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3年安阳师范学院学报47超声波测距的电路设计与单片机编程李建法,李立新,李勇,牛洹波(安阳师范学院物理系,河南安阳455000)摘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处理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本系统可用于需要测量距离参数的各种
2、应用场合。关键词超声波;单片机;测距电路中图分类号TP3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30(2003)05004702距离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控制中需要检测的一个参数,所以,测距就成为数据采集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尽管测距有多种方式,比如,激光测距,微波测距,红外线测距和超声波测距等。但是,超声波测距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虽然超声波测距电路多种多样,甚至已有专用超声波测距集成
3、电路。但是,有的电路复杂,技术难度大,有的调试困难,有的元件不易购买。本文介绍的电路,成本低廉,性能可靠,所用元件易购,并且利用测距原理,结合单片机的数据处理,使测量精度提高,电路实现容易,无须调试,工作稳定可靠。超声波测距通常采用度越时间法,即利用s=vt/2计算被测物体的距离。式中s为收发头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v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331.4T/273m/s),t为超声波的往返时间间隔。工作原理为:发射头发出的超声波以速度v在空气中传播,在到达被测物体时被其表面反射返回,由接收头接收,其往返时间为t,由s算出被测物体的距离。T为环境温度,在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必须考虑此影响,
4、但在一般情况下,可舍去此法,由软件进行调整补偿。图2超声波发送电路160s左右,脉冲间隔为3040ms(视需要调整)。此脉冲信号一路作为振荡器的置位脉冲,另一路作为计时的起始脉冲。在置位期间,振荡器输出频率为40KH的脉冲信号(约8个脉冲),由超声波发射头T4016发射出去。2超声波接收电路1电路设计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图3超声波收电路超声波的接收电路如图3所示。它采用通用的FPS4091红外接收组件,但是,需要将红外接收管PH302换为超声波接收头R4016。因为在距离较远时,回波信号很弱,使用此接收组件,可以在有效的测距范围内保证接收到的信号其输出达到TTL电平,避免了为达到几十万倍的放大量而采用多级运放组成的调试困难的高增益放大电路,十分便于制作,且电路无需调试。图中T为进一步整图1整机电路框图形放大,可增大测量距离,反相器为满足单片机需要不同极性的信号而加入。11超声波发送电路超声波发送电路如图2所示。555电路产生40KH的振荡信号,门电路产生低频调制脉冲,脉冲持续时间为收稿日期20030708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电安规习题+参考答案
- 河南省上蔡一高2025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机修钳工(设备钳工)复习题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四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福建省厦门二中高考考前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纸容器食品安全包装要求与检测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美容仪器电路设计与优化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航空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创新考核试卷
- 连续油管技术理论考核试题
- 基于PLC的工业危废处理-灰渣输送控制系统的设计
- 穴位埋线疗法疗法
- 睾丸附睾炎护理
- 卡西欧dh800电吹管说明书
- 3Q设备验证文件
- 流式细胞术(免疫学检验课件)
- 急危重症护理PPT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2
- 《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12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 螺旋输送机的设计大学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