土工程公司、迁安市金牛矿山机械厂、唐山宏源帅成机械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冷扎薄板有限公司、唐山金相无损检测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18个。校外实训基地序号依托单位建立时间1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2005-062首钢矿业公司2004-123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2001-064唐山宏基钢

43、结构有限公司2008-035国投中煤京唐港口有限公司2006-026中冶京唐建设集团路桥公司2007-027唐山电通自动化2007-038唐山瑞丰钢铁集团2007-019中冶京唐机电(唐钢服务公司)公司2007-0110唐山永和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06-511唐山金石超硬材料有限公司2007-0112唐银钢铁公司2007-0313中国二十二冶一公司混凝土工程公司2007-0114迁安市金牛矿山机械厂2010-1215唐山宏源帅成机械有限公司2010-0416北京首钢冷扎薄板有限公司2010-0417唐山金相无损检测有限公司2010-0418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2010-043.教学运行

44、与管理制度保障、政策措施保障以就业为导向,突破传统教育只注重学校内部评价的局限,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使外部监控及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严格把握住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探索并建立适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文件体系,以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运行与管理制度保障、政策措施保障。(1)校企共建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成立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合作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管理组

45、织体系,对人才培养各环节及各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及教材开发等工作。(2)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文件建立系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及系教学督导工作规定等相关制度。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各项实训管理制度、实训评价机制与方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文件。(3)建立以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合作企业一起在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考核管理、毕业环节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监控方式方法,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4)实施全方位、开放的反馈与评价体系建立有企业人员参加的反馈与评价小组,共同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定期收集在校学生、毕业生对校内外教学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和监控,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优秀课评比、奖励和表彰的依据。健全社会评价与预警机制,定期进行市场调研,高度重视用人单位的评价与反馈,并根据反馈及时进行相关调整,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建立健全学生现场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制定评价标准,共同进行实习实训的评价,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三、教学环节综合分析1.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统计表序号实践教学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