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范围的判断_第1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范围的判断_第2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范围的判断_第3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范围的判断_第4页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范围的判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范围的判断潘伟华, 余新平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目的:房角粘连范围是闭角青光眼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检查的房角关闭范围明显超过房角镜检查的房角粘连范围,本研究拟观察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关闭范围判断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37例(62眼)连续性闭角青光眼住院患者方法:UBM和房角镜检查对37例(62眼)连续性闭角青光眼住院患者检查,判断其房角粘连范围,同时记录其用药情况、检查时瞳孔直径、手术方式、术前术后眼压

2、;术后随诊复查房角镜和UBM检查。主要指标:房角关闭范围,房角粘连范围,瞳孔直径,手术方式,眼压结果:37例原发闭角性青光眼(62眼)术前眼压为25.5+14.94mmHg,最后随诊眼压为12.94+3.99 mmHg,随诊时间49.82+24.23天;62眼房角镜时瞳孔直径为2.24+1.03mm,与UBM检查时瞳孔直径2.84+1.14mm有显著性差别(t=6.52, p=0.00)。62眼中30眼房角镜检查的房角粘连范围明显小于UBM检查结果,另32眼两者检查结果一致,前者的UBM检查时瞳孔直径与房角镜检查时瞳孔直径的差值(0.913+0.879mm)比后者(0.228+0.578mm)

3、显著更大(t=2.76, p=0.009)。房角镜和UBM检查不一致组中15眼(15/30)根据房角镜检查结果行虹膜周边切除术,随诊治疗效果理想,支持房角镜检查结果。检查前已用缩瞳剂者房角镜和UBM的一致性高(16/16)。结论:UBM检查对部分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粘连范围判断过大,与检查时瞳孔直径大小和局部用药情况有关;判断房角粘连范围时应结合房角镜的检查结果。关键词:前房角,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角镜, 青光眼Comparison of the anterior chamber angle closed area of gonioscopy and ultrasound biomicrosc

4、opy. Pan Weihua, Yuxinping. Eye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 China, 325027.Object: To evaluat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area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e (PAS) by gonioscopy and the iridotrabecular apposition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通讯作者:潘伟华,,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温州市学院西路270号,3250

5、27Design:case-controlled studyMethods: The area of PAS of 37 consecutive patients (62 eyes) was assessed by gonioscopy and the iridotrabecular apposition assessed by UBM.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and pupil diameter were recorded also.Participants: 37 consecutive patients (62 eyes)Main Outcome

6、Measures: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e(PAS) by gonioscopy; the iridotrabecular apposition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pupil diameter; IOPResults: The IOP was 25.5+14.94mmHg before surgery and reduced to 12.94+3.99 mmHg at the last visit time with follow up 49.82+24.23 days. The 62 eyes pupil

7、 diameter was 2.24+1.03mm with the slitlamp beam cross the pupil, significantly low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upil diameter with the UBM examination(2.84+1.14mm). 30 eyes PAS assessed by gonioscopy was less then the area of iridotrabecular apposition demonstrated by UBM. The consistency was high bet

8、ween the gonioscopy and UBM with the patients with miotic therapy before the examination (16/16).Conclusions: The area of anterior chamber angle closed assessed by UBM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gonioscopy. The pupil diameter and therapy drugs should be consider when evaluate the angle closed area with

9、 the UBM. Key word: anterior chamber angle,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gonioscopy, glaucoma房角开放程度和粘连范围是闭角青光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临床多采用房角镜检查;10余年来UBM在国内的研究和广泛应用,完善了青光眼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案。UBM能实时观察、测量房角及与房角相关的解剖结构,检查时不依靠照明光和不直接接触眼球,消除了光线和机械干扰对房角检查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窄房角患者的检查结果与房角镜检查有不一致1。既往研究发现不同光照条件明显影响UBM对前房角的检查结

