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系统多载频基站硬切换算法_第1页
CDMA系统多载频基站硬切换算法_第2页
CDMA系统多载频基站硬切换算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 8CDMA系统多载频基站硬切换算法在高话务量的CDMA系统中,可通过采用多载频方式来满足用户的话务需求。用于控制多载频基站硬切换的算法及其所需附加的软、硬件详述如下:一、CDMA系统多载频间硬切换算法流程图 开始是适用唯导频扇区?否否使用IFHOTI是唯导频辅助载频间切换 下切 切换或下切 切换CDMA多导频载频间切换无唯导频辅助载频之间下切 无伪导频辅助载频间直接切换二、CDMA系统多载频硬切换算法:1、有唯导频参与的硬切换需要增加唯导频硬件设备。· 导频辅助的 CDMA-to-CDMA 频率间切换:这种方式需要在基站B中 gamma 扇区设置 F2 唯导频。导频硬件设备可为

2、朗讯 的产品也可以为其它厂商产品。工作在载频F2 的手机,检测到基站 B 的 gamma 扇区的导频比最强的 F2 服务导频信号高T_comp 时,就切换到基站 B的 gamma 扇区的 F1 载频上。· 导频辅助 的 CDMA-to-CDMA 频率间下切 :这种方式也需要在基站 B 的 gamma 扇区上设置唯导频F2。当唯导频扇区 的导频信号高于 T_add 时,呼叫就被下切到当前服务扇区的F1。CDMA release15.1已具有此功能。2、无唯导频参与的多载频间切换或下切硬切换无需增加新的硬件设备. · CDMA-to-CDMA 频率间之间切换: 这种方式不需要额

3、外的硬件来控制在边界小区处的 CDMA 频率间切换。它是完全由软件驱动的。边界是以载频概念进行区分。例如,小区A配置了 F1 和 F2 载频,而小区B只有 F1 载频,小区A和小区B相邻,小区A中的 F1 是一般载 频 (非边界),小区A中的 F2 是边界载频,而小区B中的 F1是一般载频。当以 下所有条件均满足时,基站进行频率间切换:a. 所有的软切换扇区是边界扇区b. 呼叫只是简单的双向软/更软切换c. 在有效导频集中的最强导频信号的Ec/Io低于某一门限值呼叫被切换到直接切换邻居表目标扇区的载频F1或根据负载分享算法直接下切至本扇区的载频F1。例如:手机在基站A,alpha扇区的F2上,

4、当基站检测到直接频率间切换触发条件满足,并且用户正进入基站B的gamma扇区,呼叫就被切换到基站B的gamma扇区的F1上。鉴于此种切换方法边界扇区的容量降低,我们建议采用IFHOTI and CDMA多导频频率间切换软件辅助方法。3. CDMA的IFHOTI and CDMA多导频频率间切换 在边界扇区无需增加额外硬件的条件下,朗讯实施了一种高成功率的CDMA频率 间切换。该特性是通过实施CDMA频率间触发提高 (IFHOTI)和CDMA到CDMA 多导频切换来实现的。该特性是全软件驱动的,适用于IS95A和3G手机。该特性对边界扇区的CDMA到CDMA的频率间切换,CDMA到模拟的切换提供

5、了一种强有力的频率间切换触发算法。它应用了朗讯特有的Ec/Io衰耗机制算法。这种新的边界扇区频率间硬切换保持了边界扇区的容量,当与CDMA多导频频率间切换功能同时应用时,表现出更可靠的下切换到邻近基站的特性。在手机支持多导频切换的辅助下,CDMA多导频频率间切换支持从一个载频到另一个载频的硬切换。也支持DCS内,DCS间,多导频MSC间半软切换和多导频IS41 CDMA到CDMA硬切换。当检测到CDMA到CDMA频率间切换触发条件满足时,服务的边界扇区可以得到直接切换邻居列表(该列表已存在与载频和扇区相关的数据库中)。每个载频有它自己的直接切换邻居列表。该列表中最大可有六个切换邻居。系统将选择一个切换频率,并同时为切换载频建立切换资源。CDMA release 15.1已实现了这一功能。4、由于切换扩增的 CDMA to CDMA 频率间切换:CDMA到CDMA 频率间切换的触发也可能是在候选扇区被要求的载频上无资源(例如 CE 阻塞,分组管阻塞等),但候选导频比有效导频集中的最强导频高 T_comp 以上 时发生。另外,当候选扇区双向超负荷时,但候选导频比有效导频集中的最强导频高 T_comp时(T_comp<=T_ancomp),系统也会产生频率间切换。5、CDMA 到 CDMA 的 IS-41 硬切换:朗讯支持通过IS41接口的 CDMA到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