10、果,部分高危窄房角者常规检查时表现为房角关闭,强光下复查则为房角开放2。房角粘连范围是闭角青光眼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UBM检查的房角关闭范围明显超过房角镜检查结果,本研究拟观UBM检查对闭角青光眼房角粘连范围判断的准确性及探讨其影响因素。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 2007年9月2007年12 月连续性住院治疗的原发急性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7例(62眼),男17例,女20例,年龄4375岁,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21,慢性闭角青光眼患者16例。 研究方法:记录房角镜和UBM检查前全身、局部用药情况(尤其是影响瞳孔直径的药物)。了解患者入院时眼压、最后随诊眼压

11、、手术方式、随诊时间。术前、术后随诊时进行瞳孔直径测量、房角镜和UBM检查。瞳孔测量:房角镜检查时在暗室测量瞳孔直径,将裂隙灯光束直接照射于瞳孔区,调整光束长度以测量瞳孔直径,即为动态房角镜检查时的瞳孔直径。UBM检查时获得正前方注视方向的照相,测量其瞳孔直径,即为UBM检查时的瞳孔直径。房角镜检查:同一研究者在暗室行房角镜(Glodman 房角镜)检查,检查前不知UBM检查结果;按叶天才介绍方法行房角镜检查3。首先行静态房角检查确定房角宽窄状态,然后行动态房角检查确定房角粘连情况和范围,按上、下、鼻、颞侧4个象限分别记录。UBM检查:在未知房角镜检查结果条件下由另一熟练检查人员进行检查,检查

12、者有超过6年的UBM检查经验;超声生物显微镜为美国Humphery公司产品,扫描频率为50HZ,扫描深度和范围为5×5,分辨率50um,扫描速度8幅图/。检查时采用常规光照环境,患者对侧眼按要求注视天花板目标或其他检查者指定视标,每只眼均扫描上、下、鼻、颞侧4个象限和正前方,正前方注视方向照相测量瞳孔直径,按上、下、鼻、颞侧4个象限记录房角关闭范围。判断是否存在虹膜膨隆和睫状体前位。UBM检查结果的判断:检查结果由2位研究人员共同判断UBM检查对房角粘连范围的准确性,以房角镜和UBM判断房角粘连范围相差达一个象限作为房角镜和UBM检查结果不一致。结果:1. 37例患者(62眼)入院时

13、眼压为25.5+14.94mmHg,最后随诊眼压为12.94+3.99 mmHg,随诊时间49.82+24.23天;56眼最后复诊时不需要抗青光眼药物,另6眼中3眼复合小梁切除术后需要1种降眼压药物,3眼虹膜周边切除术后需点用匹罗卡品眼水(睫状体前位或周边虹膜肥厚)。28眼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另31眼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或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2. 62眼房角镜检查时瞳孔直径为2.24+1.03mm,与UBM检查时瞳孔直径(2.84+1.14mm)有显著性差别(t=6.52, p=0.00)。3. 62眼中30眼房角镜检查的房

14、角粘连范围明显小于UBM检查的房角闭合范围(房角镜和UBM不一致组),另32眼两者检查结果一致(一致组)。前者的UBM检查时瞳孔直径与房角镜检查时瞳孔直径的差值为0.913+0.879mm,比后者(0.228+0.578mm)显著更大(t=2.76, p=0.009)。两组间虹膜膨隆和睫状体前位的比例无明显差别(x2=1.944, p=0.163;x2=1.125, p=0.289)。16眼检查前已用缩瞳剂,两者检查结果均一致。4. 房角镜和UBM检查不一致组中15眼(15/30)根据房角镜检查结果行手术或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诊72.5天,眼压控制理想,无需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支

15、持房角镜检查结果。讨论:UBM能在活体状态下清晰显示眼前段组织结构的图像,对房角及房角相关组织结构进行实时观察、测量,实现了完整的房角结构观察。UBM的应用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5。王宁利1等比较了UBM和房角镜检查眼前房角的结果,认为房角镜观察的前房角较实际更宽,UBM观察的房角更接近自然状态(静态房角),作者认为可能是由于裂隙灯房角镜检查时,由于光线、房角镜机械干扰等影响可使房角入口增宽,并能导致同位贴附的房角重新开放;而UBM利用的水浴技术,超声探头不接触眼球,减少了机械性干扰;检查时不依靠照明光,消除了光线的影响,因此其检查结果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房角。因

16、此,对于窄房角患者,动态房角和静态房角可能有所不同,UBM检查的房角关闭范围(静态房角)与其实际的房角粘连范围(动态房角)可能不一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UBM检查的房角关闭范围明显超过房角镜检查的房角粘连范围,本研究的62眼中30眼房角镜检查的房角粘连范围明显小于UBM检查的房角闭合范围,其中15眼根据房角镜检查结果行手术或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诊72.5天,眼压控制理想,无需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支持房角镜检查结果。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判断房角粘连范围时不能完全依靠UBM检查结果,需结合房角镜检查的动态和静态房角情况,判断房角粘连范围。何明光6的研究发现房角镜检查无虹膜周边前

17、粘连的高危窄房角患者中95(68/72)的患者UBM检查时有至少1个象限的房角关闭,即使在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2周仍有59%(42/72)的患者UBM检查存在至少1个象限的房角关闭。何明光的研究对象为流行病学调查时的无症状高危窄房角患者,而对于部分房角粘连的患者或伴有多种机制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UBM检查的房角关闭范围和房角镜检查的房角粘连范围的差别可能更明显。刘堃7等的研究发现房角镜下为Scheie窄4的闭角型青光眼UBM检查有4种形态,表现为虹膜前粘连、房角完全关闭和房角隐窝开放、房角入口裂隙状样狭窄。提示房角镜下窄4的前房角的UBM形态也不完全一致,但作者未分析房角粘连与否及不同粘连范围

18、的UBM表现。UBM和房角镜检查结果对房角关闭范围判断不一致与检查时瞳孔大小有关,而与是否存在虹膜膨隆和睫状体前位无明显相关。房角镜判断房角粘连范围时检查的为动态房角,此时瞳孔受裂隙灯光线直接照射而直径变小,本组病例房角镜检查时的瞳孔直径与UBM检查时的瞳孔直径有显著性差别,提示动态房角检查时的瞳孔直径明显小于UBM检查时的瞳孔直径。黄文勇等研究发现不同光照条件影响UBM对前房角的检查结果,3/12眼高危窄房角常规光照条件下UBM检查房角关闭,强光下瞳孔缩小后检查房角开放;作者认为检查时检查者的手臂和UBM超声探头遮挡被检查者眼部光线而影响其瞳孔大小,同样会对UBM检查结果产生影响2。Bark

19、ana8等的研究发现明亮环境的UBM检查结果与暗室环境有显著差别,提示检查时环境亮度明显影响UBM对前房角关闭范围的判断。本组病例中16眼UBM检查前已使用缩瞳剂者,UBM和房角镜的检查结果均一致。因此,评介UBM对房角关闭的判断时需要同时参考检查时的瞳孔直径和用药情况。UBM对前房角结构的检查有其独特优势,既往研究总结了UBM和房角镜检查的优缺点,提出对前房角检查两者相互结合的重要性1,7,9。房角粘连范围是闭角青光眼选择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房角粘连范围的判断需结合房角镜和UBM的检查结果,分析时应参考检查时的瞳孔直径、局部用药情况等因素。 引用文献:1 王宁利, 叶天才, 赖铭莹 等.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与房角镜检查眼前房角结果的比较, 中华眼科杂志,1999,35(3):174-178.2 黄文勇, 彭大伟, 陈秀琦. 超声生物显微镜动态检查前房角方法的研究, 眼科学报, 1998,14:204-206.3 叶天才,前房角镜检查;李美玉主编,青光眼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2004, p134-135.4王宁利, 欧阳洁, 周文炳, 等. 中国人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研究, 中华眼科杂志, 2000, 36(1): 46-51.5 Pavlin CJ, Harasiewicz K, Foster F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